时间:2024-05-18
李龙江 张 覃 张 杰 刘志红 邱跃琴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李龙江 张 覃 张 杰 刘志红 邱跃琴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本文针对多年对学生的创新指导,结合高校创新培育现状,对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模式,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模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等4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推动我省大学生创新活动,使创新竞赛模式从精英活动转变到大众化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科技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能学习、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的“四能”人才。
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创新教育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改革创新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动力,对于大学高校,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将被提到议事日程。贵州大学矿业学院总结前面的经验,结合学生实践,通过多方努力和筹措资金,在学院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室,建立了创新比赛平台,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和积极宣传指导,学院的创新比赛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比赛的作品上了一个新台阶。
贵州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比赛工作,从2009年以来出台科研比赛奖励制度,对于每个获奖团队,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的各种等级的奖项,都有相应的奖励。同时,对于学生的前期研究费用,如果不能获奖,将根据具体情况报销部分或全部比赛费用,对学生发表的科研论文,只要通讯作者是老师的,核心期刊的版面费由学院报销。学院奖励对带动老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学生将没有经济负担去参加比赛,点燃了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主动性。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践行“钱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有创意才是最大的特点”的思想,让学生放手去干,放开去干。
贵州大学长期以来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坚毅笃实,明德至善—承继百年薪火,弘扬优良传统”以及“砺能致远,博学笃行—培养“四能”人才,服务贵州发展”的办学特色;以服务贵州、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以“育人为本,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贵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从2011年以来,已全面推出了“16+2”的教学实践培养模式,在新的培养模式体系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已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矿业学院以学校的教改项目“16+2”模式下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为依托建立大学生创新比赛平台。在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创建创新实验室一间,通过每种比赛模式及特点,购置相应的比赛用工具和竞赛类书籍,购置相应的电脑设备和打印设备,接通网络,并购置相应的计算类和开发类软件,并设立相应的作品获奖展示空间,激发学生的竞赛积极性。并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科竞赛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论证研究,找出最佳的硬软件设施,更好地改善学科竞赛的外在条件。目前,创新实验室里的仪器主要有电脑8台,32网口网络分流器一台,加工机械包括焊接机、切割机、打孔机,喷漆机等,自动化制作工具主要有钎焊机,制版机和程序烧写器等。这些仪器可以帮助学生制作模型。学院还引进5台浙江天煌的THBCC-2开发版平台,配备MATLAB的SIMULINK模块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开发自动控制电路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开发机器条件。
为了吸引广大矿业学院的学生参加到创新比赛当中来,学院多方面全方位进行宣传。首先,通过学生班干部例会传达每次比赛的信息并在矿业学院的学生寝室下公告栏张贴。其次通过建立两个QQ群传递信息,为矿业学院科研竞赛群和矿业学院数学建模群,由学院的老师专管,当教务处或团委以文件的形式下达比赛信息时,老师将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到两个QQ群。再次是通过学院网站宣传比赛,每次比赛前,会把比赛文件传到学院网页上,当学生获得奖励时,写有详细的新闻稿发布到学院网站,通过浏览网站可以了解比赛的信息及作品信息,让学生知道,很多创意其实都很简单。最后是通过班主任宣传,当有比赛任务时,班主任在开班会的过程中发动大家积极参与。
矿业学院积极鼓励有科研项目的老师吸纳本科生或研究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研究当中,科研促创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实现科研、教学及创新的协调发展,加强科研促进教学实践性环节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鼓励本科生早期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活动,一年级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素质拓展”计划和“挑战杯”科研活动,二年级结合相关实习开展专题研究,三年级融入老师的科研项目中。通过阶梯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所显示的突破原有学科界限的新趋势,在分析各种物质运动形态相互转化的基础上指出,原有学科的邻接领域将是新学科的生长点。边缘学科的不断产生大大扩展了科学研究的对象,揭示了自然界新的奥秘,开创了新的实验技术,形成了新的理论思想,并且可以引起人类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观念上的深刻变化,给予社会实践以巨大的影响。学校开设边缘科学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全校选修课程,由矿业学院老师主讲,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使学生了解了很多本专业外的知识并成功转嫁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当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根据学科特点和比赛特点,矿业学院有针对性地选择比赛项目并研究比赛特点。矿业学院能参加的全国大学生比赛项目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等。这些比赛都各有自己的特点,而且现在比赛大多都分为两种类型:社会实践型和创新产品型,比赛都遵循初赛——省赛——国家级赛的流程。我们收集了关于这些比赛的比赛文件印发给大家,并查看每一种比赛历年来的比赛获奖作品,反复分析作品的特点,做成ppt给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比赛的形式及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制作作品的创新性和快捷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赛作品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科技深度创新培训。为学生开展科技深度创新系列知识讲座,掀起科技创新热潮。为了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建构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参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竞赛活动;指导与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创新活动,培训课围绕“新时期的各类竞赛形式”、“创新思维培养”、“学术论文的撰写”等8个主题,全面系统地介绍科技创新方面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巧,让同学们对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学们都表示这种理论加实践的培训方式让他们受益匪浅,在培训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无论是对他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对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指导老师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的灵魂人物,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和现场实战,指导老师扮演一个团队成员的角色。
8.1 注重学生平时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参赛的主体,而学生是要带着作品去参赛。如果没有平时创新意识的积累,学生要在准备比赛的较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创新点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平时指导老师就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些有兴趣的学生组织成创新活动小组,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平时创新活动的平台;经常开展一些培训活动,布置一些创新活动练习,让学生经常在创新的氛围中进行锻炼,使学生积累起一些初步创新能力。
8.2 尽量发挥学生的各种能力,放手让学生动手制作
参赛学生一般都是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这时的学生许多专业知识还未学到(特别是大二的学生),真正要做出一个参赛作品会遇上许多困难。目前,多数指导老师的做法是主要由指导老师或研究生来完成大部分的设计和制作,而学生只是完成一些辅助工作,这样的做法实际是将参赛的主体不知不觉地换成了指导老师或研究生,目的是为了取得好的参赛名次,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做会或多或少地失去了大赛本身的意义。为了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创新大赛参赛的主体,指导教师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而把比赛的名次放在第二位,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去动手制作,即使设计制作出来的水平不高,但毕竟是出自学生们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双手,指导老师只要把握住设计制作的大方向没有错误,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实现。指导老师的作用只是解决学生在加工设备、地点和经费上的一些困难。尽管学生设计与制作的东西很不完善,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真正达到训练动手能力的目的。
8.3 做好作品的展示和介绍工作
作品的展示和介绍在创新大赛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作品如何让它充分地展现在评委和观众面前,使评委和观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作品的创新亮点,因此也要做好作品的展示和介绍工作。
8.4 做好参赛时间安排才能掌握主动
参赛学生既想多花时间做好作品积极参赛取得好成绩,又想多花时间复习考好期末考试,在时间安排上有很大的冲突,处理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搞好此项比赛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充分提前做好参赛准备,由于学校的立项经费未能下达,如果等待经费到位才开始动手,在时间上就会陷入被动,因此,我们的作品会提前比赛半年就开始着手制作,完成了第一代参赛作品。第一代参赛作品采取了自筹经费的方法,由于是自筹经费,所以第一代作品的制作相对就简单一些,但毕竟是有了一个可以参赛的作品。等到获得决赛资格时,时间已经离比赛时间很近了,此时,我们开始在第一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着手制作第二代参赛作品。
矿业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针对参与学生的特点及活动内容,指派老师全程进行辅导,在专门成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为各类科技竞赛与创新比赛添置了制作实物模型的场所和设备,保证了创新活动和竞赛活动的高质量完成。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新比赛是有规律遵循的,我们一定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相信通过创新指导模式的改革,贵州大学将出更多的学生优秀作品。
[1]廖文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2]唐君.刍议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
G642.0
A
1671-0037(2014)10-12-2
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6+2”模式下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2051)和贵州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模式和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KJX2012011)资助。
李龙江(1979.10-),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副教授,副主任,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培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