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任东方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探析
——以黄河科技学院“新生研讨课”为例
任东方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2010-2020)》中更是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已迫在眉睫,突破现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黄河科技学院开展研讨课模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一个个跨越,同时也是构筑具有中国民办高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关键之所在。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黄河科技学院是取得本科学历教育资格最早的一所民办高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力求探索出一条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民办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大背景下,学校提出了“新生研讨课”改革试点。
2009年,黄河科技学院以“以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生源实际情况,进一步更改了课程体系及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课程体系提供了各学科的教学平台,集合多学科优势,融合资源共享,增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全方位素养,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顺应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成为创新黄河科技学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着力点。由于研讨课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相互吻合,黄河科技学院强力实施开放合作发展战略,在教学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实践、特色发展,增强学校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内驱动力,决定将“新生研讨课研讨课”改革试点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改革中,并期望其成为民办高校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者、示范者,推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向应用型教学模式的转变。2009年上半年,黄河科技学院深入调研了“新生研讨课”可行性,同年8月,学校举行了“新生研讨课”试点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交流研讨会,通过交流,试点教师更加深刻地把握了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和内涵,进一步拓宽了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之后举行了“新生研讨课”教学设计方案评审答辩会,评审专家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进度设计等内容进行了答辩评审;在答辩评审基础上,学校批准同意“永远在你身边的大众哲学——从‘学会’到‘会学’”、“奇妙的电子世界”等9门课程,作为2009级本科首期“新生研讨课”;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2009年12月学校召开了“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首期“新生研讨课”试点圆满结束。在首期新生研讨课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截止到2014年6月,新生研讨课累计开课260门次,受益学生人数8 000余人次。
“新生研讨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一年级新生,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引导新生认识大学的理念和精神,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二是新生研讨课的课程题目由教师选择,根据时代的发展自拟,没有统一教材。教学方式多样化,由教师在相关领域选择或进行设计,并提出研讨问题若干,之后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研讨。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研讨课教师们采用多种合作、互动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不拘一格。学生所获得的学分,记入其创新选修课程之中。
3.1 公开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上课前,教师都将印好的教学计划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告知学生课程安排的具体内容和日程及注意事项等。
3.2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研讨课非常注重课堂的互动教学,大胆为学生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教师设许多教学方法。其一,案例教学。针对生活中部分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纳入案例之中,教学中通过分析和比较,研究和归纳的方法,从中理出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或者通过他人的思路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案例的选择注重真实性、典型性、生活性,促进学生由“知”向“能”的发展。其二,项目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收集信息、设计方案,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能够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样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除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加强。其三,演示法和参观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把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或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
3.3 小组合作研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项目,制定一套完整的方案,学生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团队合作实践中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乐趣。
3.4 传统讲授与研讨相结合,讲授时间少而精。虽然研讨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并不意味着整个课程全部都是研讨的内容,而不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领,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研讨课的课堂以研讨为主,学生在不断地思辨、争鸣、思想交锋的过程中拓展了知识视野,进一步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在课堂上,往往设定的很多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们大胆地对许多已有的结论提出疑问,有时课堂完全是一场辩论会。这种研讨方式,在争论之中,双方的思想会碰撞出火花,会带给人灵感,这也是发现和创新的必要条件。
3.6 课下任务不轻松。研讨课学习任务各异,教师布置作业内容广泛,学习内容包括教材、参考书、网络参考资料、社会调查、党团及同学集体活动、参观交流等。作业题材涵盖了思考题、课堂讨论、调查报告、小论文等等,每一项均有评定成绩,并记录在档,以适当比例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
3.7 课程考核重视学习过程。课程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教师综合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论文、实验、期末考评(多采用论文方式),按一定比例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鼓励教师运用“优良中差”的等级制而非具体分值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研讨课通常采取开放性考试,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改变了过去的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实现了纵横向之间的交流,使得信息量增大,在研究和探索中学习,在质疑和批判中学习,学习的质量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形式主要有:第一,半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就是学生允许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准备一张纸,学生可以把重要的数据、原理和公式,认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料记在纸上,着重考查的是知识运用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记忆。第二,学生出题考试。一种是平时学生出题,作伪作业上交。二是在期末时,教师要求学生按课程内容和章节进行梳理、总结,设计一套研讨题。考题必须包含两点:一是必须出具相应的参考答案;二是必须说明出该题目的原因。第三,小组代表答辩。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大家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或一个项目之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表观点并向全班阐述。第四,课程论文。当课程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针对课程内容撰写一篇论文。课程论文的撰写,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课程论文可作为平时成绩,也可能就是考试成绩。
综上所述,按照学校“突出应用,培育特色”的思路,优化教学模式,创新培养人才,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1]张学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9).
[2]蓝江桥.浅析研讨课的教学方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6(9):219-220.
[3]桑亚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讨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4]黄河科技学院.黄河科技学院试点教学改革方案汇编[G].2010-2015.
G642
A
1671-0037(2014)09-36-2
本文系2014年黄河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4030);2013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讨课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2011-JKGHAB-0081)的阶段性成果。
任东方(1972.4-),女,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