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文/朱 蒂
不可不防的光线
文/朱 蒂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可是神没说,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在让人类走出黑暗恐惧,给世界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现代社会的光污染。
100多年前,当爱迪生发明了真正能广泛使用的电灯时,有幸目睹这个奇迹的人会有多么激动。想象1879年的一个夏夜,一列火车经过爱迪生在美国门洛帕克的实验工场。假如你是列车乘客中的一员,当你第一次看到显然不是蜡烛、灯笼或者煤气灯发出的微弱光亮,将感到如何神奇。
但爱迪生不会想到,电灯让人类走出对黑夜的恐惧,却让人失去了夜空之美。研究表明,世界上将近2/3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的夜空环境之下,在一些完全被现代文明覆盖的地区,几乎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黑夜。卫星图像显示,在北美、西欧、日本和韩国的大部分地区,夜晚已经变成了不落的黄昏,接近一半的地球人无法肉眼见到银河系。
如今在多数城市里,仰望星空已没有多大意义,除非你对那几颗疏疏落落的残星以及偶尔在天空中掠过的飞机感兴趣。过去,在宁静的夏夜,孩子们搬上小凳子,望着满天繁星,听大人们讲述天上的故事,观看浩渺的银河,明亮的北斗七星。而今天的孩子们能看到什么呢?未来的孩子又能在夜空中看到什么呢?
头顶上的璀璨星空,是世代流传的宝贵遗产,如今,它的真身只留在图画书或者天文馆里。
光污染给天文台和天文学家观察太空造成了许多困难。学者们只能“看见”比背景更亮的东西,当地球上空被人工灯光浸泡时,一些暗淡的星体就消失在视线里了。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天文台都不在城里,而在山上。
更为严重的是,来自数十亿光年之外的光在穿越宇宙的漫长岁月后,竟然在最后的几千分之一秒里被地球光淹没,无法到达望远镜镜头上。而将观察设备直接放置在太空里使用,虽然可以避免光污染的影响,却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首先是造价昂贵,其次是要冒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的风险。
困扰的不仅是天文学家,夜间灯光也使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丧失了它们的栖息地。光污染就像有毒的化合物一样,对一些物种构成生理上的压力和伤害。人间灯火扰乱了许多夜间活动的动物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生态学家指出,光污染对动物的危害,不亚于栖息地的缩小、含有化学物质的垃圾倾倒等环境问题。
光污染会影响到动物DNA的合成和荷尔蒙的产生,动物的荷尔蒙起着多种调节作用,从存储脂肪到受精产卵等。人工不夜环境令许多动物体内调节紊乱。
喜欢在晚上鸣叫的树蛙,如果周围有强烈的灯光,就不出声。雄蛙如果不叫,就无法吸引雌蛙繁殖后代。长此下去,会影响到树蛙的生存。
世界上986个种类的蝙蝠,绝大多数小型食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20%的灵长类动物以及80%的有袋动物都是夜间活动的,它们都会成为光污染的直接或者间接受害者。在有人工照明灯光的地方,萤火虫无法正常交配,飞蛾会丧失基本的防御能力,每年死在灯光下的飞蛾和其他在夜间活动的昆虫达数十亿。
夜间飞翔的鸟类依靠星光和月光导航,建筑物上炫目的灯光会令鸟迷失方向,特别是在雾、雨天的后半夜。鸟儿误撞高楼后,有的直接碰落在下面的人行道上,有的就像飞蛾扑火那样,扑闪着翅膀绕着亮灯的高楼转圈,直到力竭坠地而亡。
北美洲有450多种夜间迁移的鸟类都发生过与高楼相撞的惨剧,其中还包括一些濒危物种。1954年在美国佐治亚州,曾发生过接连两个晚上5万只小鸟死于空军基地的惨剧,它们为灯光所吸引,直冲地面。1981年,另有1万只鸟接连撞上一个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发电厂大烟囱。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人的视力已经不能适应黑夜,据估计,世界上有1/10的人失去了他们大部分的夜视能力。
研究人员对生物钟节律进行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生命都只能在黑暗的环境下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因此曾被认为对人体无害的夜间照明灯光也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即使是夜间马路上暗淡的街灯,或者是卧室中微弱的床头灯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对老鼠进行试验后发现,夜间少量的光照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产生。令人吃惊的是,夜间置身于少量灯光下的老鼠,肿瘤的生长速度与每天24小时暴露于灯光下的老鼠相当。然而幸运的是,人类对于夜间灯光的敏感程度比老鼠和其他低等动物要低得多。
光污染还是近视率高发的一个原因。幼童晚上开灯睡觉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当他们长大后,患近视的风险要比别人高。对2岁至16岁孩子的一项研究表明,2岁前在开着灯的房间里睡觉的孩子,近视率为55%,而习惯熄灯睡觉孩子的近视率只有10%。因为当我们闭上眼睛睡觉时,即使是非常微弱的灯光也会透过我们的眼皮,使得本来应休息的眼睛不得不继续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