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戚健
(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3611)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电气设备,其作用非常重要。作为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一种运输载体,只有电气设备保持稳定与有效运行,才能确保电力的持续供给。电气设备较多见的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继电器等,而其运行状态则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能否稳定、高效地运行。20 世纪80 年代,我国电力企业将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引入国内,继电器也开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而在20 世纪90 年代,科技的进步以及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输配电力设备的控制中开始广泛地应用DCS,而时代的发展让DCS 逐渐受到了威胁,而对其地位形成威胁的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技术。PLC与传统控制器不同,其能够编辑,且具有灵活与微小的优势。PLC 包含了许多现代的科技,如互联网、控制、计算机等技术,都已经与PLC 技术实现了有机的融合,这也推动了电气设备控制智能化的脚步。相比DCS技术,PLC技术拥有更强的兼容性,能让继电器的稳定性更高,因此也渐渐成为现代主流应用的控制技术[1]。
PLC即为可编程控制器,属于电子装置的一种,是专门为了现代工业环境而设计的,PLC 不仅具有数字运算能力,还能够编制程序,且内置储存器,通过PLC,能够实现顺序控制、计数、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定时等一系列的操作,输入输出的方式有模拟式与存储式,以此装置进行命令的存储与执行,让多种类型设备被其控制进行生产操作。在设计PLC 与相关外围设备时,原则是工业系统更易成为一个整体、功能更易扩展。PLC 是现代电器厂家声场的主流设备之一,多家世界知名工厂都有其生产,因此使PLC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且功能越来越完善。在现代工业的自动化领域中,为了让PLC 的使用范围更广阔,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要求,其有两个大的发展方向,一是中型、大型的PLC,其发展方向是多功能、高可靠性、网络化、高速度,让PLC的信息管理与控制功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复杂、规模大的系统。二是小型的PLC,其发展方向是速度更快、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功能更强,从而便于PLC 可以尽快完成继电器控制的取代工作,尽早让机电一体化成为现实[2]。
(1)按照I/O点数,PLC包括小型、中型、大型,定义如下:小型PLC 的I/O 点数小于256 点;中型PLC 的I/O点数大于256点,但小于1 048点;大型PLC的I/O点数大于2 048点。(2)根据结构差异,PLC分为模块与整体两种方式。模块式:PLC 分为若干个模块,如CPU 模块、电源模块、I/O 模块等,其组成包括各种模块与机架,在机架内的插座上会插有各种模块,其优点是装配方便、配置灵活,而且维修和扩展也非常方便,因此广泛应用于中、大型的PLC之中。整体式:在机箱之中包含了PLC 的各个基本部件,如I/O、CPU、电源等,I/O 点数不同的扩展与基本单元构成了整体式PLC,基本单元有电源、I/O、CPU,扩展单元有电源、I/O,此类PLC会有功能特殊的单元例如位置控制、模拟量等单元,主要是为了扩张PLC功能,整体式的PLC价格比较低廉,且体积很小,结构也非常的紧凑,因此主要应用在小型的PLC之中。
1.3.1 编程简单、操作难度低
梯形图属于PLC 所应用最多的编程语言,和其他语言相比较,其直观性更高,而且学习难度很低,只要很熟悉继电器,技术人员只需几天就能够对梯形图语言有所掌握,借助厂家PC端就可以进行用户程序的编制与相关设定。
1.3.2 控制灵活
PLC的程序能够进行有效的变化,其柔性非常好。
1.3.3 功能强
PLC的性价比非常高,而且扩充极其方便,在一台小型的PLC 之中,一般会有上千个编程元件可供用户使用,功能很强,复杂控制也能够实现。
1.3.4 控制系统工作量少,便于维修
PLC 与继电器不同,其通过软件功能对系统的继电器(包括时间、中间两种)、计数器实行控制,这也让控制柜更少,因此接线量也大为减少,用于控制柜的设计也明显减少,在设计PLC程序时,相比具有同样功能的继电器,PLC所用的时间更短,而且还能在实验室之中进行用户程序的模拟调试,以小开关模拟输入信号,观察PLC 发光二极管就能知输出信号,在完成安装与接线后,要开展统调工作,通过修改程序可以将此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因此其统调用时会更短。
1.3.5 强抗干扰、高可靠性
在PLC中,软件与硬件都存在抗干扰措施,因此有极强抗干扰作用,在无故障方面,其平均时间达数万小时,所以就算是现场存在的干扰非常强烈,PLC也可以直接应用。
1.3.6 重量轻、能耗低
此方面的优点是现代系统所特有的[3]。
对现有的继电器操作开展优化,能让失败率更低,控制效率更高,控制质量也得到有效提高。借助PLC技术,就能够实现有效控制系统开关量,这是因为PLC可以联网的特点,因此在I/O 点数的控制方面,PLC 既能控制十几点,也能控制上万点,近乎无数量限制,同时在逻辑问题方面,PLC 具有多样性,如固定与随机、延时与即时等问题。
连接继电器控制元素是PLC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方式,通过PLC可以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端,然后在PLC进行编程并输入指令,就可以完成自动化控制继电器。
传统自动控制的达成方式主要是以泵马达来实现的,在操作时,操作者要通过泵来选择模式与控制状态。PLC技术则不同,其控制是在闭环系统中完成的,这种方式不仅让系统控制更加安全,而且也会让系统更加可靠[4]。
在PLC 中有很多的自检信号存在,只要能合理应用,就可真正让自动监控得以实现,若被控制对象过于复杂,系统的整体监控与诊断极其重要,这能确保相关动作得到真正执行,故障率也因此降低,故障排除也会更简易。
为了可以验证PLC 应用效果,笔者将LRD 热继电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与DCSLRD的差异,探寻PLC技术应用于继电器控制中的实际情况。
选取可买到的LRD热继电器,其额定绝缘电压为1 000 V,额定电压690 V,脱扣等级10 A,端子以螺钉夹进行连接,并有复位、停止等功能按钮,“TH”的防护处理,选用设备能于湿热环境下工作,工作环境的温度为-20~55 ℃,补偿环境的温度是-20~70 ℃。
PLC的类型极多,而型号选择很关键,因为只有兼容性良好,才可让设备控制效率、质量得到充分保障。选择PLC的类型时,要根据继电器控制要求,选择PLC的型号与厂家,PLC I/O 点数量应该大于设备需求数量,同时要考虑到逻辑变量、用户程序等相关信息,PLC存储器必须要比上述信息更大,根据连接要求,对模块输入输出合理的选择,并依照类型差异,因要考虑到兼容性问题,按照资金的预算,选择最适合的PLC设备。本文所选的PLC型号为MX-100PLC,额定电压是DC18V-36V,尺寸是128 mm×107 mm×40 mm,绝缘阻抗>5 MΩ(DC500 V),功耗5 V/0.55 A,频率是5 kHz,峰值是2 000 Vp-p,数字量的输入与输出点数均是12,模拟量输入与输出点数分别为4、2[5]。
将PLC作为制作基础,选择模糊PID控制,控制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PID控制模式
DCS是传统电气的自动化控制方式,但此方式兼容性不良,不能兼容多系统,因此设备控制比较难。在PLC运用之后,继电器控制自动化得以真正实现,这是由于PLC具有极佳的兼容性。在完成兼容性测试后,发现Windows XP、Windows 2000、Windows 7、Windows 10、数据库服务器、服务端都可以正常运行,同时Netscape、Firefox、Maxthon 等浏览器也可以运行,无错误情况发生,因此这证明了多个系统是能够同时运行的,兼容性问题已经被很好地解决,具有实用性[6]。
虽然PLC可以兼容任何系统,且效果良好,但在自动化控制的质量、效率方面,暂未得到证明,可否实现高效控制并不清楚,所以必须测试其可靠性。此次测试要对比DCS,共5 次,取5 次的平均值,PLC 调节时间、响应时间、稳定性误差分别是0.132 s、0.322 s、0.000 5 s,同样经过5 次测试,并取5 次的平均值,DCS的调节时间、响应时间、稳定性误差分别是0.222 s、0.494 s、0.001 4 s,从上述数据明显能够得知PLC 可靠性更加。
(1)响应速度:在PLC、DCS不同模式下,对响应速度实施测试,电流一致,均为690 V,一种25次,观察响应时间,从而得出对应的响应速度。观察两种模式的响应速度测试结果,PLC 控制模式响应的时间处于0.31~0.36 s 的范围之内,DCS 控制模式响应的时间处于0.46~0.52 s 的范围之内,从继电器不同的响应时间分析,PLC控制模式优势更明显,能够更快响应。
(2)调节速度测试:分析两种模式的响应速度,并比较其调节速度。在初始值相同的环境之下,每次的采样周期间隔时间是0.2 s,调节继电器,分别选取两种方式,然后获取对应调节速度。观察结果数据,发现处于PLC 模式时,最大调节时间小于0.15 s,而DCS 最小调节时间大于0.21 s,对比结果,差异非常明显,PLC模式的调节更快速,对于故障处理能够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3)稳态误差:开展测试时,只需设备性能相关的指标被兼顾到就可以,要尽量让某个限制值更小。如以初始值相同的情况之下,分别以DCS、PLC 进行控制,然后对比结果数据,PLC稳态误差与0更接近,DCS却有较高差值,说明PLC误差更小。因此,基于上述测试,继电器以PLC模式进行控制,在响应速度与调节速度方面,PLC的优势都非常明显,而且PLC稳态误差小于0.001,因此PLC优势非常明显。
(4)精度:要对不同模式的控制精度开展分析,同样以测试的方式,首先划分继电器信号,将其分成1 000个数据段,并对相应特征量、非零点特征值等数据进行明确,当电气设备有故障发生后,通过两种模式诊断故障,寻找故障原因,而经过对比之后,发现PLC 模式精度更高[7]。
PLC控制系统在进行电气设备自动化中的装配与维护时,要按照PLC特点设计系统。相比继电器系统,PLC与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硬件与软件设计能够分开进行属于PLC特点之一,因此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要遵循以下相关设计原则:生产机械、设备、生产工艺的动作均能实现;生产机械与设备加工产品的质量与效率要能得到满足;系统能够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其结构要简化,减少成本;自动化要充分提升,让劳动强度降低;维修要更方便。PLC 系统可用于环境很差的工业制造中,因此工作过程要确保安全、可靠。由于被控对象工艺流程与加工产品的类型常常有变化,因此要及时对电路结构开展有效控制,并对参数实时修改。对控制系统来说,在I/O 点数方面,其需求是较大的,且控制复杂,而接触器在应用时,要用到许多时间与中间的继电器。在和其他设备联网或者通信时,基本设计步骤如下。一是分析工艺控制要求、过程特点:对被控对象以及控制要求、过程详细进行分析,列出所有需求再合理选择;二是输入输出设备:按钮、行程开关、选择开关、传感器为输入设备,接触器、电磁阀及指示灯为输出设备;三是选择最适宜的PLC:在输入与输出点数的基础上增加10%~20%,即为本次估算的数据参考,以数字量I/O 点数10~15 倍加上模拟点数的100 倍为内存总字数,同时在此数值的基础上增加25%作为余量,选择PLC时还要考虑到功能性的问题;四是电源模块:输出的额定电流须比I/O、CPU、专用等模块的电流消耗总和大[8]。
综上所述,DCS控制是传统自动化控制的模式,其兼容性是比较差的,而伴随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借助模糊PID 算法,PLC 技术能让继电器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且控制效果很好。通过本文后续的对比实验,分析DCS 与PLC 不同模式下的继电器自动化控制情况,发现PLC兼容性更强,多系统运行都正常,同时调节与响应的速度更快,还有高精度、低稳态误差的优点,这正是现代电气工业所追求的目标。由于本文的测试与数据对比模式比较理想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发生误差情况,所以后续会加强测试模式的优化工作,提升测试真实性,这是本研究的不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