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银行信贷资金效率研究

时间:2024-05-18

何翔鹏

摘  要: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这种影响在银行信贷资金效率方面存在直观体现。现阶段,我国存在的金融资源过于集中,同样属于其中代表问题。基于此,该文将简单分析供给改革下银行信贷资金的效率问题,并围绕银行信贷资金的效率问题开展实证探讨,研究发现银行的规模与其信贷资金效率成反比,由此该文提出了三方面建议,即强化金融行业竞争、设法推进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健全、设法减少非市场干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银行  信贷资金效率  担保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c)-0113-03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of Bank Financing Reform Based on Supply Side

HE Xiangpeng

(Yongji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Linxia, Gansu Province, 731600  China)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supply side reform is far-reaching, which is directly reflected in the efficiency of bank credit funds. The problem of over concentr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n China at this stage is also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simply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bank credit funds under the supply side reform, and carry out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bank credit fund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scale of banks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efficiency of credit funds.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namely strengthening the competition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mproving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reducing non market interference in advance.

Key Words: Supply side reform; Bank; Credit capital efficiency; Security mechanisms

供给侧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结构错配、资源配置不合理、产能过剩等问题在我国仍大量存在,这与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低下存在直接关联。为深入了解供给侧改革下的银行信贷资金效率,是该文围绕该课题开展的具体研究。

1  供给侧改革下银行信贷资金效率问题分析

1.1 现状分析

作为连接企业和银行的渠道,信贷资金直接影响资本要素能否实现合理供需,这同样属于供给侧改革的重点。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活力更高,国有企业过多接受信贷资金会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下降。随着社会融资规模日渐提升,不断扩大的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创新动力,实体经济增长因此获得有力支持,同时民营企业的金融资源需求提升显著。创新与经济增速的联系极为紧密,但创新必然会涉及大量资金投入[1]。围绕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负债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我国银行往往会提供较大数额的长期资金支持给国有企业,这种情况的出现源于国资背景的低违约风险和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带来的影响。在不断深入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影响下,深化改革后的金融市场环境对中小企业的歧视程度有所降低,这使得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贷款期限、成本、流量差距不断缩小,企业经营负担也随之降低[2]。

1.2 现存问题

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处于融资不足和融资过度的分割状态,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否以公开渠道、合理成本、公共制度獲取资金和金融服务属于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依据[3]。受利润率、规模等指标影响,长期处于低效错配的信贷资金供给结构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银行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长期存在的所有者歧视和规模歧视属于我国信贷结构性难题,“嫌贫爱富”特性的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质量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晴天打伞,雨天收伞”正是这种影响的源头。很多国有企业存在较低的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和把控不严的财务风险,而由于很多时候银行会放松对国有企业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监管,银行高坏账率、国企高负债率往往因此出现。对于现实中无力自发将资金市场出清的商业银行来说,其很多时候被迫以低成本向过需、低效国企提供信贷资金,或向低收益、低风险的传统制造业提供信贷资金,由此催生的信贷资金利用效率低下问题必须得到重视[4]。

1.3 研究假设

结合相关现象开展深入分析,该文提出了两方面研究假设,分别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信贷资金配置差异源于企业资源禀赋差异还是体制下的金融歧视、信贷歧视现象的普遍存在源于政策目标影响下的被迫选择还是现有制度环境下遵从经营原则的最佳结果。

围绕第一个研究假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市场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源配置这一基础的支持,金融资源配置同时属于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器。在遵循安全性原则的要求下,银行需要谨慎考察客户,以此审查其信贷风险。受地区发展政策性负担影响,国企在出现财务风险时,其所属地区的政府会伸出援手,在政府背书下,银行会认为国企的信贷违规几率较小。而由于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多存在较大业务规模,地方银行年度任务在这类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流量下很容易完成,信息不对称程度会因双方亲密合作而降低,信贷融资中非国有企业自然会因此受到所有制歧视。在对客户进行审查时,买方视角下的银行需要对借款者的信誉程度、资产状况、还款能力等特征进行审查,以此实现对贷款者资金风险的识别和度量,实力强劲的需求者评估也可同时完成,根据企业规模、经营风险、资产价值、盈利能力等指标属于常见的客户质量度量方法。反映历史业绩的企业规模可同时展示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可同时通过抵押担保的资产价值、固定资产表示,信贷风险会随资产价值升高而降低,这就使得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往往逊色于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企业盈利及造血能力能够通过资产报酬率或利润率反映,由于现实中银行贷款审查无法对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解,这种情况下只能够围绕相关评估报告进行分析,因此违约风险评估多以连续时间段内企业盈利水平的波动幅度为标准。对于企业出现的负债上升、利润降低、规模减小等情况,银行会判定其违约风险上升,这种情况下银行对企业的信贷供给会收缩,紧缺的现金流会导致企业经营陷入恶性循环。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国资背景下基于社会效益在劳动力市场、原料市场方面存在大量福利政策,因此其经营风险因生产成本下降得以显著降低,同时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其更容易获得政府提供的政策扶植和相关救济,其债务违约存在政府信用这一最后保障。信贷市场中,国有企业在政府干预下更具吸引力,对于存在过度放贷需求的商业银行来说,商业银行在畸形的市场环境下往往会选择大公司与国有企业。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或初创期,企业在行业内存在相对较低的利润率水平,同时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银行往往会判定这类企业存在较高信贷违约风险。此外,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出现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暴雷跑路等问题,这就使得银行对这类企业的印象进一步恶化,在有效担保抵押物缺乏下,商业银行往往不愿意为新兴企业提供贷款,或采用提高借款成本、限制贷款期限数额等方式[5]。

围绕第二个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为无法承担较高风险且追求高利润的企业,银行对风险和利润的权衡直接受到宏观目标、政策环境、客户质量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存在的经营效率问题向来受到各界关注,但其因庞大的资产规模和体系往往被银行认定为优质客户,这种规模歧视的出现与市场环境存在一定关联,次优选择也因此促成。为实现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必须设法优化制度环境,国民经济中商业银行的职能使得其具备重要地位,其属于资金要素市场中负责连接的核心媒介,以及货币政策的中介渠道。通过商业银行,国家能够实现货币政策的传导实施,政府会采用行政干预的方式保证预期目标实现。金融市场化进程中银行信贷配给机制会不断优化,但由于政府干预始终无法摆脱,相较于金融市场具备的自发调节功能,政府“看不见的手”在资金配置方面的权力更大,因此商业银行的差别信贷行为并非被迫结果,而是源于经营准则最优权衡,同时也可能源于政府干预带来的影响,不得不进行次优选择。进一步围绕公众完全重合的财产使用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政府的某些目标会导致银行选择贷款客户时受到影响,地方政府会引导国有企业作出利于社会效益较强和区域经济目标实现的行为,为保证社会任务和政绩,国有企业在承担相关责任时机关和政府会提供一定红利援助或便利通道,这种情况下政府、企业、银行的联系较为亲密。但单纯的政策输血不足以满足国有企业发展需要,更具效率和活力的企业也很容易受到政府庇护国有企业的损害,由于不具备非国有企业的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尽责义务和勤勉程度往往较低。此外,社会对创业精神的追求也会受到政府干预影响,在市场要素关键决定“政府许可”影响下,企业将更为积极关注与政府搞好关系,其核心竞争力将不断丧失。此外,金融资源流向由政府起主导作用时,银行的评估技术和职业审慎价值将无法发挥,对于总体上低效率经营的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信贷资金投入与业绩存在显著正向相关,这说明经济效益更好的民营企业很多时候缺乏足够的信贷资金,因此银行存在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6]。

2  供给侧改革下银行信贷资金效率的实证研究

2.1 实证分析

为深入研究供给侧改革下银行信贷资金效率,采用DEA模型,围绕外资银行贷款、中资小型银行贷款、中资中型银行贷款、中资大型银行贷款,开展针对性地贷款增加额、银行贷款、GDP增加额的比值分析,信贷资金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可通过贷款增加额/GDP增加额进行衡量,并随之开展银行信贷资金效率分析,数据源于中国银监会、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结合分析结果可以确定,绝大多数年份下,银行的规模与其信贷资金效率成反比。

2.2 相关建议

为提升供给侧改革下银行信贷资金效率,该文提出了三方面建议:第一,强化金融行业竞争。对于供给侧改革来说,必须设法保证有需要有效率的企业在实体经济下能够公平合理取得信贷资金,以此完成匹配企业有效需求的银行体系建设。第二,设法推进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健全。对于有效抵押物缺乏、规模小的民营企业,其信贷风险应通过相应担保机制弱化,以此提升银行放贷效率,还原市场调节可通过摒除政府干预同时实现。第三,设法减少非市场干预。还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以此做好风险防范、金融创新等工作,并鼓励大型企业转型,以此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实体经济基础可由此进一步夯实,供给侧改革下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也能够进一步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银行信贷资金效率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和供给侧改革推进。为保证“十四五”能够开好局,银行必须设法提升自身信贷资金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供给侧改革,真正解决金融資源过度集中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的问题,政府负债、房产泡沫、环境治理、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处理可同时获得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文广,康进军.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与企业投资效率[J].商业会计,2020(22):35-39.

[2] 张新.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D].安徽大学,2017.

[3] 许诺,袁潮清.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运营效率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39(7):1643-1650.

[4] 常瑜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5] 郭敏,段艺璇.银行信贷行为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10):28-41.

[6] 毛悦.城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对资产质量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