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宿钦静
摘 要:考试诚信缺失反射出高校诚信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解决高校诚信教育的对策:注重师风师德建设,培育诚信领航者;重视学生诚信教育,树立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主体观;改革教学、考试模式,完善高校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建立电子诚信档案,创新高校诚信教育机制;强化家庭教育,健全社会诚信监督机制等。
关键词:考试作弊 诚信缺失 高校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c)-0231-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社会诚信建设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之中。***总书记强调诚信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重要特征”。实现中国梦,教育要先行。特别是高等教育,助力中国梦不仅要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更需要鑄造崇尚诚信、敬畏学术、引领风尚的精神和品格。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信守信教育、考风考纪和考试安全教育,加强学风建设,端正考试风气,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已显得尤为重要[1]。
1 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具体体现
1.1 考试作弊手段呈现代化趋势
在高校,考试作弊手段、作弊工具五花八门。夹带小条、携带书籍、交头接耳、试题答案抄于桌面、衣服和身体部位、抄袭或协助他人抄袭等传统的作弊手段依然盛行。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手机、电子词典、电子手表、隐形耳麦等通讯设备的现代化作弊手段也粉墨登场,当然两者兼施者不乏其人。甚至出现了有组织、有分工,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枪手”扰乱高校考试秩序[2]。
1.2 考试作弊范围呈扩大趋势
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由公共基础课扩展到专业课,校内考试扩展到国家、社会组织的各级各类考试。在高校校内的考试中,大学生考试作弊科目不再是单纯的公共基础课,与他们毕业后求职密切相关的专业课作弊的现象也很严重。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事业编制考试、公务员考试、专业资格考试等国家、社会组织的各级各类考试中,大学生考试作弊事件也时有发生,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2 高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2.1 高校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前沿阵地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运行之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高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阵地、重要窗口,诚信教育问题显得更为迫切。高校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把高校诚信教育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增强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能力,培育高校大学生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2 高校诚信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合作和竞争的黄金规则,诚信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市场经济也对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高校诚信教育,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使高校大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准则,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懂得“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为了利润,必须首先信守道德,诚信就是生产力”的道理。
2.3 高校诚信教育是高等院校铸就文化品牌的必然选择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诚信教育是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需要,是高等院校坚持诚信办学,铸就品牌的需要。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在服务中渗透诚信教育,在校园建设中体现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培养过程中。树立品牌观念,办出高校诚信特色,使高校具有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经济的考验来确立高校教育的领先地位,成为知名的教育文化品牌。
3 高校诚信教育的若干对策
3.1 加强风师德建设,培育诚信领航者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诚信,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古人云:“师者,人之模也,无德者无以为师。”高校教师要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自尊、自重、自强、自爱,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教书的过程是育人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
3.2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树立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主体观
大学生是高校诚信教育的主体,要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大学生具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道德认同感。诚信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需求。高校大学生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认可诚信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同并遵守社会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规范,建立和推崇权利、义务、契约、竞争、法律等现代社会观念。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大学生从诚信考试等具体的事情做起,形成道德自主和道德自律意识,培养高校大学生积极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3.3 改革教学和考试模式,完善高校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高校的任务不仅是要积累学生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高校应该改革现行的教学、考试模式,在教学模式方面,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避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应该着力开展具有综合教育功能的实践教学活动,以达到促进高校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实际才干,顺利实现理性知识向社会实践的飞跃。高校应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采取弹性的学分制,修满必备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也允许中途休学、延期毕业等情况,这种弹性的学分制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道德观,有效地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3.4 建立电子诚信档案,创新高校诚信教育机制
教育部门通过建立科学、公正的电子诚信教育档案制度,加强对诚信教育档案管理研究,完善诚信教育档案管理办法,规范诚信考试档案管理程序,加大考生诚信教育档案信息采集度,建立由学习成绩、个人表现、诚信简历等信息构成的学生个人信息电子档案,构建网络诚信评价体系,并与未来就业、信用卡使用、房屋买卖贷款等挂钩,将高校学生的诚信记录延伸到社会。
3.5 强化家庭教育,健全社会诚信监督机制
家庭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系统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影响甚至左右着孩子一生的道德行为。家庭对高校学生诚信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通过家长自身言行,从身边、电视网络等事例的正确分析引导,让其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高校要确立诚信教育观,加大力度扩展诚信教育范围,强化家庭教育,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完善诚信文化、营造诚信环境,形成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配合的全社会诚信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曹灿.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J].科技风,2019(14):198.
[2] 刘戈.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7):89.
[3] 李定庆.新形势下高校诚信教育的科学路径[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2(6):1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