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由央视《国家宝藏》谈科普场馆灾害教育

时间:2024-05-18

姚迪

摘  要:从叙事学角度解析央视节目《国家宝藏》,结合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建设经验,得出科普场馆灾害教育选择途径。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把灾害教育推广普及到位,应以故事为中心,让灾害教育有温度;以解释为走向,让灾害教育有深度;以人文为核心,让灾害教育有文化向度。

关键词:科普场馆  灾害教育  故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2(b)-0196-02

不知不觉,在学习强国APP中看完了《国家宝藏》第一期,受益良多。作为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唤醒了博物馆中沉睡的文物们,知识张开了翅膀,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引发了全社会的博物馆教育热潮。

“博物馆”对应“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博物馆教育”对应“灾害教育”,细究之下,两者具有颇多共通之处。浙江省的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截止到2019年,依托地震监测台站、中小学校、科技馆,全省已建有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89家,其中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家,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4家。尽管设施齐全,展品完备,但这些基地建置验收之后,还是暴露出了未有后续营运管理规划配合运作或者运营推广跟不上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把灾害教育推广普及到位,依旧任重而道远。

笔者试图从“叙事角度”解剖《国家宝藏》,谈点体会。

1  以“故事”为中心,让灾害教育有温度

看完《国家宝藏》,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文物”?不是,回答往往是“故事”。人们一定记得潘氏后人对大克鼎的深情守护,但肯定忘了大克鼎上的雕刻的古老文字。如果把“故事”和“情节”全都略去,只把文物摆上,即使从文物的意义上弄懂了其内在的材料、造型、功能、价值等等,也不太容易让人念念不忘,毕竟少了“情感”的投射。

因此,一方面人们会抱怨节目的“故事编排”具有极大的程式化痕迹,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故事”的印象,唤起了人们对文物的情感。类似于“俄罗斯套娃”,“博物馆寻宝—演绎国宝今生故事—讲述国宝前世故事”这3个小故事,共同完成了“解说一个国宝”这个大故事,以此往复3次(3个文物),最终又形成一个“博物馆的故事”,阐明该博物馆的特殊价值与意义。

用“故事”讲诉文物,让文物活了起来;使文物浸润“故事”,让博物馆教育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个人认为,《国家宝藏》成功之处就在于以“故事”为中心,并把“故事”极致浓缩,片段成“戏剧化的场景”,营造出“情感上的冲突”。

笔者在2018年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之际,来到了北川大震现场,参观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县城遗址”等。如今回想,展品陈设、废墟地址等都已经模糊,但讲解员口中那一个个动人的“救灾故事”,生还者讲诉中流露的深沉而平静的“情感反差”,依舊历历在目。反观我们的科普场馆,清一色地以展板陈设呈现为主,尽管图文并茂,但这种静态展品往往只关注于单一的知识点,下定义,给结论,倾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比如“5·12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这类,细节都对,但是又有几个人能把这几个数字都记得对,留在脑海里的是情感上被这些数字震慑的“冰冷”与“沉重”。而一提起“可乐男孩”“舞蹈女孩”,即使已是十几年后的今天,大部分人依然会在脑中浮现、定格那些感人画面,涌起抗震救灾的朴素情感。

灾害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累积与学习,不仅仅是在地震震动台上体验一次震动,更是要引起对灾害的强烈、真切的情感共鸣。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这叫作“共情”。在灾难面前,以灾难为师,让每一个人领悟生命的沉重,从而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具体措施可以是戏剧表演,可以是歌谣唱说,可以是团体游戏,甚至可以是手绘画本。笔者认为在展馆内设置口述历史视频记录,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可以让经历过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生还者讲述那些刻骨铭心的瞬间,记录下普通人最平实的语言与心境,让他们对灾难的那种更为强烈、真切的情感体会在受教者中蔓延。这种真实情感体验的传播、浸染,对灾害教育、对预防与减轻未来灾害至关重要。

2  以“解释”为走向,让灾害教育有深度

《国家宝藏》官宣上,被定位为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既然是“探索”,必然源于“好奇”与“问题”,而进行这场“探索”游戏,必然对应着“问题”(哪个文物入选全国文物特展)给出“解释”。于是,节目中,唯一固定不变的主持人张国立,号称“001 号讲解员”,负责抛出“问题”,以“解释”为走向串联整个节目。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补充讲解相关文物知识,适时点评相关文物。演艺明星则和“001号讲解员”在互为问题视角下,全力去探究捍卫自己何以成为“国宝守护人”。第一层次,或是因其曾经在荧幕上扮演的人物形象与文物背后的人物有关,或是因其家乡的渊源而成为特定国宝的守护者;第二层次,用表演来讲述国宝文物的前世,挖掘出历史意义;第三层次,作为采访人请来嘉宾用对话来开启国宝文物的今生,挖掘出现实意义。层层追问物与世界的关系、物与人的关系,古今纵横,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质感交错互现。

这里,演艺明星扮演的“国宝守护人”就类似于科普展馆的参观人,以“问题”为导向进入参观,以“解释”为走向进行探究,通过知识学习、角色扮演、参与互动、情感体验等,完成一次教育之旅。从灾害教育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问题解决型学习。按照国家减灾委防灾素养检测标准KAS,这是一个以积极态度把知识升华为技能的过程,掌握技能又巩固了知识,还增强了心理素质。

笔者认为,把灾害教育融入到课程实施中,尤其对于中小学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让学生们选择感兴趣的防灾知识作为课题,查找与选题相关的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归纳总结出结果,发表研究报告。课题可以从小着手,从身边着手,比如制作防灾网页、画出校园逃生疏散路线、编写一些分类分情境(课间休息时、上课时、在室内时、在室外时等)的模拟预案等。

3  以“人文”为核心,让灾害教育有文化向度

一切叙事的终极目标是意义的表达。《国家宝藏》这档节目采用的“俄罗斯套娃式的故事体系”决定了主题的多层次。从人和社会角度看待展馆里静止的事物,“前世故事”和“今生故事”是一个个小主题。从历史长河的视角去看待器物,从中国视角扩展到全球视野去看待器物,“五千年的文明,创造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文化”(节目开头所言)则是大主题,是贯穿整个节目的灵魂。“叙事带来的愉悦和沉迷可以重新结合到更广泛的叙事愉悦和沉迷之中”,通过文物背后故事的“愉悦和沉迷”带来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愉悦和沉迷”,是节目的匠心所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这是《国家宝藏》的终极意义,也是这个节目始终热度不减的深层原因。

所以,当前科普场馆的灾害教育若要可持续发展,亟需灾害文化的引领。《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灾害文化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关于人、自然及社会的相互关系,在各种传统典籍多有论述,有对珍爱生命的呼吁——“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对敬畏自然的推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有对人是自然一部分的倡议——“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但这种传统灾害文化不仅仅是需要去传承的,更需要去反思、去发展、去创新的。

就科普场馆灾害教育途径而言,一是应该引导受众有意识地、制度性地解读与检验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并总结出新的灾害文化,构建与社会变迁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教育传承。二是要结合地域特点,把灾害文化与受众的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转化为世俗日用。懂灾害,会判断,让防灾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 刘子曦.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何以可能——兼谈如何讲述中国故事[J].社会学研究,2018,33(2):164-188,245.

[2] 汤浩.《国家宝藏》首创“纪录式综艺语态”[J].电视研究,2018(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