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叶彩华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符合教师自身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需求,也符合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针对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观念转变、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实践锻炼、产学研合作、政府政策和项目支持等措施促进教师社会服务实践能力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社会服务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a)-0109-02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之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广大教师对社会服务项目的开发与执行。因此,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水平[1]。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针对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观念转变、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实践锻炼、产学研合作、政府政策和项目支持等措施促进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发展。
1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需求
1.1 符合高职院校教师自身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需求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2-3]。
为了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才能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才能保证学生在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得到有效的培养。另外,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的一员,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同样需要良好的社会服务能力,以便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研创新成果向生产实践转化。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提升职业综合能力,除了具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学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外,还需要在社会服务能力上着力。
1.2 符合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特别是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一方面针对本地区的人才需求为企业(行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的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开展社会服务项目,直接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而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项目实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依靠广大教师去执行。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符合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2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2.1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重点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高职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4]。可见,除了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对接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需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成果向生产实践转化的能力。
2.2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难点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高,迫切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些因素增加了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难度,是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
2.2.1 学校和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认识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把自身局限于人才培养工作这一主业,对社会服务工作,往往呈现被动应付的状态,未能充分认识到其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教师也大都专注于教学,教有余力的则投身于科研,而在社会服务工作上普遍缺乏责任感,认为社会服务是锦上添花的工作,可做可不做。
2.2.2 教师社会服务方面的管理不规范
高职院校在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上存在制度不完善、工作机制缺失、管理模式不稳定、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使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得不到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社会服务工作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
2.2.3 社会服务团队建设滞后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团队建设普遍滞后,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多处于孤军奋战、势单力薄的状态。但教师个体的社会服务能力毕竟有限,有的社会服务工作的实践性不强、水平不高,限制了其社会服务的实效性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2.4 缺少具体社会服务项目的实践锻炼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过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依托具体的项目进行社会服务实践。但是,由于政府支持项目和学校组织的校企合作项目的数量有限,绝大部分教师难得有机会能够参与其中。没有政府与学校的项目支撑和相关资助,这些教师如果想开展社会服务,只能依靠自己开发项目。
2.2.5 企业对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工作不认同
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既有利于企业获得低廉的技术服务和创新成果,又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实现业务拓展和能力提升,本应是互利共赢的工作,但现实中却常常出现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两头遇冷的现象。对于企业方面的不认同,主要还是缘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普遍效益不高、吸引力不够。
3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路径分析
针对当前高職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重点内容和主要难题,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要抓住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这一重点,通过多路径综合发力,从观念转变、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实践锻炼、产学研合作、政府政策和项目支持等多方面共同促进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发展。
3.1 转变学校和教师思想观念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调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倡导课程教学与职业情景高度融合的育人手段。高职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责不只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提倡其关起门来坐冷板凳、一心一意做学术研究。而是要求高职院校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且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结合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社会服务工作与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正视学校和教师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不足,重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
3.2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可通过政策和机制建设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教师社会服务成果的考核办法与奖励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实现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教师社会服务项目的开发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成效与教师的评先评优、职称评定、晋升、津贴、社会服务收入分配等切身利益挂钩,激发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3.3 加强社会服务优秀团队的建设与引领作用
加强社会服务团队建设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工作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可先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社会服务优秀团队,扩大社会服务成果和学校影响力;再充分发挥优秀团队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扩大范围开展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和社会服务实践工作。
3.4 鼓励教师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增加社会服务实践锻炼
实践经验证明,社会服务项目的开发工作,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工作与企业需求的结合度,增加教师社会服务实践锻炼的有效性,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多方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发社会服务项目。
3.5 依托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助
高职院校在依托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助上要有足够的主动性,学校领导和教师们要主动关注政府涉及教师社会服务方面的利好政策,推动教师参与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的各种社会服务项目。例如,高职院校领导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提高学校影响力,争取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搭建更多平台;高职院校主动与某地区挂钩,实行具体行业合作或全方位合作;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关键技术岗位挂职;教师利用政府资助项目,结合当地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科学普及、技术培训、三区人才等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并不断增强服务水平。
3.6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
校企联合搭建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满足企业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师,得以掌握相关专业技术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的第一手资料,参与校企协同创新活动,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通过产学研合作,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可得到直接验证,并在实践锻炼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产学研合作可以说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得以发挥、锻炼和提升的最有效的途径。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产学研合作具体采取的合作形式可包括: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建立科技园区,实施科学研究与成果孵化;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建立高校高科技企业;建立基金会,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等。
参考文献
[1] 李玮,唐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8(14):198.
[2] 周荣丽,刘续涛.产学研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建设研究[J].现代交际,2017(23):16-17.
[3] 周建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的三大核心要素及發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52-54.
[4]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