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施晓春
摘 要: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金融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高职院校应全面深化教学体制改革,通过“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对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需求,扎实稳妥地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金融人才 课赛融通 双轨并进 培养模式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a)-0166-02
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课赛融通、双轨并进”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金融经济时代的来临,各行业对金融复合型实用人才都具有较大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开展“课赛融通”和“双轨并进”教学模式改革,加快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金融专业技能人才,推动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 “课赛融通、双轨并进”教学模式内涵
1.1 “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
“课赛融通”是指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核心,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参与职业技能竞赛的能力;通过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1.2 “双轨并进”教学模式的内涵
“双轨并进”教学模式是在“课赛融通”的基础上,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核心,将基础理论课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不同内容但具有关联性的两门课程在同一课堂内完成,即两门课程同时讲授。在金融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既要包括金融基础理论,与讲授的理论知识相关的结业技能竞赛内容和实践技能,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技能得到同步提高,进而达到培养金融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2 “课赛融通、双轨并进”教学模式改革的优势
2.1 “课赛融通、双轨并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2.1.1 实用复合型金融人才相对短缺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金融专业,培养了许多毕业生,但其中的大多数都属于“高分低能”型人才,即:拥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对金融岗位的适应能力非常弱,而且知识类型比较单一,无法适应综合复杂性岗位工作。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对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2.1.2 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与市场需求接轨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金融经济时代,市场对使用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比较大,但目前我国高校所培养的金融人才专业划分比较明显,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比较小,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范围比较窄,实践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明显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相脱离。
2.1.3 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基础理论课程和金融专业课程两大类,缺少足够的专业技能实践和岗位锻炼机会,这种课程设置造就了许多“高分低能”学生,学生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缺乏应有的专业岗位技能,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改变课程设置方式也是推动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动力。
2.1.4 教学与实践脱离
传统高校金融课教学模式只注重课堂教学,缺少实践环节。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阶段,前期主要是课堂教学,临近毕业学校集中组织或个人单独寻找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时间不等,最短的只有几周的时间,教学与实践是完全分离的。这种实践方法很大程度上属于走过场,学生无法融入到岗位之中,也无法在实习中得到岗位技能锻炼。
2.2 “课赛融通、双轨并进”金融人才培养改革的优势
2.2.1 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课赛融通、双轨并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实现了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同步进行,学生在学习金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了职业技能竞赛技巧和岗位实践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了比较全面的岗位技能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了全面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比较强。
2.2.2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金融人才培训模式的重点在于,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相结合,面向社会按照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地胜任岗位工作,对提升就业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2.2.3 提升了竞争力
当前,高职院校数量较多,竞争也比较激烈。实质上,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就是专业设置及就业率的竞争。在“课赛融通、双轨并进”教学模式下,实现了基础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的有机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提升了就业率,因此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
3 “课赛融通、双轨并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路径
3.1 坚持理论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在“课赛融通、双轨并进”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坚持理论“夠用原则”,在合理设置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比例的基础上,强化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职业技能竞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讲授,轻视实践的教学方式。
3.2 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对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面向市场,培养实用复合型技能的人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不需要掌握太多的基础理论,但是必须要具有实践经验和岗位技能。因此,学校应与金融企业联合,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与金融企业员工同台竞技,虚心向金融企业员工学习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课赛融通、双轨并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职业技能竞赛的设计上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技能相结合,以实践技能为主,以竞赛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技能。
3.3 拓展实训内容
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而言,拓展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扩大范围,打破岗位间的界限,学生能够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实践锻炼,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课赛融通、双轨并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训,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问题予以纠正。
3.4 建立“定向”人才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务也在不断拓展和更新,市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间开展战略合作,与企业建立定向培养机制,为企业培养市场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在金融企业建立定向实习实训基地,使基础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和岗位实训同步进行,扎实稳妥地推进“课赛融通、双轨并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
4 结语
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不断地推进“课赛融通、双轨并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才能够积极应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其银.基于“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7(20):150-151.
[2] 邓婕.完善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集体经济,2015(21):155-156.
[3] 张艳英,罗薇薇,曾扬.职业技能竞赛与高职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54-25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