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项目化管理研究

时间:2024-05-18

刘净彤

摘要: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让大学生更加尽快地融入到社会中去,这也是高校提高大学生素质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对于高校社会实践基地项目化管理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 社会实践基地 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c)-0196-02

近年来,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都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学生普遍缺少有效的实践经验,虽然大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的非常透彻,但是理论不等于实践,带着抽象的定义和公式走出校门,必然造成就业创业的困难。尽管现在的大学生自主意识非常强,但是对于实践活动却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参加,这就需要高校通过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帮助大学生把社会实践这一课补上。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高校现阶段人才培养中急待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1 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1 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让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

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非常重要的手段,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高校的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现很多的社会现象,也会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现象的本质,并且会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找出一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能够用来提高自己研究社会的能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光是为了学校能够更好地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可以知道怎么样服务于社会,也让高校可以充分了解社会服务的需求,能够把原来很笼统的服务领域进行拓展。有了这样的平台,高校就能够让学生更加活跃于社会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学生本身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让学校的教育和服务能够更好地结合。

2 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知识拓展的平台

大学生想获得更好的知识,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社会实践中有着课本上没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实践基地有着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能够对社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把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进去,就可以知道这些理论知识是否适用于社会实践活动,参见这些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化管理的机制分析

3.1 社会实践基地项目化管理的多维要素构架

项目化管理需要非常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它把每一项工作通过灵活的组织份组成组件,然后详细到每一个工作包,对这些工作包进行不同性质的分析,根据性质的不同然后进行管理和实施,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整个管理的过程每一个环节能够相互协调,达到最优质的状态。管理机构、项目设立、队伍建构、制度管理和监督评估所这五个要素构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踐基地的项目化运作的具体实施,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这五个要素里面最为关键的就是监督评估,它决定着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3.2 项目管理中的自组织理论

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项目管理实施必须具有非线性的效果,大学生作为实践基地的主要力量,它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所以,外部环境出现了改变,无疑就会让其他的因素也发生着改变,会有波动现象的发生,让平衡状态不再是原来的基地模式,在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项目化管理的每个要素之间就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处理模式,就可以让项目化管理系统还是和原来一样的井然有序。

平衡是项目管理最好的状态,在这种时候,基地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就需要坚持开放,让它能够和外面的世界多接触,把好的物质和能力吸收进来,让“剃头挑子一头热”变成“两头热”,慢慢的建立相对固定的专业知识符合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双方达到共赢的状态,服务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当该模型在非线性区域远离平衡态时,在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形成波动现象。在这个时候,不管任何实践,我们都必须了解和把控实践活动的所有动态和信息。使用波动机制调整管理系统的关键环节,通过资金增加,测量当地的金融支持,和评估策略,如新合作竞争机制的形成,使实习基地项目管理模型的实有一个更加稳定状态。以自我组织的特征为社会实践基础,运用自我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在项目管理的路径上可以总结出新的观点,促进社会实践基础建设的深入发展。

3.3 项目化管理路径规划

(1)校地双方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在两会前的年度会议上,学校领导和项目主体责任协议已经签署,把每个部门要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让基础活动的项目能够顺利的实施,成立一个关于项目化管理的办公室,让高校的项目化管理可以协调,建立部门重点工作项目体系,加强对社会实践基础体系实施的监督指导。

(2)强化过程管理,健全项目推进长效机制。

跟踪项目的监督管理,明确项目目标、计划、项目批准、组织实施、监督报告、年度考核、奖惩激励、成就等,建立项目管理参数,完善制度,完善关键实践基础项目的机制,促进组织协调。由有关部门联合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系统的研究和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工作进度的实习基地的情况和交流,促进良好的实践经验,及时对项目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特殊项目。此外,还必须对会议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并与年度先进、应用的申请挂钩,逐步形成项目继续推进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实践基础建设体系的实施和深入发展。

3.4 更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都是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理论基础。社会实践基地到底怎么样找准自己的定位,这就需要结合高校的社会实践教育的目标来定,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基地和科技创新之间的内部联系,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础不强、科技成果转化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研究不同的高校应关注社会实践基础案例分析的不同模式,使其在理论上更有说服力。endprint

4 高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社会实践基地形式多样化而模式单一

使用社会实践基地进行认知实践、生产实践和毕业实习和其他活动,对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其中学习到贡献的精神,增长学识,让实践活动在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是相对于这些形式的多样化,实践基地的模式却显得非常单一,虽然高校建设了很多生产和实习的基地,但是这些远远达不到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校还应该积极的固定与一些同行的合作单位进行合作,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更加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在其中学习到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实践能力。

4.2 社会实践基地质量参差不齐

社会实践基地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从一张白纸变成色彩缤纷的图画,因为社会实践基地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也都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建设实践基地,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地提升,可是因为对社会实践认识的不足、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多建设好的实践基地很不稳定,而且实践性也不是很强,已经很少出现具有非常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基地。

4.3 校企合作紧密程度不高

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脱节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政府的缺位,学校的提升,未能形成共赢、有机整合的长期机制与企业合作。在这样的模式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为企业带不来同等的回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对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没有兴趣的一个原因。那些想要去厂子实习的学生企业会找出很多的理由把他们拒之门外;还有一部分企业会因为自己的厂子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临时告知学生来实习,就算安排了工作内容,很多时候都是一些难度不高、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那些企业日常的声场经营过程的工作是不会安排给学生的。很难与企业合作,带来相应的回报,这也是企业对基础建设缺乏热情和关注的原因之一。为学生的实践在未来,企业往往拒绝或拒绝生产任务或其他借口,还有些公司只有当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紧急临时通知学生参加,而且大部分的时间安排很简单,与专业相关程度不高产品营销工作,很少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践在日常生产操作过程。

5 高校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项目管理化建议

5.1 堅持以学生为本,建立高素质管理团队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搞笑的教师和领导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为学生们的教育进行服务,学生是服务的主体。所以,学校的领导者一切要以卫生为本,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勤于和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育计划和目标。如果和企业合作进行实践活动,一定要确保实习的学生有着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能够在企业实习的时候不会出现差错,根据不同的学生,根据学校创新实践的实际情况安排必要的专业人员。

5.2 加强校企联动,建立良好校企合作模式

在企业层面,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对于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给予支持,让大学生能够在实践学习方面有着比较好的先天优势,让大学生经来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学生实习工作的安排,企业应该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的需求,不要把那些和专业无关的工作硬是安排给参见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尽量让一些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指导学生进行工作,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实践的质量提高。创业教育是加强基础内涵建设、激发创业成功、让学生了解创业经验、路径和感受、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拓宽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

6 结语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为当今的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条件,社会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很强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高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良好的条件,可以让大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被检验,遇到问题能够独立解决,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光是高校自己的事情,这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才可以加快步伐。

参考文献

[1] 杨晓英,尚可,柴方玲.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研究[J].中国-东盟博览,2013(6):123.

[2] 施戌杰,黄强,胡艳,等.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弱化问题亟待解决——基于学生视角的实习问题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96-97.

[3] 刘长宏,戚向阳,王刚,等.实践基地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161-163,167.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