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发展

时间:2024-05-18

刘晓辉+曹高宇

摘 要: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乡统筹规划也已经成为规划行业的重要主题,在规划过程中,规划者对乡村地区的关注较少,规划技术与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一些村庄具有显著的特色,需要加以保护、开发与保留,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应平衡好,在规划城乡统筹过程中还应开发建设好特色保留村。对此应首先了解一些村庄建设理论,然后结合村庄自身特点、特征,采取城乡统筹视角提出特色保留村的建设路径,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措施。

关键词:特色保留村 城乡统筹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46-02

城乡统筹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还是一种规划类型,其已经成为规划行业的一个突出主题。各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层出不穷,其对城乡统筹规划的研究给予了直接经验支持。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农村常常被忽略,城乡关系较易失衡。对此建设者应采取城乡统筹视角,平衡好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1 特色保留村建设理论

1.1 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于19世纪末提出的概念,其含义是建设具有城市与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将城市与乡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田园城市中,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着城市,人居环境舒适。该理论对特色保留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2 新型农村社区理论

新型的农村社区主要是指将一个或多个行政村作为基础,然后对其实施统一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在不远离家乡土地的基础上,还能享受到城市化的管理及服务[1]。该理论将农村实际与城镇化结合起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使城市与农村错落分布,让农村人与城市人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新型农村社区理论促使农村向现代化城市转变,但又能保留农村特色的独特性,农村既有田园风光,也有丰富的公共资源及便利生活。

2 特色保留村建设路径

2.1 以工业促进农村建设

我国耕地面积相对有限,而人口众多,以往通过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来增收的方法已经较为落后。农村农民要想实现就地城镇化目标,应改变农村经济结构中农副工的比重,对乡镇工业进行重点扶持。发展乡镇工业时应采取以下3种途径:(1)加工原料,精深加工该地区的农副特产,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2)加工民俗产品,对于那些少数民族地区或有民间工艺品特色的地区来说,应结合自己风俗文化,开展民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保护当地非文化遗产,同时也能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3)加工制造零件,这适用于那些离大中城市较近的农村,农村可以给当地大企业加工零部件,推进工业下乡,促使工业反哺农业。各地进行建设时,应依据因地制宜原则,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

2.2 开发村庄旅游资源

多数农村具有迷人的田园风光、山川河流及淳朴的乡风民俗,这些都是农村较为宝贵的旅游资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有了更多時间及经济支持去旅游观光,愿意去各地感受人文地理景观与风俗文化[2]。因此各地农村应积极挖掘自身资源潜力,如山川、河流及生物等,开展休息疗养、体育休闲娱乐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与天象奇观如温泉、山庄等,建设避暑、避寒等旅游景点;借助人文旅游资源如历史遗迹、古建筑等吸引游客前来;地方特色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方法。

2.3 完善村庄交通运输设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建设也逐渐成熟,各地区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交通运输建设,努力构建半小时城区交通圈或一小时城乡经济圈。农村进行建设时,应依据自身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努力构建交通、物流服务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客货物流所需的物流站,为当地经济发展及农产品推销提供便利的平台[3]。

3 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发展措施

3.1 分析特色保留村的价值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保留价值一直存在着争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乡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乡村建设用地面积则持续增加,乡村呈现出空心化趋势。村民对乡村的认知具有多元性,其不仅是居住的地方,也是一种家族象征与返乡保障。我国在新农村建设时,提出了土地政策,并提出了迁村的建议,将新农村与集中居住结合起来,大面积地实施村庄集中布点规划。乡村拆迁与新农村建设间存在争议与矛盾,农村若想维护村民利益,就需要政府支付较高的拆迁成本,并采取高地价维持安置成本;如果建设过程中较大程度地破坏乡村传统文化,则较易引发社会冲突与矛盾。特色村保留与城乡统筹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保留乡村、提升活力及保持特色的宏观政策导向,全面推广秀美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市县政府应给予乡村财政支持与帮扶,鼓励乡村建设资金多元化。

3.2 制定分区统筹的引导策略

农村规划建设者应认识到城乡就业空间特征、城乡居住特征等,对城市实施分区。对于城市通勤区,应制定加速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目标,鼓励引导乡村人口进城就业、体验公共服务,提升城区公共服务能力。此外,也应鼓励城市人口下乡体验农村休闲生活,对城市休闲农业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乡村建设的品质。通过提高区域中心镇对周边乡镇的服务带动能力,在中心镇地区,培育低耗、低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周边乡镇人口向中心镇集聚,以山区及景区的乡镇为主,积极整合旅游资源,联系带动多个旅游景点的建设与发展。

3.3 打造精品乡村示范带

农村应抓住乡村休闲经济的机遇,通常而言,发达地区具有较好的乡村休闲经济优势,城市经济发展相对发达时,人们对乡村生活方式及乡村体验需求才更加迫切。因此那些中部城市缺乏乡村休闲经济的条件,而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则具备发展该经济的条件,具备了将旅游与乡村发展结合的条件,该地区可以打造乡村休闲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崛起。特色保留村可制定秀美乡村的品牌化策略,有机地结合零散旅游资源,将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构建若干个精品乡村示范带。该示范带用生态化道路进行串联,尺度保持在30~60 km,从中心城区向乡村地区进行放射。将若干特色乡村体验簇群串联在示范带上,结合现代农业及旅游景区形成若干个旅游主题。针对不同的休闲带,应使用差异化的簇群组织模式,对于田园休闲带模式,应重点建设半径在1~2 km的主题性特色簇群,将打造观光性及体验性的农业景观作为核心,将主要村落用绿道串联起来,采用休闲步道将主要村落与景区串联起来,宣传休闲进山理念。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已经越来越重要,城乡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此相关规划人员应积极探索城乡统筹规划方法与技术,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策略。文章重点分析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建设,首先规划者应了解一些农村建设理论,如田园城市理论与新型农村社区理论等,然后结合农村特点及所具有的自然资源等,提出相应的特色保留村建设路径及特色保留村及城乡统筹建设措施。特色保留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建设应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发展目标,积极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完善农村交通运输设施,保留农村特色民俗及文化产品,促进新型农村及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武朝.城乡统筹视野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3,30(4):11-14.

[2] 赵思敏.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聚落体系重构研究[D].西北大学,2013.

[3] 何鹤鸣,马璇,孙晓敏.基于乡村特征的城乡统筹策略研究——以鹰潭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