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李智
摘 要:近年来不断有建筑质量不达标,建筑物坍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失的事情发生,从建筑本身的角度来研究其原因,就是建筑物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施工技术不过关。接二连三的事情的发生让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尤为关切,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对建筑物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办公和居住那么简单,很多的科学技术研究都会对建筑本身有特殊的要求,这无疑对建筑物的质量会大大提高。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混凝土部分的施工对建筑本身尤其重要,它是确保建筑本身质量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实例来探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践。
关键词:工民建 工程 混凝土浇筑技术 具体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090-02
针对工民建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要加大对其的重视程度,对具体操作要严格规范;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严格把关、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及时培训;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对施工过程和操作严格要求,确保施工的科学规范,遵循科学的施工过程。下面,笔者将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出发探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践。
1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
工民建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在大型的混凝土建设工程,这种大体积的混凝土建设相对于一般的混凝土建设具有混凝土量大、钢筋数量多且密度大、施工要求高、体积大、厚度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会增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难度,也会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非常容易导致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此,这种类型的施工对技术要求很高。并且,在工民建筑中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混凝土承受重量的增加,施工的空间受到限制,这些更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因此,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规避施工建筑中的弱点和本身的缺点,在工民建筑中发挥具体的价值来减少成本、提高质量。
混凝土工程包括现浇工民建混凝土工程和预制工民建混凝土工程。工民建筑混凝土一般包括水、骨料、外加剂以及各种矿物质,将各种材料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拌制而产生的。所拌制而成的混凝土要均匀、密实、质量优良,要具有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特征。工农的建浆数量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填充空隙,数量越多,流动性越好,过少粘聚性变差,过多粘聚性和保水性越差。混凝土的调配比例要根据工程建筑的要求、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等诸多因素,要通过实验室的精密技术和调配之后使用。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地区的石头、沙土的含水量对混凝土的调配比例进行修正。
2 混凝土浇筑技术具体应用
2.1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在进行浇筑之前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拌制,初始的凝固时间是3~4 h。在把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至现场的过程中,要严禁在途中加水,在到达现场之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入膨胀剂或者减水剂。浇筑工作开始后,首先要对混凝土进行分区,将混凝土进行分区浇灌,要严格按照具体的顺序进行。在进行振捣的工作时,振捣棒要快速插入,缓慢拔出,用以保证混凝土的紧密度。混凝土的所有浇灌工作要在混凝土没有凝固之前进行,防止出现断裂情况,压抹工作要分成3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要保持连续性,中间不可中断,如果出现了意外的情况,不得不中断,应立即执行应急预案,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以后,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以及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2.2 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技术分析
2.2.1 分层要全面
在整个浇筑工程中要对工程进行全面地分层浇筑,直到全部浇筑完成为止。在进行第一次的全面浇筑中,要保证工程全面得到浇筑,然后再进行第二次。这种浇筑方式适用于整个浇筑面积不太大,施工要从短边进行,然后沿着长边进行,也可以从两边向中间同时浇筑或者是从中间向两边浇筑。
2.2.2 分层分段进行浇筑
进行全面分层的浇筑方式时,有时可能工程量过大或者是现场的搅拌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的存在使得施工受到限制,这时,可以采用分层分段的浇筑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是从底部开始浇筑,进行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向上浇筑,如此反复直到浇筑完成为止。但是要注意使用这种浇筑方式的建筑不宜过厚或者长度不宜过长。
2.2.3 余面分层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适用于厚度超过3倍大小的情况。混凝土要一次浇筑在顶部,这样,混凝土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斜坡,坡度大概是1∶3。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要从下而上,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体积大的混凝土,由于切面较大,所以容易出现裂痕,出现裂痕的原因有收缩和降温。所以,对大体积的建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加强混凝土抗裂痕能力。
2.3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在完成最后一道压抹工作后,也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基本完成后,要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在混凝土的表面盖上一层不吸水的材料,这样可以防止混凝土因为水分的流水而出现干裂的现象,同时还可以防止干湿循环的现象出现。一般而言,混凝土的温度要控制在15 ℃左右,时间最好控制在14~28天之间,这样混凝土的水化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的浇筑是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要与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将具体的施工要领和施工难点和详细的细节向施工人员说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3.1 混凝土的强度要控制好
判断混凝土的质量好与坏主要的标准就是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混凝土的抗压能力与混凝土中含有的水泥强度是成正比的。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调配时,要注意水泥的选择。此外,水和灰的比例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水和灰的比例大,混凝土的强度就越小,反之,就越大。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混凝土的强度和混凝土中水泥的强度以及混凝土中水和灰的比例密切相关,要更好地管控混凝土的质量就要更好地管控水泥的质量和水和灰的比例。
3.2 高度自由
在浇筑过程中,为了防止分崩离析的现象出现,要对翻斗车的料斗与基坑之间的距离进行仔细地测量,使得混凝土投入基坑的高度在2 m以内,并且要严格关注混凝土分崩离析的现象,一旦出现分崩离析的现象要重新进行浇筑。
3.3 浇筑要分层进行
由于所浇筑的建筑的厚度和体积都比较大,所以浇筑工作难以一次性完成,所以要采取分层浇筑的策略,来避免混凝土太厚而造成了蜂窝孔现象。
3.4 浇筑的间歇工作要精确
严格来讲,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是不可以有间歇的,要连续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中间可以有必要的间歇,间歇时间的长短就需要记录员进行精确地记录和计算来确定。
4 结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是值得我们更加重视的,这对于我们建筑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对于工程建筑的质量尤为关键。混凝土的浇灌技术是确保混凝土对建筑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灌注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灌注的方法还要重视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以及灌注之前的科学方案,更要有应急的方案,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 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09.
[2] 倪元庆.浅谈建筑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0(36):75.
[3] 李傲.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四川水泥,2014(7):177.
[4] 沈向荣.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
[5] 迟静波.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