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唐晓凤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案以及评价机制这5个方面探索“多元智能+人工智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变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为改善高职学习者学习和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人才培养模式参考。
关键词:多元智能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c)-0007-05
"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mpowers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l
Reform Research
TANG Xiaofeng
(Yo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Yongzhou, Hunan Province, 425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l is the core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raining mode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five aspects: training concept, training objective, training content, training progra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chang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achiev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nd personalized teach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learners and promote education equity to provid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erence.
Key Words: Multiple intellig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Vocational school
1983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包括8种智能[1]。该理论从个体智能差异出发,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基础前提,推崇“因材施教”教育观念,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在中国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中国教育改革中以来,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改革,并在改革中彰显了该理论的优势,但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该理论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1956年,科学家们在达特茅斯会议中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2]。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4]。201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学习和促进教育公平[5]。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将会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目标、方案和评价机制等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高职扩招以来,高职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的同时生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人才来源不仅仅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还包括部分其他社会人员等。为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职业教育发展重大决策,落实“职教20条”,从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出发,将两者深度融合,探讨“多元智能+人工智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变革高职人才培养方式,为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多元智能+人工智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将“因材施教”教育思想融入高职教育中,并实现个性化教学。
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各高职院校依据学校发展现状结合时代先进技术、社會人才需求为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和改进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人才培养理念相对滞后,学习者主体地位难以保证。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社会和学校等机构和部门的先进人才培养理念。在较长时间段内,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基本上以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养理念为主,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也是以学校和教师设置为主。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学习者参与,忽略了学习者在人才培养上的意见和需求,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难以保证。
(2)人才培养目标整齐划一,学习者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再加上学习者各方面智能差异较大,其能达到的培养目标也不一致。但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在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时基本上采用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并未考虑学习者的真正需求,忽略了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差异和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导致对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
(3)人才培养内容个性化不足,学习者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培养内容较多,基本上保证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重、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重。人才培养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但课程可选择性不大,基本上都是由学校和教师提前设置好需学习的课程,学习者直接进行学习。同时,课程资源数量和种类虽然较多,但学习者却很难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学习课程和课程资源,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4)人才培养方案多但不精准,学习者培养策略难以把握。学习者培养方案的制订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过程中非常重要,对人才培养质量也非常重要。尽管国家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探索了多种培养策略,但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也很难实现多专业、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供学习者选择。再加上学习者对自身的多元智能了解不清,对人才培养策略把握不准,直接导致学习者很难精准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5)人才评价机制重结果轻过程,学习者学业评价难以平衡。一些高职院校人才评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结果片面化。在学习者学业评价过程中,以“一锤定终身”的侧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为主。此评价方式忽略了对学习者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其评价结果具有片面性。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机制很难全面反映学习者真实的学习情况,其对学习者的学业评价也是不合理的。评价机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在未了解学习者多元智能的情况下,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机制将直接导致学习者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 “多元智能+人工智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体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6]。基于人才培养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并融合时代先进技术,对高职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革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案和评价机制这5个方面探讨“多元智能+ 人工智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变革内容见图1“多元智能+人工智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图。
(1)融合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元化、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需要变革的是人才培养理念。固守不变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成为过去式,坚持以学习者为本、多元主体共同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主流。从学习者自身多元智能特点、学习者对知识的需求和对未来发展的要求出发,辅以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将“因材施教”和“以学习者为本”的核心理念渗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政府、社会、企业、教师和家庭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培养人才理念,真正實现多元化、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2)融合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元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在工业4.0智能化时代、产业升级和制造强国发展的大背景下,对高职学习者的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面临巨大挑战。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从以前单一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转为以社会需求导向和能力培养导向为主的培养目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考虑不同生源高职学习者的多元智能情况,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以分析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设置“3+2”专、本共同培养层次教学目标、“2+1”校企共同培养层次教学目标和“2+1”专创融合层次教学目标3层次培养教学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体系大目标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制定多元化、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3)融合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内容。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在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内容。基于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各专业可为学习者设置素质、知识和能力3层次的培养内容,对不同层次学习者设置不同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依据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的内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采用人工智能学习者画像技术精准把握学习者个性特征,为提供个性化的培养内容积累大数据基础;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建设,促进智能化学习平台的建设,为学习者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学习者“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学习过程数据,对学习者多元智能进行分析,并为学习者创设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学习者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为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内容创设条件。
(4)融合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元化、精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方案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及“1+X”证书制度的发展背景下正逐渐发生着变化。基于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各专业可为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生以及部分社会人员等不同生源不同智能基础设置不同的培养方案。为理实基础扎实、专业智能素养高的学习者,采取“3+2”专、本院校共同培养方案,实现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对接,提升学习者的专业学习水平和学历层次;为专业智能素养高、技术熟练的学习者,采取“2+1”校企共同培养方案,提升学习者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为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及自我认知智能等智能素养高的学习者,采取“2+1”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培养方案,在提升学习者专业能力的同时侧重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跟踪各类学习者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基础,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5)融合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的人才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人才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功能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只有优质高效的人才评价机制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的人才评价机制将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元化、多维度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集“校、企、教、生”四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集专业知识教育和通识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于一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集线上学习评价和线下学习评价于一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人机交互等技术,采用人工智能手段对人才培养进行过程化的监测和评价,克服片面化和重结果的评价机制,构建以“能力培养、过程体验、素养提升、思维创新”等为核心的多元化、多维度的人才评价体系。
3 结语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变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的要求。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实施对象,变革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以及学习环境。在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者,更是学生的知识的引导者、智能化体验的传授者以及心灵的导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个性化、沉浸式、探究式的学习情境,学习者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智能化学习环境不仅能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的教学服务,更能为学习者提供过程性的监测机制和智能的评价机制。通过一届学生3年的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当然,数据不够详尽,还有待检验,更需要在实践和探索中挖掘更多的资源,最终将真正全面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个性发展为核心的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高婷婷,郭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11-17.
[3]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规划》[EB/OL].[2017-07-20].https://www.gov.cn/xinwen/2017-07/20/content_5212064.html.
[4]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r/OL].[2018-04-18].https://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5] 任友群,万昆,冯仰存.促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解读与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5):3-10.
[6]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s://www.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7] 牛舜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7):193-195.
[8] 杨春梅.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小学电教,2019(Z2):110-113.
①基金项目:永州市2018年度科技创新指导性项目《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8ZD53);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医学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六联”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8C1753);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2020年度课题《高职医学专业“六位一体”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ND2086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