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提升的路径

时间:2024-05-18

林芳菲

摘  要: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到国家创新战略,对民族发展、社会进步有着极大的关系。虽然国家在近些年加大了高校科研經费的划拨比例,但是,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却出现了不少问题,如预算编制不科学、转移、经费的随意滥用、经费大量结余、未能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未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导致了经费的使用效益难以得到提高。鉴于此,该研究将对上述问题开展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校经费使用效益的办法,希望可以提高高校科研水平,促进经费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效益提升  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9.45;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186-02

长期存在于各大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不仅造成了国家经济损失,同时也降低了高校科研能力,阻碍国家发展创新。为了提升经费使用效益,重塑高校在国家自主创新上的神圣形象,该文分别列出了常见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提升管理质量的方案,希望可以发挥科研经费的最大价值,物尽其用,促进社会进步。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状况和问题

1.1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落后,预算不精细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者、项目负责人虽然各司其职,但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进而造成了预算不精细,管理落后的局面。例如,虽然项目负责人清楚项目内容,但在制定预算经费方面却存在盲区,并不专业。总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项目负责人以经济总额最大化为出发点编制预算,忽视了预算的精细化管理,进而造成项目内容、经费总额之间出现偏差。因为项目内容过少,经济总额预算过高,时常出现资金结余的情况,根本无法发挥经费的效益。

其次,财务工作者虽然擅长经费管理,但对项目内容较为生疏,根本无法制定出与项目进度相适应的财务预算表。在这种情况下,批复总额往往小于预算总额,根本无法保障项目的实施。如果项目数量较多,因为无法在多个项目之间平衡的分配预算,使得必须要进行频繁的调整,显得预算过于随意。

1.2 不规范的科研经费支出

为了避免在使用高校科研经费时出现滥用、占用情况,最大化发挥经费的效益,国家各部门出台了多项规定。但在实际使用时,仍然存在各项违规操作。

第一,教育部与多部门于2012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但该意见仅适用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管理对象受限。虽然其他高校参考该意见出台了适用该校的类似管理办法,但执行的严格程度比较低。

第二,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属于各基金机构下拨的财政科技项目资助经费,经费执行难度大,以及缺乏规范性等都是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三,科研经费报销票据存在违规现象。首先,缺乏必要的票据开具要素,串用不同税种票据。其次,为了套取资金,存在报销虚假发票的现象。

另外,还存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科研经费支出项目较为繁杂,包括各项费用,例如专家咨询费、会议费、材料费、劳务费。科研工作者的付出较大,但回报小,容易降低科研积极性。

1.3 未能建立科研经费的事后绩效评价制度

在社会经济各领域,事后绩效评价制度能够对过往工作进行总结,是评定人员职责履行情况、发展情况的指导性规定。科研经费事后绩效评价,即项目管理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对项目完成程度及完成项目时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综合性测评。同其他经济组织相比,高校并未特别关注事后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也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科研经费事后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未建立绩效评价机构。高校在科研项目的执行上存在着理解上的误区,偏重科技成果的研究,缺乏对经费使用的管理。对于财务工作者而言,主要处理与科研经费相关的会计工作,并不负责经费使用上的绩效评价。其次,在开展绩效评价时,存在着信息交流阻碍。大数据时代,高校尚未构建内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在评价科研绩效时缺乏完整的信息参考。最后,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理论不完善。科研项目成本补偿机制由直接支出与间接支出构成。在项目中的实际支出属于直接支出,而间接支出则需在分段超额累退之后计算总额。但是使用这一方法进行计算存在较大的争议。

2  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提升的路径

2.1 构建“高校—院系—项目负责人”制,发挥院系在科研项目管理与执行上的作用

国内众多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体制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并构建了“高校—院系—项目负责人”式的直线职能制模式。除了少量的高校(如武汉高校等)在开展这一工作外,诸多高校均实行的是“校级-项目负责人”模式,忽视了高校在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鉴于这一情况,笔者给出了以下几点强化院系管理职能的措施。

(1)设立专家评审组,负责对科研项目预算的审核工作。让预算更好地服务于整个项目,保证其更加的经济和合理。

(2)材料采购、外协服务支出、特殊科研支出等是科研经费的主要支出事项,为了避免出现违规、违纪报销,应当成立科研管理岗,专门负责审核报销事宜。

(3)提高科研工作者积极性,构建合理科研绩效考评制度。

2.2 加快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并保持两者对接

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众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都落后于社会发展平均水平。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但之间并没有进行信息共享,无法直接对接财务、项目信息。在将来,高校应当重新整合经费与项目管理职能,创建系统间的信息分享渠道。此外,预算管理系统要以项目管理系统制定的科研项目为参考,加强对预算的控制。为了提升经费利用率,高校应通过成立联合部门(项目部、财务部、科研部)的方式来对项目及其经费实施情况进行多方监控。为了令预算工作更加具有权威性,高校也要成立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对预算管理系统的技术性建设及财务性监控。

2.3 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根据国家出台的规定,科研机构在完成课题之后,应当将科研结余经费原路退回。而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里,则给出了无需返回结余经费的条件,即在承担单位信用良好,项目达到任务目标且通过验收的前提下,如果科研单位在特定期限内将结余资金另做项目直接支出,则无需返回结余经费。当下最主要的便是高校要编制科学的结余经费管理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费利用率。

2.4 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事后评价制度建设,构建比较完善的奖惩制度

针对在使用经费时存在的滥用、占用现象,如果视而不见,且缺乏有力的处罚措施,必然会引起频繁违规,降低科研经费的神圣性,浪费国家资源。所以,高校应当制定强有力的奖惩制度,提高违规成本,令科研人员“想犯而不敢犯”,这样,在申请获得了科研经费后,科研工作者即使未触犯规定,也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才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于违规使用经费的科研工作者,也可限制其申报其他课题、晋升或其他荣誉。

对于合理使用经费的科研人员,则要加以奖励,肯定其正直的品格,为其他人员树立榜样。在嘉奖方式上,即可给予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必要时在同等条件下,所申报的课题可优先立项。无论形式如何,都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3  加强高校对科研经费利用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科研经费的内部监督制度

加强内部审计,提高经费监督效率,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在高校获得国家划拨的专项经费后,应当严格参考国家规定制定出内部审计方案,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高校要做好内部审计,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

首先,做好普法宣传,培养科研工作者的守法意识,使其自觉遵守经费管理规定。科研工作者在学习了一些财务知识后,会对如何使用经费有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在接受审计时,也会形成法律责任感,积极配合审计工作。

其次,在科研项目予以管理的整个阶段,负有审计职责的人员要就科研使用的整个过程予以监督,对项目的收支情况予以管理。积极跟踪大额转出款的使用情况,并制定长期报告。对财务审批、经费报销活动予以规范,并给出操作意见,杜绝一切随意的浪费经费的行为。

4  结语

最近这些年,高校在我国科学研究中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既有人才优势,又有长期形成的科研环境。科研经费的数额日益增加,管理好这些经费,不仅能够维护高校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形象,也能够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国内高校的科研经费的使用存在着诸多弊端,没有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这不仅降低了经费的应用效率,同时也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流失。为此,该文在总结了国内高校存在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之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益,提高高校科研能力,促进经费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獻

[1] 周山.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9(10):50-51.

[2] 陈学清.浅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8(22):161-162.

[3] 张慧丽,夏丽琼.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提升措施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5(22):12-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