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时间:2024-05-18

边昱竹

摘  要:随着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也开始被世界各国所关注,该文主要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之间的关系,并从教育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首先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国际传播融合的必要性,其次进行了策略论述,认为需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面对不同层次学生选取不同的汉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255-02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目前已经逐渐形成态势并推向了全世界,在西方很多国家都能够见到汉语学院的身影,而越来越多的金发碧眼人中也开始走入了中国的大门,进入了中国的高等学府学习汉语言文学但是这其中仍然蕴含着一些问题汉语国际教育究竟承担着怎样的使命和责任?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之路上汉语国际教育究竟应当以怎样的心态来开展?为了解开这些谜题,笔者展开了此次论文的探讨。

1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国际传播融合的必要性

实际上如果从概念和内涵两个方面着手探寻的话,就可以发现,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国际传播之间是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的,某种程度上来看,汉语国际教育是在中华国际传播政策的大趋势之下,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机制,而中华国际传播同样也需要依托于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实现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向外传播,并不断扩张其国际影响力的话,那么就必须要紧密地依托于汉语国际教育,将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媒介。

而在汉语语言的发展及成熟环节当中,在各个层面均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内涵。举例来说,在我们汉字的书写和构造当中,就蕴含着古人对于世间万物的深切东西,而在汉语的词汇,包括成语、俗语和民间俚语的构成当中,同样也包含着千百年来所流传下来的生活经验和自然观察。如果要想使被教育者掌握汉语这门语言的话,那么首先需要让他们对汉语的发展及成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就是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当然这也是出于对教育兴趣激发的思考。面对外来学者向他们进行汉语知识教育,干巴巴的文字教学和理论知识传授,很难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更多的是需要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一些民间故事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汉语国际教育才能使高校的才能够真正地助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最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是离不开个体的,我们通过汉语国际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汉语专业人才,他们可以回归到自己的国家从事汉语方面的教育活动,同样也可以成为我国文化向外传播的重要主体。

2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

2.1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名教师都应当意识到汉语走出国门真正地成为国际流行的语言,甚至在汉语教学的过程当中逐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核心和重心都需要围绕着汉语教学来开展,这是我们传播中华文明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关键,通过知识文化的相应渗透,可以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获得相应的拓展,不再仅仅满足于汉语的表达和听、说、读、写更多的是需要学习汉语背后所蕴含的大量文化知识和历史文学,这种需求才是目前我们应当满足的,同样也是每一名汉语学习者需要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汉语国际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起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更加优化的教学手段来从事这项工作,不但需要从自身的文化传播意识方面提高,还需要掌握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所需要采取的就是语言文化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将汉语言和汉文化交互融合,完成日常教学活动,这样才可以使得每一名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了解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汉语能够真正地成为一门应用性的语言,在日常生活当中被得以应用,尤其是保证在一些生僻词和字的应用环节。

举例来说,当进行基础的汉字讲解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面向学习者进行汉字结构的讲解和拆分,让他们理解到每一个汉字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了解到汉字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成型,并成为我们现在所熟悉和运用的汉字的,在一开始中国的汉字还只是象形文和甲骨文随后逐渐成为隶书、楷书等不同的形体,时至今日才成,为了我们面前所出现的汉字,在汉字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渗透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并且以此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依托。

除此之外,在进行汉字讲解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选取一些具有生活化的案例,采取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得汉字教学可以与民间的俗语,甚至是童话传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学习氛围才是真正愉悦、和谐的,才是能够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例如,在学习饕餮这两个字的时候,这两个汉字书写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可以称得上是生僻字了。教学者可以鼓励学习者,首先在课堂之前对于这两个汉字进行预习预习的方法不仅仅是熟读和会写,更多的是需要让他们利用网络工具来搜集与挑剔相关的历史文化,使得他们了解到饕餮是龙生九子当中的一子,相貌丑陋、贪吃贪喝,在民间传说当中以一种负面的形象出现。

2.2 面对不同层次学生选取不同的汉语教学方法

历史悠久的汉语文化可以被传播到国际的任何一个角落,而在汉语国际教学环节当中,教师也需要在其中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于充满兴趣的外国学习者教师们应当尽可能地满足学习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兴趣,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创新手段,满足学生们的各项需求,并使得传统文化能够积极地融入目前的汉语国际教学环节当中去。

举例来说,如果面对相对较初级或者说汉语水平相对较差的国外学习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当考虑到他们的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汉语言文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也是相对较浅的,所以,这时候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必须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设备的使用播放一些中国古代的历史记录视频,以及一些历史证据,从而对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起到一个良好的集中作用。如果学习者已经具有一定的汉语学习基础的话,那么教师则需要稳步提升难度,保证学习者在掌握基础词汇量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汉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这时候教师的讲解更应当强调文章,也就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在讲解古诗词的过程当中,更加强调对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的讲述。此时更推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朗朗上口的詩歌与文言文进行讲解,例如诗经、大雅、小雅等。而如果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已经相对较高的话,那么教师就不能够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汉语的运用和交流这方面了,而是需要在汉语教学环节当中逐步渗透中国的文化哲学思想,从汉语教学的学习层面提高着手强调对学生综合文化修养的培育。

3  结语

无论是综合国力的提升还是经济实力的提升,都使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意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并被汉语魅力所深深吸引,由此所衍生出来大量的汉语国际教育活动。汉语国际教育不仅仅肩负着教育的职能,同样还肩负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职能,是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际影响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武志怡.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1):35.

[2] 詹海玉.跨文化传播中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J].学理论,2019(10):141-14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