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深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的思考

时间:2024-05-18

张华艳

摘  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与知识服务优势,延伸和深化图书馆学科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助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图书馆应该从科学分析资源绩效、确保资源保障力度,设计需求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文社会学科服务团队3个方面深化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双一流”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8(b)-0167-04

The Thoughts on Deepening the Discipline Servic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ZHANG Huayan

(Library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Province, 273165 China)

Abstract: It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in the context of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This task help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library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services, extend and deepen library subject services, which can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promotes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 this end, the library should deepen the library'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 service from three aspects: scientifically analyzing resource performance to ensure resource security, designing a demand-oriented comprehensiv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ervice system, and building a high-qual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ervice team. In this way, the core subject position of the library in the construction servic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could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 Double first-rat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ubject services; University libraries

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2015年国家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此方案旨在通过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方案还明确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建设来推动一流大学建设。2017年教育部又特别强调要以学科为基础,强化一流高校建设绩效考核。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都将学科建设列入了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制订了相应的“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关注学科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态势,重视学科的绩效考核,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提升图书馆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外高校普遍以ESI数据平台作为评价高校学科发展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之一,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基于ESI平台的学科评价、学科数据分析等深层次学科服务,通过分析学科研究绩效、跟踪学科发展趋势、运用大量可量化的数据进行学科各指标对比分析,从而实现对学科建设绩效的动态监测,为学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然而,这种数据分析服务中所依托的数据平台有着自己的学科分类体系,从国内高校各学科设置及学科特点看,这种数据分析服务对于自然学科具有普适性。但是,人文学科的特点不仅是多元而复杂的,更是不断变化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本不存在如同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统一研究范式,因此不能单纯地用量化评价来衡量具有“批判”意味的人文学科价值[1]。这种以数据为基础,对数据量化的统计预测分析,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揭示是有其局限性的。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共性规律,但更多地体现出民族性和地域性,与自然科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图书馆要想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进行深层次服务,必须另辟蹊径,寻求建立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相一致的特色服务方式。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深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的内容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明确与正视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选取了山东省学科发展综合实力比较靠前的部分高校进行调研,旨在探究目前省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践与研究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省内高校多数都开展了学科服务,设立了学科馆员,主要服务内容在于制订学科资源建设计划、了解学科信息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学科信息导航、馆际互借、专利分析等。少部分高校图书馆,提供了面向学科的增值服务,如学科发展动态分析、学科竞争力分析、国内外竞争情报分析、学术热点追踪等科研分析报告服务。但纵观全局,大多数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还滞留在传统的参考咨询或信息服务内容上,诸如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资源导航、馆藏资源建设和指引以及联系对口院系等。学科特性不明显,服务层次过浅,缺乏学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即使部分院校提供了深层次的学科数据分析服务,但这种服务多偏重于对理工学科。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服务力量还较弱,服务基础还不扎实,服务实践还显单薄,难以满足学科发展的多元信息需求。服务研究多为观点性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较少,研究较为零散、还未见针对某个学科的完整的学科服务实践报道。随着双一流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人文科学学科服务如何配套跟进并全面提升,成为一个新课题,亟待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

1.2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服务的重点和方向

***总书记曾对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精准的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因此,图书馆在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服务过程中,首要任务应该做好定位,在服务于自然科學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力度上应该均衡发力,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在服务质量上应该保障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发展齐头并进、“比翼双飞”。另外,目前各学校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双一流背景下,图书馆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服务重点不应该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服务内容,应根据学校建设一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目标,尽快调整服务方向,不断深化和拓展服务内容,将重点放在所提供的的服务是否能满足“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需求上。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资源保障、需要有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需要追踪学科动态,了解学科前沿与热点,需要依托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更需要有浓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环境等。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知识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有力支撑,其资源和服务更是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坚实基石。图书馆应该因时而动、顺势而为,适应时代发展,紧跟双一流建设政策中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政策导向,从需求入手,努力调整服务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方向和重点,发挥好保障和支撑作用。

2  探索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模式

2.1 科学分析资源绩效,确保资源保障力度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科研基础设施的发达与否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3]。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观性、相对性、积累性、连续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其科研基础设施的内涵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例如,对实验室基本没有需求、在硬件设施上的要求上也略低,但在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条件上却要求很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被称为“文献倚赖型学科”[4]。为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体系满足于一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需求。图书馆应该提升自身的资源保障能力,制订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资源建设规划方案。一方面应该提升自身资源建设的效能,可以从经费、结构、规模等视角做出对馆藏现有资源的科学评价分析,了解学科发展的资源满足率、资源保障率,以及资源使用效益;也可以基于发文、引用、施引、下载量,以及借阅量、文献传递等用户行为进行学科建设的资源需求分析,从而优化学科资源采购方案,提高资源建设的权威性、学术性、完备性、针对性,尽可能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丰富的、高品质的文献信息资源,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确保馆藏资源达到较高的用户需求匹配度。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和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人文社科资源的建设必须依靠联盟协作构建区域范围内的人文社科资源保障体系,也可以合作采购电子资源,提高有限的资源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可以共建共享一些地方特色资源,可以进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提升人文社科资源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2.2 设计需求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全方位服务体系

满足读者需求、满足学科建设需求是学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应跳出固有思维,创新基于需求的双一流建设服务模式,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学院、教师等用户群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建设任务分别设计人文社会学科学科服务需求调查问卷,通过分类、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用户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的需求,掌握一流学科建设不同层面任务的不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任务需求设计不同的服务模式。如针对科研用户及任务,我们在做好常规的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等服务外,更应该加大力度嵌入学科数据的管理和学科研究的过程,利用Libguides等工具,将各学科文献资源和服务整合;并利用学科馆员的人文学科背景知识和图书馆专业知识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和文献加工服务,做到服务与科研的无缝连接。为科研提供全流程信息支持,比如,利用科技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学科的科研成果进行作者合著情况分析、机构-地区网络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捕捉学科科研动态和研究热点。对学科建设绩效进行动态监测,为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针对领导及决策层面的需求,图书馆跟踪、归纳、梳理和研究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双一流的相关政策,调研和分析一流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科特征和建设经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针对文化传承与创新,应该打造自身特有的文化品牌,拓展文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针对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文献保障和网络空间服务,并通过素养提升计划来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协作能力。

2.3 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文社会学科服务团队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培养一流人才,高校图书馆服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在于馆员专业素质的提升,这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图书馆服务于“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双一流建设的重大任务对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馆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其要求学科馆员要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挖掘用户需求,并精准定位用户,汇集各方智慧和资源融入用户的教学科研全过程,为用户提供相关检索工具培训、文献信息咨询、学科情报研究、资源配置分析、个性化知识环境构建等嵌入式服务。做到“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嵌入式学科服务,这不是一项简单的服务,而是嵌入用户环境的一整套服务,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和智慧,统一规划、分工合作。在这一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在院系的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提供学科信息、开发学科馆藏的范围,而是拓展到课程设置、教学资料的选择、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图书馆员作为科研团队的一部分将司空见惯,如撰写项目申请书、担任机构评审组成员、担任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专家、参与到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中等。这样才能使这一服务真正体现价值,发挥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组织各部门人才形成嵌入式学科馆员精英团队,在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特别是具有博士学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上应加大力度。同时也要根据现有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优势,将学科馆员分为不同类型,如技术服务型、教学服务型、科研服务型等梯队性学科服务团队[5]。更要积极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服务团队培育新模式与完善的服务监督考评机制。定期开展馆际业务交流与专家讲座,通过实地调研、情景再现促进业务深层互通,推动智能信息技术与先进学科服务理念深度交融,實现团队凝聚力与整体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6]。

人文社会科学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是建设 “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学科建设,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必须要在环顾世界一流标准体系的同时,探索和逐渐确定中国学科自己的标准。在人文社科资源和服务中,高校图书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科学研究的服务者和知识数据的管理者,应开展更具契合度、更具深度、有益于文化传承和知识保存的社科服务,以加快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进展,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安淇.大数据时代科学评价面临的变革与坚守——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例[J].情报杂志, 2018,37(9):71-77.

[2] ***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EB/OL].[2016-05-17].https://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7/c_1118882832.htm.

[3] 杜雨桐.“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苏15所高校为例[J].当代图书馆, 2020(1):49-53.

[4] 杨思洛.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问题与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3):20-25.

[5] 范翠玲,郑云武,张楠.“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普通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情报探索,2019(11):90-95.

[6] 任萍萍.“双一流”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9(12):93-9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