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王甜甜
摘 要: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通过引入民间童谣,可以激发幼儿活动参与兴趣,有助于快乐教育的实施。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关注于幼儿的身心特点,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控制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从快乐教育出发,研究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实践运用。首先对民间童谣与幼儿语言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引进民间童谣的作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实践策略,以期充分发挥民间童谣的应用优势,促进幼儿园语言活动效果的改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运用民间童谣,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获得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同时构建一个更有趣味性的活动过程,让幼儿保持童心、快乐成长,从而实现快乐教育目标。
关键词:民间童谣 幼儿园 语言活动
从目前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由于教育材料有限,教学内容存在单一、重复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民间童谣作为补充幼儿园语言活动材料,构建幼儿喜欢的活动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开展效果。幼儿园教师在民间童谣的运用过程中,应对民间童谣进行合理选择,并把握好活动设计和引导方式。
1 民间童谣与幼儿语言活动的关系
1.1 培养语言发音能力
从幼儿的牙牙学语到学习发音,民间童谣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其语言发音能力进行培养。究其原因,民间童谣具有音韵的特点,能够成为幼儿学习的启蒙教材。例如,在民间童谣《太阳公公永不老》中,所运用的词语十分押韵,其中早、跑、老以ao为韵脚。如果幼儿可以反复地练习童谣,可以加深其对于韵脚的认识,并且在具有节奏感的语言中,便于幼儿将其作为基础,而记住其他文字。除此之外,童谣还具有较强的表演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方式掌握童谣的内容,同时提高语言能力[1]。
1.2 有助幼儿词汇积累
在民间童谣中所包含的词汇十分丰富,并且通常会以短句的形式呈现出来。结合民间童谣的内容可以发现,所有的内容都具有较强的画面感,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在童谣《长城长》中,均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同时内容中还包含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例如,长城、万山、巨龙、大海、龙头、白云、龙尾属于名词,而巍巍、长则属于形容词,藏、伸、卧为动词。不仅如此,在该童谣中以long为韵脚,能够在阅读与练习的过程中朗朗上口,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词汇[2]。
1.3 帮助幼儿思维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使其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也可以使其了解他人的表达内容,但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而在教育活动中将民间童谣融入其中,可以推动幼儿的思维发展。具体而言,在民间童谣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常见,如果通过日常的反复吟唱,能够加深幼儿对身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例如,在童谣《秋风是个大画家》中,通过童谣的内容可以将秋天的景象描绘出来,并且实现对不同事物的具体描写,使其形态更加具体。在童谣中通过白、红、绿、黄等不同的颜色,能够将丰收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不仅语言生动、色彩明快,还十分符合幼儿的想象与认知。因此将其应用在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能够深化幼儿教育的意义,推动幼儿思维能力的进步[3]。
2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实践运用
2.1 重视语言能力
在幼兒园的课程教学中,虽然没有设计与之相关的课程教育体系,但是幼儿教师必须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基础,结合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实现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充分培养。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将民间童谣作为切入点,加大对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视力度。例如,在物质方面可以通过服装表演、舞台设备、物资保障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在管理方面,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民间童谣的相关内容,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与锻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对民间童谣的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民间资源推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转变自身的思想意识,认识到贴近童心、快乐教育的重要性,为深化语言活动的意义奠定基础。
2.2 强化思想意识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并不一定必须掌握所有的民间童谣,但是需要认识到开发与利用民间童谣的重要性,以贴近童心快乐,教育为前提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此幼儿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的思想意识,积极对民间童谣进行开发,并设置相应的课程,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教育使其树立开发民间童谣的意识,并鼓励设置相应的课程,对民间童谣的内容进行选择解析,从而逐渐形成更具系统性的语言活动体系。将其作为基础,教师可以将民间童谣合理地运用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实现对活动内容的合理设计,并将积极、有价值的民间思想传输给幼儿,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2.3 丰富活动形式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如果可以实现对民间童谣的合理利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单一的活动形式,很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必须通过恰当的方式丰富活动形式,为小学生构建良好的活动氛围。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对话、表演等方式吸引幼儿,使其可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实现语言训练的目的。因此可以每周或者每月组织幼儿参与到童谣表演中,并评选出童谣之星,便于全面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幼儿教师需要确保民间童谣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故事、人物、景物、植物、动物等,避免因为单一而打消幼儿的积极性,践行贴近童心,快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2.4 发掘童谣资源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民间童谣的作用,幼儿教师需要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掘童谣资源,为幼儿构建良好的学唱氛围。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践行贴近童心快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深化民间童谣的意义,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哲理,理解身边趣事。同时,还能够将其作为契机,帮助幼儿认识社会,拓展其视野。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思想,使其能够认识到民间童谣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长此以往,可以最大程度上展现民间童谣的重要价值,带领幼儿教育向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2.5 多方共同合作
实际上,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幼儿园与幼儿教师做出努力,还需要家长配合完成教学。以贴近童心,快乐教育为前提,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民间童谣的充分利用,而家长与社会也同样是社会童谣的收集者。所以需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为幼儿营造一个家园协调统一的环境氛围。例如,家长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通过民间童谣与幼儿之间进行沟通,并且分享一些具有特色的方言童谣,使其能够在幼儿园进行分享与表演。这一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其认识到民间童谣的特色,便于弥补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对多方面资源的合理利用。长此以往,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深化民间童谣运用的意义,并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为强化语言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民间童谣运用到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实践价值,可以对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效果做出明显改观,促进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同时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引入民间童谣,也有利于文化传承,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方燕勤.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引入民间童谣[J].文教资料,2019(3):57-58.
[2] 何珍.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3] 吴冬妹.民间童谣应用于幼儿园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31-3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