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需求分析

时间:2024-05-18

杨丽 高俊宇 张静

摘  要:京津冀一体化视域下,高等院校如何强化双创教育,培养双创人才是当今高校教改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该文结合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高校双创教育现状,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高校双创教育迎来的机遇,探索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高校双创教育的现实需求,以供参考。唯有学生们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加强,才可通过创业推动就业,从本质上解决毕业生就业窘境,从而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伴随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所衍生的新型教学观念,是国际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主流观念之一。为了顺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双创教育已经成为促进祖国经济实力增长的新引擎。同时,在当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其更是促进京津冀发展的驱动力。然而,对身为肩负培育双创人才责任的高等院校而言,强化双创教育创新是大势所趋。

1  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高校双创教育现状

1.1 教育衔接不足,双创教育脱离专业教学

伴随国家创新创业时代来临,各所高校虽相继增设双创教育有关课程,但这些课程和专业教学存在脱节,学校忽略双创课程结合专业教学重要性的现象。专业教学当中,依据学生岗位工作对口进行分专业教学,呈现出“细窄专”的特性,而双创教育则注重整体性的掌握,将专业知识实践到繁杂的现实环境当中。专业教学作为双创教育开展的理论基础,双创教育则是专业培育的升华和拓展。因而,高校应切实明确专业教学和双创教育间的联系,将双创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工作全过程,推动专业教学及双创教育协同发展。

1.2 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方式相对单一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高效率的管理工作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基于实际状况而言,为有效适应创新创业发展潮流,多所高校均创办执行双创教育工作的专业组织,在活动实施、制度建设与人员配备等层面强化管理和指导,为双创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但仅凭借单一管理方式难以加强管理力度,缺失有效且合理的监督,高校管理效率也会随之大幅度降低。在双创实践平台创建中,部分双创孵化园虽已建成,但是创业活动形式化较强,并未将创业成果进行转化与使用。这些问题的产生均与高校管理力度不足有关。

1.3 教学观念陈旧,双创教育意识尚未成熟

目前,多数高校在双创教育定位与认知依然存在偏差,教学观念停滞在培育学生获取利润与财富层次,渴望将其培育成优秀企业家,仅重视创业技能与知识的教授,却忽略对于学生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与意识的培育。然而,由于双创教育意识尚未成熟,部分高校增設双创教育相应课程严重不足,而对于已开设的双创课程,也面临考查与授课缺乏严谨性的情况,学生对于双创课程缺乏兴趣与激情,对技能与知识学习过于应付,导致指导教师难以真正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与创新精神。

2  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高校双创教育迎来的机遇

2.1 学生实践平台趋向多样化

协同创新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现实选择与根本出路,在祖国政策促进下,北京市诸多具备影响力的双创企业和培育这类企业的产业园在河北省与天津市等地区落户,优化以往双创教育工作缺乏实践平台以及创业项目不足的困境,为我国高校培育双创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同时,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也即将落户我国秦皇岛地区,协同创建众创空间,实施校内孵化与秦皇岛孵化的孵化模式,创建多元化大学生双创平台,提升创新创业与孵化成功率。

2.2 产学研一体化持续扩大

产学研一体化作为双创孵化的关键平台,是促进双创承购转化的核心路径。在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校际协作日渐密切,校所合作与校企合作办学也体现出更好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科研组织与企业的创业平台将会被高校应用,大学生群体也拥有更多机会真正参加科研组织与企业项目研究、科技创新以及产品研发工作中。产学研一体化趋势持续扩大,发展进程持续加快,双创实践平台的功能也逐渐彰显。

3  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高校双创教育的现实需求

3.1 推动双创教育和专业教学有效结合

专业教学作为双创教育开展的基础,片面强调双创教育,忽视专业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的教育成效。高校应构建双创教育和专业教学充分结合与高效渗透的育人模式,激励学生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进而持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高校应将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理论教授充分融合双创教育,建设完善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学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培育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自身专业创造与创新意识,带动学生独立学习、协作交流与创新学习的兴趣。

3.2 清晰定位双创教育,创新双创教育理念

双创教育目标在于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创新思想以及双创能力,调动学生群体创新与创业的个性品质。因而,高校应充分注重全员化的双创意识教育以及双创常识普及和宣传。培育具备双创能力及精神的人才,可切实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学生就业压力。双创教育应整合至整个教育体系中,并且还应清晰定位双创教育,即更高层次的高校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拥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为日后实际展开创新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3.3 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双创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展开

过程管理方式被运用到高等院校教育及管理工作中,也逐渐发挥其作用和功能。过程管理核心即将监督管理融通至双创教育全过程,确保双创实践平台的顺利运营。一方面,在过程管理策划时期加强监管。高等院校在双创教育开展前期应进行调研,反复论证双创教育在本校实施的可操作性、必要性以及科学性,在双创教育开始前便明确其作用。另一方面,在过程管理践行时期实时跟踪。高校应定期组织双创教育进度与效果汇报会,使双创教育教师深入了解自身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经过集体探讨找寻解决对策,保证双创教育的高质量。除此之外,在过程监测时期加强监管。学校在双创教育实施中应展开阶段性的教育成效检查,对双创教育实施全面性与系统性的考评,对于重复课程以及实用价值偏低的课程进行删减,保证双创教育有序化和规范化。最后,在过程优化时期加强监管力度。双创教育存在的弊端均与脱离大学生群体实际正相关。因此,在双创教育实施中,高校应汲取学者和专家,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建议及反馈,从中发现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及时改进,使双创教育可在育人方面发挥最大功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契合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创新以往育人模式与教学理念,推动双创教育和专业教学有效结合,清晰定位双创教育,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双创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展开,重点培育学生群体双创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促使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进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完全就业。

参考文献

[1] 刘娟娟,霍东军.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山西农经,2018(9):114.

[2] 岳华,赵鹏,许娜.基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17-18.

[3] 赵宝新,史建伟,任路伟.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7(3):151-15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