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朱红庄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除了提升理论知识的授课力度外,还应有效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授课教师应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以提升操作兴趣为原则,设计出一些充满兴趣的实践环节,也可以利用生活实际来设计实践环节、创设课堂模拟实践环境,优化实践环节教学设计,通过实践环节来巩固课程学习效果、锻炼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践环节 小学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a)-0149-02
我国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授课教师除了引导小学生认识基本的数字图形模型,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培养只会考试得高分的乖孩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除了提升理论知识的授课力度外,还应有效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优化实践环节教学设计,通过实践环节来巩固课程学习效果、锻炼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1 实践环节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帮助
1.1 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从生理成长阶段来看,小学生群体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活泼好动、记忆力超强、接受能力与模仿能力也处于最佳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黄金时期,但是,他们的身心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于活泼、过于热情,喜欢热闹、喜欢活动,更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与新鲜事物,对于教师而言,就应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来实施授课。假如老师单纯依赖讲授,这群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在一节课或者是一个半天的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他们会走私、会分神、会发呆,自然就会影响听课效果。有时教师批评这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个孩子不认真听讲,其实这是他们身心规律的内在决定的,教师应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实践环节教学就可以有效减轻理论讲授的单调性,鼓励小学生动手参与、亲手操作,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注意力,用实践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有人批评说,现在的小学生就知道学习书本、获取较高的学习分数,动手能力太弱,很多小学生都缺乏基本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与他们所处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小学生在家里,一些家长过于溺爱,不会让他们进行基本的生活锻炼;有的家长有意识地想指导孩子进行相应的锻炼,但是没有学习过教育与心理学,缺乏专业的指导,盲目地让孩子进行练习有时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小学生在学校里如果单纯地接受理论学习,也不利于他们提升动手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授课教师制定科学、系统的实践环节,就有助于他们进行动手训练。比如,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拿些少量的零钱,尝试自己买想要的文具,在买卖交易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减训练,还可以切身体会到单位运算关系与进位制,一元等于多少角等于多少分,从小到大,再类推到百元千元万元甚至亿元的运算关系,这个知识点他们就会顺利攻克。
1.3 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前文所述,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他们基本的运算技巧外,更重要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启他们的心智,因为数学学科的学习绝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如何能考取高分,而是培养他们的培养分析能力、探索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比如,在学习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单纯教小学生计算公式,他们就会觉得很模糊,只能进行死记硬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好实践环节,为学生准备大量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一块正方形的边长为1cm,假如用边长乘以边长,结果是1cm2;让小学生用4快正方形组成另外一个正方形,这时边长为2cm,边长乘以边长为4cm2;用9块正方形组成再大一些的正方形,这时边长为3cm,边长乘以边长为9cm2。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他们经过思考后就会发现,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成长,即边长的平方,这样他们就会记忆深刻,牢记这个知识点。
2 小学数学实践环节的设计原则
2.1 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一定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但也不能过于复杂,以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为目的。教师可以组织简单的拼图活动,让小学生群体仔细观察各种图形的形状,以及各种图形之间所蕴含的关系,顺利锻炼他们的基础思维能力,比如,两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但是,要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几个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呢,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他们一旦明白了这个关系,以后做图形关系之类的题型就不会感到为难。
2.2 以提升操作兴趣为原则
根据教育心理的原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小学生而言,只有激发兴趣,才能提升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最终提升学习效果。小学数学实践环节的设计,教师可以把一些游戏元素融入到实践环节中,或者是模拟真实的实践环境,让他们得到真实的锻炼。比如,教师可以带着孩子走进银行,请银行人员讲解利率、利息、存款、贷款等基本金融概念,引导小学生对小数点、百分数有所了解,或者是模拟存款、贷款,自己再计算利息,这比单纯的教师讲授更有意义。
3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策略
3.1 设计出一些充满兴趣的实践环节
小学数学教学中,授课教师如果让孩子的数学思维得到长时间足够的发展,就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这门课。小学生正处于对周围很多的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年龄,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可以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设计出一些娱乐性的实践环节,带领孩子熟悉数学的基本模式以及框架,引导孩子进行主动地探索,引起小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一个正在发展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状态,需要外界给予一定的引导与帮助。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自主融入到小学课堂的学习氛围上。
3.2 利用生活实际来设计实践环节
理论往往来自于实际,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利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教学知识,设计实践环节,开展实践教学,让小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数学的氛围,积极融入数学的学习内涵当中,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更加了解到数学的本质现象。教师还可以制作计算各种加减的小卡片,通过这种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小学生的兴 趣,并积极融入进去。让复杂的问题通过一定的形式更加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联系生活时的实践环节,在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在教学中全面有效的教学目的。
3.3 在课堂上模拟实践空间
教师可以适当地把教学内容和一些角色表演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创建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思考,不仅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更能贴近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如可以在课堂上创建小商贩与顾客之间买卖的情景,让小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锻炼学生的加减乘除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的认知程度从感知逐渐转化到對数学理论的认识过程。
参考文献
[1] 赵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92.
[2] 王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中国人,2015(5):267.
[3] 滕生强.小学计算机课“愉快教育”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2017(5):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