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刘昊
摘 要: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面对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严重。在如此背景之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激烈,薪资待遇较高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而对于毕业较为基层的岗位,其薪资水平较低导致很难招聘到应届毕业生。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提高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对基层就业的认识。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 基层就业 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230-02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其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国力的日趋强盛,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各高校教育水平随之提升。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我国国民教育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使我国社会发展程度不断加快。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基数如此庞大,加之每年毕业季中的专科应届毕业生、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二次择业的相近层次人数众多,从2013年的960万应届毕业生起,每年社会就业压力巨大。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应届毕业生必须拓展视野,开阔更多的就业渠道。从高校层面,应该多引导高校应届毕业生至相应适合的基层完成就业工作。
1 基层就业概述
1.1 基层的含义
所为基层的概念是指一个范围比较宽的范围,其代表各行各业的基层岗位,也就是最基础的岗位。有些人对“基层”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基层就是到农村、城乡结合部、偏远山区、边境地区等,实则不然,虽然以上地区岗位也存在基层岗位,但是在实际社会工作中,几乎都包含有基层岗位。例如企业中的生产活动基层工作、政府工作中的一个办事服务窗口也是基层工作、事业单位或社区工作者中的办事窗口也是基层工作等。所谓基层的含义可以说是某一岗位、某一项工作中最基础、最底层的起步类岗位,这些都是积累工作经验和职业经验必须经历的岗位。
1.2 基层就业的意义
有利于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担,根据国家规划,2035年和2050年的阶段性建设要求,这一代大学生等到这两个时间点时,年龄范围在30~50岁之间,正是为国家建设事业贡献的最佳年龄段,也是从经验上、年龄上和干劲上都是最佳的年龄范围。在应届毕业走向社会的初期阶段,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通过基层工作对经验的积累,是为两个阶段实现阶段性目标打下基础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建设。大学生的培养是国家倾尽全力和优厚的教育资源,其目的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而检验高等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这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的稳定。基层就业是弥补社会岗位空缺的最佳手段,同时基层就业岗位也是解决目前就业困难问题的突破口。只有落实好基层就业的工作,才能有效化解日益突出的社会就业矛盾,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建设。
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扭转农村贫困局面,为我国全面脱贫提供有效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逐年提升,但是缺乏大量的技术人才去维护与再建设。我国部分农村的基层干部文化水平和素质普遍偏低这个事实不容回避,导致乡村建设程度缓慢、管理水平不足。目前我国有良好的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一项就是大学生走进农村,以技术建设和当村官的形式,提升农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农村中的基层岗位鼓励大学生还乡支援教育、参与农村管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与生活水平,这也是贯彻我国科教兴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与方针。
有利于实现我国城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水平发展并不平衡,主要因素是人才的缺失。而正因为发展不平衡,导致了社平工资和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很多人才因此流失。我国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竞争非常激烈,导致很多应届毕业生纷纷流向大中型城市。加快中小城市的基层岗位就业待遇,提供较为优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有利于提升城市综合经济水平,也能缩小我国城乡区域经济与大中型城市经济水平的差距。
2 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举措
2.1 来自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
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前提就是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根据实际需求增加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基层岗位,同时开发各类企业基层工作岗位,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保障,甚至给予一定经济支持。这样有利于优势人才的保留,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基础。
2.2 增加基层岗位专项招聘会
目前市场上的人才招聘会很多,对于应届毕业的高校生而言,虽然选择余地很多,例如企业专项招聘会、校园双选会、社会人才市場招聘会,但是很多岗位不切实际,很多企业只竞争优势岗位的优势人才,往往忽略基层岗位的人员招聘。因此,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应该联合开展基层岗位专项招聘会,严格限定求职者的资格,将社会人员等不符合条件的非高校毕业生排除在外,避免其混入会场抢夺岗位资源;其次,要专门设立带有“基层岗位”招聘标签的招聘岗位,吸引高校生进入基层岗位。
2.3 高校加强对应届毕业生的正确引导
高校培养的人才水平不同,很多高校刻意引导高校应届毕业生前去高端岗位应聘,反而忽略了岗位是否适合学生。不可回避地说,很多高校以优质就业岗位、虚假就业率来进行招生宣传,常常以进入某某知名企业的毕业生数量为所谓的招牌,而轻视基层岗位、农村支援岗位等支持国家基础建设的岗位,导致很多毕业生缺失正确的就业观念,认为进入某某大型企业就是成功就业,反之为失败就业。因此,高校应该通过以下手段,完善正确的基层就业引导思路。
(1)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虽然每一所高校都在开展,但是真正认真去做的高校为数不多。很多高校习惯性地在最后一个学年或最后一个学期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在前三年或前四年的学习中没有对就业的正确认识。其实各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从第一学年就开展职业教育,通过逐渐教育使就业教育内容不断升级,自始至终贯彻正确的就业理念。
(2)宣传基层就业榜样。基层就业不代表没有未来和出路,学校在基层就业引导过程中,要进行典型就业案例和优秀基层就业者的宣传与分析,提高未毕业和即将毕业的学生正确认识基层就业岗位的优势,从而使学生自心底不排斥基层就业。
(3)建立基层就业回访与跟踪制度。很多高校均有毕业生就业回访制度,但是极少数学校的就业跟踪回访体系比较健全。有些学校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忽略了对就业质量的跟踪与分析。在建立就业回访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基层就业的回访跟踪制度,有利于今后高校的基层就业岗位的学生就业引导。
3 结语
基层岗位是尤为重要的,也是常被高校、高校毕业生以及高校毕业生家长常忽略的。政府、高校要加强对基层就业岗位的宣传力度,使毕业生对基层岗位有正确的认识。我国社会基层岗位从业者的学历与素质高低,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寇莉,林燚,刘春玉.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8(16):5.
[2] 牛春明,孔微巍.新常态经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7(2):87-92.
[3] 袁佺.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现状分析及培育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8(23):18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