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中学物理课堂的实际案例中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时间:2024-05-18

李继勋

摘 要: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探究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的结合演示实验和教师的引导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最基本的课本知识,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本论文通过探究“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课堂中的新教学模式、探究“光的折射”教学中的新教学模式以及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的新教学模式等实际的物理课堂中探究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物理 教学案例 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145-02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受传统教学思想、实验设备和教师资源等的影响,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所学习的知识面受限,许多中学仍处在应试教育阶段,只关心学生的中、高考成绩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推广和实施的今天,我们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最基本课本知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对于今后的工作、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简单的演示实验和教师巧妙的引导等手段来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论文中,通过探究“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课堂中的新教学模式、探究“光的折射”教学中的新教学模式以及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的新教学模式等实际的物理课堂中探究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1 案例分析

1.1 探究“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课堂中的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物理课堂中,老师只注重讲解镜面反射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所满足的反射定律,甚至不涉及漫反射的概念,但在新课标中,我们不但要注重重点知识点的讲解,还要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光的反射教学中,我们在讲解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结合老师讲解和实验演等手段进行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对比讲解,下面是我们探究“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课堂中的新教学模式基本教学思路:

首先老师演示:让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在墙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用白纸替换平面镜,则不会产生光斑。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老师讲解:根据反射面的不同性质,光的反射分为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结合实验演示,总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镜面反射的特点:反射面平整光滑;当光平行入射时,会被平行反射。漫反射的特点:反射面粗糙,凸凹不平;当光平行入射时,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总结:镜面反射,反射光比较集中,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漫反射反射光射向了各个方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能看清.我们能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1.2 探究“光的折射”教学中的新教学模式

在探究“光的折射”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和课堂小实验,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光的折射定律,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讲解光的折射的应用。

首先老师引导学生在上新课之前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将准备好的碗放在桌面上,看着碗底,将水倒入碗中,碗的深度有什么变化?再将桌上的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碗中,注意从侧面观察筷子在水面处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动手实验)回答: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变浅了,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变弯了。

老师解释这种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然后引导学生把刚才的折射现象画在黑板上。用一条直线表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面是空气,下面是水。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入射光线、法线和入射角。学生回忆后:老师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学生观察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的入射角的大小,再观察折射角的变化和变化后的大小;垂直入射时,观察光线方向是否改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总结光的折射定律。

最后教师讲解光的折射的应用: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就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气的过程中发生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方望去,就觉得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的一样。这就是美丽的海市蜃楼现象。

1.3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的新教学模式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主要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条件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实验一:朗读时触摸喉头——感觉喉头的振动。学生实验二:拨动塑料直尺伸出桌边沿的部分使之振动发声——观察直尺发声时的振动现象。教师演示启发学生总结归纳“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然后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是什么?用生活实例或分组实验验证猜想,结合教师的演示实验,概括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这些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这是由于真空中没有物质粒子,因而振动无法在真空中产生声波。最后教师介绍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 结语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探究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教育的重中之重。本论文通过探究“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课堂中的新教学模式、探究“光的折射”教学中的新教学模式以及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的新教学模式等实际的物理课堂中探究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巧妙的通过结合演示实验和教师的引导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生不但掌握了最基本的课本知识,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陈泽宇,陈春兰,许立志.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97.

[2] 万芳丽.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 李兰,刘健智.教学研究是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以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7(2):21-24.

[4] 周虹.浅谈初中物理中如何实现高效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探讨[J].科技资讯,2016(25):92-93.

[5] 房彬.探析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16年(22):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