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理学视域下的快乐学习及其实现

时间:2024-05-18

齐鑫超

摘 要:在心理学视域下,人们学习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情感的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不同的情感经历,这些经历会对整个学习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快乐、痛苦等。快乐的学习体验无疑会对学习过程造成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快乐学习体验为主要目的,结合心理学视域的相关内容,对快乐学习体验的实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人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学视域 快乐学习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216-02

快乐学习的过程是将学习知识、内在需求、生活经历统一的过程,只有促使学生了解所学习知识的趣味性,才可以促使其获取主动学习、深入探索的动力,因此快乐学习不止是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体验,而且包括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并将探索过程中所获取的快乐作为自身学习、生活幸福感提升的动力。不同的情感经历对学习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痛苦的学习体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采用适当措施促使快乐学习实现就变得非常重要。

1 学习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获得幸福”著名教育家乌什斯基曾这样说过,而在长期应试教育学习的影响下,无论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都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值,再加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情感诱惑逐渐增加,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的快乐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导致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而就业困境也导致人们长期的心理压抑,对自我价值的过分贬低也导致其对社会、自我失去信心。而自我认识的失误也导致人们不能正确了解知识学习的目的,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建立正确的目标,从而丧失快乐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2 快乐学习的实现方式

2.1 合理的教育引导

只有将知识的学习作为快乐情绪实现的途径,才可以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并在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对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学人员应主要采用更加合理的措施引导学习者提高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幸福值,为快乐学习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中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学习理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心理学从学习迁移、学习本质、学习动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提升[1],其可以为学生对学习的进一步理解提供借鉴,因此在快乐学习教育引导过程中教育者应注意引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促使自身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联结派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在外部因素作用下,学习者自身的情感反应,而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行为也对学习结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优良的学习成果可以促使学习者的成就感不断提升,因此优良的学习成果会被学习者进行保存,而对于失败的学习成果则会被学习者所摒弃。因此在教育引导过程中教育者应注意不同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果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激励的学习措施,鼓励学习者进行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提供学习者感兴趣的活动提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并注意降低批评、惩罚等降低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措施,而以鼓励为主的教育引导模式也可以促使教育引导氛围更加和谐,从而提高整个教育过程的效率。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接收知识过程中的幸福值,可以借鉴认知派学习理论对学习者接收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加大关注力度,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学习过程中幸福值的提升非常重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促使学习者对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共通性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这与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主进行辅导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首先教育者需要与学习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不同学习人们的知识学习特点,然后根据这一阶层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共性进行教育方案的策划,最后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采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领会,促使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幸福值同步上升。

2.2 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动力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周边的教育氛围对学习者的内在感官有一定的影响,学习环境会影响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行为的主观判断,从而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增加了学习者知识应用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觉得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幸福感的丧失,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注意以学生为教学重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观、生活价值观,促使其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各种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育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进行课程架构的设置,如根据社会发展及企业需求设置一些实用价值较高的课程类型,以便学生自由选择,从而提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自主性;其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可以座谈会的方式组织学习者进行讨论,结合教育内容,确定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最后,可进一步完善教育反馈机制,如在教育过程中以实验课程为主降低理论测试在教育效果测试中的比重,同时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知识思考的督查,逐步提高知识实践在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更加动态灵活的教育检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对学习者进行归因训练[2],如努力归因、成功归因等,同时教师以更加平等、尊重的態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学生保持更加和谐、良好的关系,逐步提高对学习者生活、学习过程中的重视,及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或者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提高学习者在学习不同知识的适应能力,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积极的学习提供动力,促使学习者的学习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2.3 优化教育方式

知识接收过程中的幸福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快乐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当代社会对物质的盲目追随导致精神世界的幸福值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幸福观,如对于物质幸福应保持适量的兴趣,人类生活的幸福值应是在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良好结合。精神幸福主要是在健康体质的基础上,更加积极愉悦的生活态度及精神活动。同时教育者也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性的生活观念,以物质幸福为节点增加其对精神幸福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风格对学习程度的差异有极大的影响,其是一种更加稳定、个性的信息处理措施。根据感知学生风格进行分析,学习者的区别导致其感知渠道也有相应的变化,如对学习资料的获取、学习渠道等,根据学习者的感知通道的区别主要可分为视觉型、活动型、听觉型等几种。而通过对学习者不同感知通道的了解分析,可逐步优化调整相应的教育方法,如对于听觉型学生,其在知识感知接收时倾向于语言、音乐等听力资料的获取,因此针对这种学生,教育者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更加形象生动的声音,并鼓励其在不了解相关知识时采用阅读的方法加深理解,提高听觉型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視觉型学生对图片、外貌、景色等学习资料较感兴趣,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可将适当增加板书、批注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同时鼓励其在进行新知识学习时采用图表、提纲等工具,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系统的知识架构为视觉型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渠道;而对于活动型学生,其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较倾向于更加具体的动手操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针对这类学生可增加实践教学的应用,如利用抄写、划线进行辅助教学等。现阶段,教育学习不止是对相应知识进行单纯的接收领会,而是在通过其在教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探索追逐了解多元化的幸福观,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添加适当休闲娱乐的元素,主题会议、出版报、演讲比赛等[3],为学习者幸福值的提升提供更加多样、丰富的渠道。知识的学习目的也非常重要,为了学习、测试而学习并不是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将其与自身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进行良好的实际应用。

3 快乐学习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在快乐学习实现过程中,教育人员应注意以下要点:首先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快乐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学生快乐学习的过程,而对相应知识直观的兴趣也为快乐学习提供了动机,心理学认为,在教育学习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的兴趣,其主要分为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对学习产生的特殊兴趣、将知识与理想进行有效的联系等。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及对知识的兴趣是其快乐学习的基础,而学生对知识的长久兴趣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采用适当措施逐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的生理结构的变化对快乐学习有极大的影响,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可为知识学习的幸福值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人类大脑内部结构控制着产生兴趣、愉快等积极情绪的趋近系统及产生厌恶、恐惧等消极情绪的退缩系统,而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人们大脑内部产生的某种物质也可以推动快乐学习的进行,因此快乐学习不仅是人体的内在需求的直接反应,而且是大脑幸福感产生的源泉。

4 结语

快乐学习,顾名思义是与痛苦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理念。快乐学习将人们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作为学习重点,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愉悦的体验、感悟所学习的知识,从而为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因此在快乐学习实现过程中,教育者应结合相关心理学知识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为学习者快乐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佳,雷湘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犯罪心理学”教学策略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2):175-177.

[2] 姜子云.心理学视域下的快乐学习及其实现[J].江苏教育,2017(67):15-18.

[3] 谢金.教育对策研究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89-9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