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运动员迁移机制初探

时间:2024-05-18

左新民

摘 要:在各大职业棒球联盟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球员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研究认为,运动员迁移的部分解释可归因于特殊职业联赛配额制度的变化。当然,不同模式的全球化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配额制度的变化。亚洲职业联赛的管理者为了保护国内球员有时限制外籍球员的数量。这些政策将作为确保当地人才发展的保护措施,并作为民族主义的象征。世界职业棒球联盟最近加深了与全球市场相互依存的关系,以期恢复棒球运动在国际体坛的影响力。

关键词:职业运动员 迁移机制 棒球联赛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226-02

迄今为止,研究职业体育在亚洲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方面的成果很少,主要集中在体育与跨文化理解、跨国流动、战略选择等方面[1-6]。在东亚,棒球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也有很多外籍球员。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亚洲国家和美国之间的体育劳动力迁移。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从1995年到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的职业棒球联赛,即美国、日本、韩国、台湾职业棒球联赛中的运动员迁移的特点和趋势。

1 研究简评

1995年,投手野茂英雄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洛杉矶道奇队(MLB)签署合同,成为大联盟的第二个日本籍的球员。鉴于他的成就,如一流的日本球员弘佐佐木和铃木一郎(西雅图水手队)也闯进大联盟。此外,在美国棒球大联盟中也有很多国外球员,比如索沙(芝加哥小熊队)和伊万·罗德里格斯(德州游骑兵队)。鉴于美国大联盟是棒球世界的核心经济体,球员迁移到美国可以视为“迁入”。另一方面,近年来美国和多米尼加球员加入东亚的职业棒球联盟,主要有以下国家:日本、韩国、台湾。这些反向流动可视为“外迁”(“out-migration”)的证据。这些对比的体育迁移模式似乎与一般发生在体育和社会的全球流程相关。

2 棒球运动在太平洋地区的传播

关于棒球的起源虽然有不同的意见,但项目的发明归功于1845年在紐约的亚历山大·卡特赖特。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作为国家联盟成立于1876年,并在后来建立了1900年美国棒球联盟。2003年,美国大联盟30支球队分别隶属于国家和美国联盟。历史上,棒球通过教师、国际学生和士兵传遍了太平洋国家(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因此,当前研究的关键起点在于了解棒球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的传播。

1873年美国老师霍勒斯·威尔逊是第一个向日本介绍棒球运动的人。随后,棒球遍布日本,深受学生的欢迎。1934年,《读卖新闻》报业集团邀请来自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的全明星团队与日本国家队进行角逐。这些比赛是自1936年日本职业棒球联盟建立(NPBL)的一个转折点。自美国和日本之间发生的棒球联系以来,美国职棒大联盟影响了NPBL的发展,如今它包括中央和太平洋联盟的12个职业俱乐部。

3 职业运动员迁移机制初探

四个亚洲联赛的数据是基于在1995—1999年期间注册的外籍球员。然而,对于美国职棒大联盟的数据是完全基于在1999年外籍球员。在1999年,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外籍球员(N=301)平均年龄为(25.5±3.78)岁,将1995至1998年的结果对比几乎没有差异;此外,在NPBL的外籍球员的平均年龄为(28.2±3.52)岁(N=145),在中华职棒为(28.2±3.45)岁(N=309),在TML为(29.1±2.73)岁(N=55)和在KPBL为(29.5 ±2.73)岁(N=24)。这些结果表明,在美国的外籍球员的平均年龄小于东亚地区的。这样的原因似乎与每个联盟的外籍球员职业生涯有关。当美国或多明尼加球员过了他们最好的年华时,在职业生涯的最后20年里,他们会倾向于迁移到亚洲联赛。另一方面,年轻的拉丁美国人倾向于追求美国职棒大联盟。因此,这些倾向的差异似乎揭示了每个联盟外籍球员平均年龄(见表1)。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很少有外籍球员处于四个亚洲联赛中的捕手位置。特别是在5年的研究期间,无论是在NPBL或是KPBL没有一个外籍捕手。捕手的位置早已确定为中心位置,并赋予了重要的领导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捕手的位置被认为是类似于在场上的经理。因此,对于文化和组织方面的原因,日本队并没有聘请外籍捕手。

4 结语

在各大职业棒球联盟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球员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研究认为,运动员迁移的部分解释可归因于特殊职业联赛配额制度的变化。当然,不同模式的全球化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配额制度的变化。亚洲职业联赛的管理者为了保护国内球员有时限制外籍球员的数量。这些政策将作为确保当地人才发展的保护措施,并作为民族主义的象征。世界职业棒球联盟最近加深了与全球市场相互依存的关系,以期恢复棒球运动在国际体坛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蒋涌才,王晶.体育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以英国足球教练员迁移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3):69-70.

[2] 黄璐.中国夏季奥运战略改革发展研究——里约奥运会的反思[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2):1-9.

[3] 黄璐.运动员跨国流动的国家边界问题:在荣誉外包与民族情绪之间[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1):156-157.

[4] 蒋涌才,徐翔,刘翔.欧洲足球俱乐部球员跨国流动政策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6):170-171.

[5] 姜熙,谭小勇.美国职业棒球反垄断豁免制度的历史演进——基于案例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169-170.

[6] 张国礼,张力为.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控制的后续效应:损耗或促进[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1):91-9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