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马思遥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压舱石。中国14亿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然而,我们的耕地面积仅有20亿亩左右,仅占全球耕地面积的7%。
***总书记反复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想要“端牢”粮食的饭碗,就势必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集中体现在耕地、种子、农业生产技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保护、创新和发展等方面。14亿中国人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安全,这对我国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9月,“第六届中国食品科学青年论坛”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作了《从“藏粮于地”到“藏食于民”》的主题报告,他从农业发展角度、食品观念等方面,剖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科技农业的未来,以及农业食品的现代化等热点话题。
向“大农业”要粮
2015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所谓藏粮于地指的是在粮食生产相对充足的情况下,调整种植结构,将部分土地改种经济作物或从事其他经营,让过度消耗的耕地得到休养,从而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地生产力,实现粮食稳产高产。
藏粮于技的核心是种业,是指粮食产量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用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强化粮食安全的支撑,用科技创新促进品种的改良、农田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农作技术的进步,从而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等藏粮之“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端稻饭碗。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127.4万吨(25.5亿斤),下降0.9%。其中小麦产量13453万吨(2691亿斤),比上年减少122.6万吨(24.5亿斤),下降0.9%。今年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
孙宝国介绍说,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深化,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可谓连年丰收。2022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不仅要碗里有粮、碗里有饭,碗里还要有肉、蛋、奶、果、蔬、茶等各种各样的食品,这是人民群眾的需求。
“大食物观”在***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经过8年的丰富与发展,“大农业、大食物观”已经有了愈加丰富的内涵与发展。
孙宝国说:“当前,世界人口激增,粮食短缺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以及‘大食物观,在国家顶层设计方面确保了中国食物和食品的供给安全。我认为,‘大食物观的提出,既是对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的准确判定,也为未来全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此外,我们还要向‘大农业要粮,整个‘大农业领域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食物。”
所谓“大农业”指的是以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生产手段、以更高水平农机装备为生产工具,具有更高技术密集度和更高综合生产能力的现代农业。
孙宝国认为,未来的“粮食”不应只局限于“大农业”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在食物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们将成为“大农业”的良好补充,为“端好粮食饭碗”做保障。孙宝国说:“就在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合成,两年前,他们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这些都是‘大农业以外的生物技术,如果这些技术未来能够顺利推广应用,将会大量节约耕地和水资源,降低农药化肥等物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物基社会,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甚至对于环保降碳也有积极作用。”
向“大食品观”转型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我国食品工业领域已经进入以“风味与健康”为导向的深度转型期。孙宝国认为在“大食物观”的基础上,或将演变出“大食品观”。
“食物不等于食品,食材也不能直接变成饭菜。要把食物、食材制作成丰富多彩的、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品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出幸福感、吃出健康。甚至在突发情况下,仍有得吃,这就是‘大食品观。”孙宝国解释道。
他认为,未来的食品制造业是以农业原材料为基础而进行的多元化发展,传统食品制造将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等多领域的前沿技术融合创新。
想要加速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的升级转型,孙宝国有两方面建议:一方面提升食品产业与食品科技的战略地位,以科技创新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为根基,用具有天然、健康特征的功能物质和原料,开发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需求的食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风味、营养为抓手,不断提升食品的质量内涵。
同时,对于“大食品观”下的食品产业发展,孙宝国也提出了一些亟需解决问题。
“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孙宝国认为,对于“大食品观”来说,食品安全永远在第一位,农业生产是第一环节,比如农兽药的过量使用、农药残留等现象,需要长期关注,更需要科技赋能,让种业展现出更强更优的食品属性、安全健康属性。此外,在加工环节,监管者既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食品安全违法成本,生产者也要加强自律,不能“唯利是图”,要将消费者、食用者的食品安全、食品健康放在第一位。
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大食品观”发展的下一步就应该是风味和健康,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保证食品风味的重要条件。风味是食品的灵魂,享受美味是人的本性,提升和改善食品风味品质是食品研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业生产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人们对风味的要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食品产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来满足消费者对风味的不同需求,农业产业也要根据食品产业的发展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
营养是“大食品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与健康密切相关。营养是食品的基本属性,食品都是有营养的,但同时任何一种食品的营养又都是不均衡的。所以说, 没有不好的食品,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而“吃”是一门学问,首先要享受“吃”的过程,吃出生理和心理的双层满足,吃出健康的结果。未来食品更关注生命全周期的营养需求和特殊人群营养需求,这就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业与食品现代化同步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比如封控期间和隔离期间的食品储备。因此,孙宝国支持“藏食于民”的理念,即普通民众平时养成储备可即时食用餐品的习惯,可以大幅提升全社会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经历过疫情后,食品產业的发展与食品科技创新不仅承担着让民众吃饱、吃好的任务,还承担着更为重大的使命——在紧急时期提供充足且有营养,甚至是美味的食品。因此,不管是现代食品,还是农业生产都应该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转型升级,这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
孙宝国举例说:“在我国,粮油、水果、豆类、肉蛋、水产品等深加工率仅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食品产业与农业产值比仅为1.2:1,相比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的11.7:1的比例,仍存在较大差距。”
孙宝国建议,国家需进一步提升食品产业与食品科技的战略地位,研究实施“藏粮于食品”系统工程。明确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与布局,推动我国食品产业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要树立食品产业与农业同等重要的面向未来的发展定位,不仅要成为农业大国,更要成为食品加工的强国,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食品科技创新的投入与支撑,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健康中国”建设为契机,强化食品科技与营养健康的正确科学观、价值观。
食品界要推进传统食品现代化转型,而现代化转型首先要转变观念,要依靠科技创新生产更多更好的适合“藏食于民”的食品,特别是中国传统食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食于民”都是未来确保中国食品和食品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要把“藏食于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