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技赋能 绘就农民丰收新画卷

时间:2024-05-18

冯昭

9月23日,我国迎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秋粮大规模收获陆续展开,各地农民抓紧开展“三秋”(秋收、秋耕、秋种)作业,以各自的方式庆祝着一年的好收成。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指出,要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以新科技、新理念描绘出的丰收新画卷,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次第展开。

在农场里,技术人员只需打开计算机或手机,就可以启动远在百里之外的農业机械,遥控机械自动出库下田作业:稻田里,无人驾驶收获机执行收粮任务,无人驾驶运粮车在一旁配合,当收获机的粮仓达到临界值时,云端控制器便向运粮车发出“请来接粮”的指令,等待无人驾驶收获机将粮食转运到卡车里。

农业生产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融合,在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试验站点 让农民好日子更长远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强农业基础性长期性观测试验站(点)建设。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

我国是全球唯一一个为保护黑土地专门立法的国家,2015年到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8年提及黑土地保护内容,2022年8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开启了我国黑土地保护的新纪元。

如今,黑土地保护的底色是科技。为了精准“把脉”黑土地质量现状,2023年4月底,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16家单位,在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10天的黑土地航空飞行综合观测实验。

百余人的团队,利用卫星、无人机等百余套高精尖设备,完成了友谊农场近200个样方的地面调查工作,为这片黑土地做全方位的“CT”扫描影像,建立起一份“健康档案”。

在山西省寿阳县景尚乡,“旱地农田水分平衡研究”“旱地农田生物多样性与提升机制研究”是国家农业环境寿阳观测试验站正在进行的重点研究课题。

山西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山多水少,水资源匮乏,这决定了山西必须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为此,寿阳观测试验站新设置了近300亩试验田,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旱地作物,开展有机旱作农业研究试验任务,破解旱作农业技术发展难题。

“2000年前,这里水资源利用率是56%,如今水资源利用率最高可达70%。”寿阳观测试验站站长孙东宝介绍,经过30多年的观测研究,他们探索出一整套旱地农业技术,该技术累计应用面积5043万亩,新增粮食22.1亿公斤,新增产值91.7亿元。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国家土壤质量通辽观测试验站长期对黑土地土壤质量、农业环境及土壤农用微生物三个方面进行监测。6年来,该站持续采集和分析本地区数据,为当地提供了较为全面的长期性定位田关于土壤质量、农业环境和土壤农用微生物的基础数据库,在服务当地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填补了国家关于东北黑土地边缘种植玉米的平原地区数据空白。

“过去一年,我们开展了长期性定位秸秆还田微生物有机菌肥及沙化田防风蚀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玉米及旱作作物有效增产10%以上,经济效益增加20%以上。”通辽观测实验站科技工作者张智勇说。

在山东省济南市,国家土壤质量济南观测实验站主要致力于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工作。该实验站科技工作者从优种适土、改土利种两方面发力,初步筛选出耐盐适生的5个冬小麦品种、3个甘薯品种和3个花生品种,通过靶向钝盐降低土壤盐分技术、土壤结构性改良等技术,解决盐碱地盐分高、pH值高、有机质缺乏等问题。

在基础性科技工作的支持下,各个实验站不断突破农业发展难题,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科技小院 让科技创新更“慧”农

随着一个个科技小院落地,一批又一批专家团队奔赴经济薄弱村,带动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农民变富。

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以研究生与科技工作者驻地研究为特色,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以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为目标,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和农民增收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

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23年5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在京郊建设了16个科技小院,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的重要阵地,更成为农业科技连接田间地头的坚实“桥梁”。

在北京市密云区黑山寺村人工湿地,科技小院的师生们通过取水采样,为水质做定期“体检”。这片小小的湿地,是他们打造的“水质净化器”,能将村民的生活污水就地处理。人工湿地每天能处理15吨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在科技小院的支撑下,黑山寺村已成为北京首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村。

在四川省布拖县,马铃薯科技小院的乌洋芋产量颇丰,亩产达1500公斤,比当地平均亩产高出两倍多。这是由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西瑶带领师生进行马铃薯品种改良所带来的成果,为彝族同胞创造出超过5亿元的经济收益。该科技小院采用玉米和马铃薯间作培养模式,实现马铃薯不减产,并增收了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的玉米和荞麦,明显减少晚疫病的危害,同时运用收获机进行马铃薯采收。至此,在高寒的布拖县高原山区,全程实现了马铃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农民增收。

在山东省莱西市双河村,胡萝卜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发现,由于村民过度施肥,导致土壤钾、氮含量过高,种出来的胡萝卜个头小,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低,含水量少,口感差,师生们就在村里推广水肥一体化,让村民们学会科学灌溉。随着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增高,普通种植户的胡萝卜一亩包地售价是5500元,但经胡萝卜科技小院指导种植的胡萝卜由于质量好,能卖到每亩7000元。

作为广袤沃野上的“第二课堂”,目前全国已建成超过1000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区、市),涉及222种农产品,覆盖农业行业中的59种产业体系。同时,科技小院模式也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被推广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加快科技小院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正成为共识。

智能装备 托起区域性农业品牌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

为此,辽宁省新民市举办的“向阳、向新、向云端”中國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新民市首届数字乡村农用无人机飞航大会一度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农业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由飞行平台、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等。

农业植保无人机具有节水节药、成本低、覆盖密度高、防治效果好、高效安全、飞控导航自主作业等优势,对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增强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防控能力,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河北省承德市,润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邦农业”)的5G智慧农业现代化珍稀食用菌生产车间,一个人便可管理43座食用菌生产车间。农民只需登录智慧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从“云端”就可以知道农作物的需求,轻点鼠标,即可实时远程调控。

5G赋能智慧种植,种菜简单了,产量上来了。目前,润邦农业产业园区年产各类菌菇100多吨,产值6000万元。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用科技实现了精准服务农业生产。实际上,食用菌的“云端”种植不是个例。在承德,金灿灿的小米、酸甜可口的草莓等多种农副产品,纷纷插上科技的“双翼”,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区域性农业品牌。

此外,随着一批批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加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后,其便化身智慧农机活跃在田间地头。各地农业部门通过“智慧农机”信息服务平台对农业生产、管理、收获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打造农机安全监管、作业精准统计、农机作业调度、农机具推广、政策信息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体系,实现农机作业的精细化管理,推动智慧农机快速发展。

一项项成绩,一个个区域农业品牌,背后是农业与科技牵手,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的强劲动力。在科技助力下,随着“现代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三者融会贯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的新进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