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寻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点——今年全国两会上海政协委员有关“科技创新”的建议和启示

时间:2024-05-18

文/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董潇韩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科技创新”。在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多位沪上全国政协委员聚焦科技创新,提出真知灼见。

为基础研究“冷板凳”加热,聚焦从0到1突破

***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久久为功,持续不断坚持下去。”将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发挥国家实验室作用等列入今年工作任务重点,对我国科技创新意义重大。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与源泉,它攸关一个国家能否在科创策源能力上有所突破。没有基础科学的铺垫,就没有先进科技成果的诞生,更无法参与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

“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这个根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呼吁要进一步加强与优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从0到1”的基础研究,要从“有”“稳”“兴”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有”即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的科研。基础研究应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将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主线。同时,应综合利用政策、资源和评价等方式,整合力量,协同各类主体,打开学科边界,深化学科间跨界交叉,产出重大、前沿科学突破。

“稳”是指对高水平研究大学基础研究的投入要稳定。加大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既稳投入也稳增长。加强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特别是在建设初期保持稳定的支持,让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能够真正坐得住、沉得下、稳得住。

“兴”即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的引育,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后备力量。

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另一方面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建议,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通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建设国家级技术共享与转移平台,加快科技资源流动和科技成果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建议,在“无人区”及早部署研究,建立颠覆性技术项目发现、遴选、资助机制,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以及空天技术等领域重点发力,建立技术长板、争取自主优势。

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应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领域双向发力。基础研究是大楼地基,应用研究则是地基上的建筑,既要在基础研究建设上勇敢发力,也要在应用研究建设上持续发力。

加强保障,让科技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科研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加快科技创新,无论是“从0到1”的基础研究突破,还是“1到100”的产业加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人才先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奋进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发言时说。

“如何客观评价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产生的贡献,缺乏统一权威的政策指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建议,进一步完善出台配套政策,更好体现以实际知识创造贡献为激励分配依据的政策导向,调动各类科研人员参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让更多青年人才勇挑科研重担。”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委员建议,“打破论资排辈,让优秀青年科技骨干脱颖而出,放手使用人才,既要让他们在团队协作中砥砺成长,也要让他们在横向纵向岗位上交流锻炼,既要研究水平高,又要攻关能力强,还能带队伍、打硬仗。”

给更多青年人才配置优质科技资源,为更多青年人才拓宽成长通道,让更多青年人才享有待遇激励。破除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流动限制,畅通职业发展及职称晋升通道,允许更多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在合法合理规则之下自由流动,最大限度让人才资源利用“活起来”。

钱锋委员建议,提高对青年人才资助的稳定性和强度,扩大项目覆盖面,厚植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土壤,营造尊重创新、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让青年科学家潜心探索、扎根学术,让更多年轻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投身科研事业。

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创造浦东新区更多奇迹

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对浦东未来提出五个“新”的期望要求,为浦东和上海明确了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着力点。位列首位的正是“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走进今天的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新建和集聚了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李政道研究所、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代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初步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未来这些“国之重器”将让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迈上一个新的层次。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建议,以浦东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鼓励和引导上海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才到浦东创新创业、进行成果转化,进一步激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并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制度与机制。

上海还要充分发挥浦东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加强人才流动的支持保障。陈义汉认为,应支持科技人员多点兼职,鼓励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到浦东新型研发机构兼职,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浦东新型研发机构进行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引领区建设输送本土创新人才。鼓励和引导外省市和本市其他区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到浦东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共同推进引领区建设。

浦东新区全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要素集聚点和增长极,不仅关注“0到1”的原始创新,还紧抓“1到100”的产业加速,全链条打通自主创新的堵点和痛点。结合国家所需和上海实际,攻坚突破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领域,浦东努力从“跟跑”走向“并跑”,再到实现领跑者的跨越,率先进入创新“无人区”。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新时代自主创新的新维度。国家对浦东新区引领区委以重任、寄予厚望,要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在改革的集成性、开放的制度型、创新的策源力上下功夫。

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国家战略就是时代使命,上海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引领,持续深耕浦东引领区建设,深化科研体制创新,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在更高层次做出更大贡献,更好为全国发展大局服务,创造浦东新区引领区建设更多新奇迹,书写新时代的辉煌。

提高知识产权学科地位,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开宗明义,深刻阐释了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密切关联。一方面,促进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到现在,其对于科技创新的意义已不限于静态的事后保护,而是贯穿科技布局、研发、保护、评估、转化、运用、服务的全链条。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纵观国际竞争关键领域,以知识产权为名、以科技角逐为实的竞争态势更清晰表明,国家急需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应对知识产权国际竞争,捍卫国际利益与安全。

“应对挑战,亟待提高知识产权学科地位,改革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雯建议:从国家层面健全顶层设计,一要成立国家知识产权研究院,荟萃现有高层次研究力量,建设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智库;二要将知识产权明确为一级学科,下分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国际化与基础5个二级学科,细化培养方向;三要逐步增加知识产权硕士点、博士点,扩大培养规模,以分级分类培养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为出发点,规范学科培养体系及相应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实务要求。

科技创新,需要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坚持优增量与强存量并重,”赵雯建议,“支持高等院校在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中引入实务师资、增加实务教学、提高实务能力;扩大现有知识产权人才的继续教育范围,采取进修、培训、轮岗等形式,帮助他们及时更新理论知识、提高实务能力。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提升向国际知识产权机构输送中国人才的能力,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合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用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去开创新的局面、新的气象和新的业绩,需要在继承过往优势的基础上,又不依赖传统路径,要守成更要开拓。站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上,只有抓住创新这一最大最重要的变量,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孕育先机、开辟新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总之,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科技创新只能靠自己。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必须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路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