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闫咏梅++杨耀
摘 要: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结合体,它不仅仅是语言范围内的学习和运用,更是涉及另一国文化信息的传播和具体实践。然而,我国目前的英语翻译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英语教学中文化信息的重要作用,这种文化信息的缺失又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在开展英语翻译语言教学的同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英语文化信息教学成为了首要任务。该文积极研究文化因素在英语翻译中起到的作用,从文化意识角度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以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文化因素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08-01
翻译,即“一种语言文化中的特定符号与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特定符号之间的相同或者相近意义的转换”。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与他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论是语言上的交流还是非语言上的交流都是受文化制约的。因此,在进行翻译时,是一种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过程,必须对两种语言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脱节;二是现阶段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不重视翻译能力的提高,即使关注了翻译能力的提高,也意识不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文化因素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文化信息的重要作用。
1 大学生英语翻译学习的现状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进行观察后发现,很大一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背单词、词组和语法占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体验该国的历史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但现阶段,学生的翻译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课堂提问和考试中能看出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四级考试实行新题型,翻译由原先的五分调整到十五分,考试大纲明确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后,部分学生开始逐渐关注翻译与文化的结合。由此看出,学生的翻译能力如果得不到提高,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2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探究
2.1 英汉语言词汇的差异
东西方历史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英汉语言词汇意义存有很大的差异。某一词汇在特定文化下的含义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会有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内涵。例如:龙,在中国代表贵族,而dragon代表了凶恶;狗,在中国具有骂人的含义,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等,dog在西方人的眼中则代表了忠诚,如,“Love me, love my dog”。这就是在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词汇含义的差异。一些成语也是如此,例如:“蠢得像猪”翻译为英文为as stupid as a goose,将goose大鹅看作为愚蠢的象征;“没头的苍蝇”翻译为as blind as a bat,而用bat表示毫无厘头的事物,由此可见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2.2 词汇文化意义的缺失
源语言中的一些词汇被翻译成目标语言后,虽然用的是概念意思均一致的词汇,但是源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却出现了部分缺失。比如“胸有成竹”。如果按照字面意思逐字将其翻译为英语为:He has mature bamboo in his breast.但是这样的翻译却丧失了其隐含的喻义。因此,诸如此类的成语翻译首先应该将比喻意义作为目标进行翻译,因为在外国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说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所以应该采取意译的方式将其翻译成:He has a wel1-thought-out plan in his mind.由此可见,同一词汇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翻译时应该充分了解其文化信息。
2.3 语言结构与内容上的文化差异
汉语与英语历史文化背景上的不同决定了两种语言在结构与内容上的差异。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我们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会把定语或状语放在目标词语之前进行修饰。然而与中国的表达方式相反,英语国家的人在表述时更倾向于直接表述主要意思,后面再对整句话进行补充或说明。例如:听到那个坏消息,我很不高兴。那么这句话用英语表达为: “I was unhappy when I heard the bad news.”如果把它译为“我很不高兴,当我听到那个坏消息时。”就显得很不顺畅,也不符合汉语的逻辑顺序。这个例句充分体现了在翻译中必须要重视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性。
3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
3.1 增强师生的文化因素观念
在现阶段,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是,部分高校英语教师本身的文化意识不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不重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忽视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更不必说帮助学生翻译文化能力的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者,因此其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真正的把文化因素融入到翻译中去。
另外,许多学生对翻译没有足够的了解,他们简单地认为翻译只不过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问题,而不懂得其深层的文化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方法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尽量多的将文化因素融入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们真正地理解历史文化背景的重要性,真正学会文化因素在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3.2 构建学生的文化思维
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中曾经说过,语言不仅影响并且决定思维。反之,思维方式也会造成语言表达方式的改变。因此,教师要适当的去调整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模式,督促学生在业余时间查阅文化背景知识、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再由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总结,这样就会对学生文化思维的构建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鼓励学生挖掘自身英语学习中的兴趣点,督促其课下自主学习,进一步体会文化现象。
4 结语
翻译绝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在文字上简单的转换。如果仅仅依靠对相关词汇的丰富度和熟练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对文化意识的提高和培养,注重文化知识的沉淀和积累;也就是说,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做好翻译的必需条件。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对于文化意识培养和提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要想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保护其学习英语的热情,并让其体会到英语学习中的成就感,教师的英语翻译教学就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宏微.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程镇球.汉英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1(3).
[3] 邓宏春.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64-67.
[4]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 王武兴.汉译英中不同社会文化信息的转换[J].中国翻译,2008(6).
[6] 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J].中国翻译,2007(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