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国以来中国武术的发展状况

时间:2024-05-18

摘 要: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自建国以来,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以及面临许多瓶颈。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建国以来的中国武术的组织机构、民间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为其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国武术 发展状况 传统武术 竞技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243-01

武术源于中国,它不单单是一项运动和攻防技击术,发展至今,更多的是承载着中国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当代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特别是建国以来,武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有针对性的对建国以来的武术发展状况进行探索,有利于武术以后更好的全面发展。

1 武术组织机构的发展

1949年10月召开中华全国体总筹备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开展武术运动”。

1952年全国体总第二届代表大会上设置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并明确了“武术”一词的使用。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1955年国家体委在训练竞赛四司下设置武术科,之后又升为武术处。1958年9月成立中国武术协会,下设教练委员会、裁判委员会、科研委员会、科研委员会及新闻委员会。1982年11月国家体委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全国武术工作会议。1985年8月国际武联筹委会在西安宣布成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1987年国家体委将原来的武术处合并到武术研究院,统一管理全国的武术工作和对外推广工作。1987年8月,国家体委作出了“关于加强武术工作的决定”。1990年4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中国武术协会实体化的通知”。此后,中国武协即是全国体总的团体会员,又是国家体委直属事业单位。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从此拉开了国际武术运动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初召开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1992、1996年分别召开了第二、三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

2 民间传统武术的发展

自建国以来,民间传统武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此阶段的民间传统武术大体上表现为一种分散性、自主性、和非盈利性的传统习武式样。这是由于50年代初,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进入80年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开始引入中国,民间武术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开展,并且从传授、传承和练习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使之更系统化。但同时也出现一些纯粹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盲目现象。因此,国家体委正在1983年下发一个“关于对群众自办武术馆和私人教拳加强管理意见”。党和政府为了引导民间武术向良好的发展方向开展,于1995年在全国进行了“武术之乡”评选、“武术百杰”和“武术优秀辅导员”等活动。通过各类的组织比赛、表演赛及邀请赛进行推广和选拔。长期来,传统武术是以追求技击之道为本质属性,以此规定并制约着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并逻辑地延伸出了以技(技击)、身(强身)、性(道德)三者有机结合的基本价值体系,由此铸造了中华武术博大的文化景象[1]。

3 政治型竞技武术的发展

竞技武术由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发展到至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高峰,也被视为中国武术的标志。代表作中国武术表演性的最好水平。因为,竞技武术有自身完善的以及系统的竞赛制度、运动队训练体制和技术样式。虽然比赛规则一直在有所变动,但整体上是有利于竞技武术的发展和推广。目前,竞技武术全国性的赛事主要有: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全国武术散手比赛、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全国少年“武士杯”武术比赛。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体委明确提出了“难度大、质量高、形象美”的武术技术发展方向。80年代初,武术风靡世界各地,以竞技武术为主要形式的国际性武术比赛得以全面开展。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武术被列为正是比赛项目。然而在竞技武术蓬勃发展的时候,同时也面临一些负面的影响。大约在90年代前后,许多专家学者指出,过于发展竞技武术,并且越来越偏离了武术的技击性本质,甚至有学者指出,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像西方的体操。因此,有人提出中国武术应该向传统武术回归的观点。

4 建国以来武术发展的一些问题

对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而言,建国以来百业待兴,大力发展竞技武术,提高武术的表演水平,向世人展现出良好的武术形象。毋庸置疑,这是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由于过度的追求“高、难、美”,甚至已经脱离了武术的表演功能,而逐渐发展成为体操式的,舞蹈式的表演套路,背离了武术动作的技击含义。一方面,由于精力、物力、财力和人力大部分投入到竞技武术,严重忽略了传统武术的发展。而竞技武术却来源于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是整个武术发展的灵魂。所以,中国武术的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发展重心放在竞技武术的同时也要兼顾传统武术的发展,使之不能脱离武术的元素和本质。有学者指出:“竞技武术无疑是用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阐释的产物,但是西方人对我们不遗余力地传播竞技武术并不‘买帐,因为他们从竞技武术中看到了曾经熟悉的体操化、舞化倾向,他们更加偏爱传统武术,由此而造成了传播理念的错位,人为制造了武术跨文化传播的障碍”。[2]另有学者对两者的关系这样指出:离开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就显得溯本无源,离开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就显得固步自封。他们之间应该是源与流的、互为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同属于中国武术的“一体两面”。[3]

5 结语

建国以来中国武术的组织机构迅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化、系统化和正规化;民间传统武术虽然有所发展,各个活动和比赛也逐渐增多,但是没有质的飞越,仍然停留在非正规化和系统化的路途上;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建国以来的新生力量,为中国武术在全国以及全世界的推广上,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其过分的追求“高、难、美”的表演性,越来越偏离了武术的技击本质。中国武术未来的发展中务必要解决这些关键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伟良.文化安全视野下中华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试论当代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J].学术界,2007(1):59-78.

[2] 秦子来.王林,影响武术跨文化传播的障碍[J].体育学刊,2008(15):97.

[3] 梅继伟.影响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76-78.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