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王瑜
摘 要: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设计既能反映其中所包含的职业信息,结合本校资源及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深入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排故思维能力,强化职业素养。文章以“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例,阐述了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典型任务 卡罗拉 点火系统 学习情景 教学过程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学习情境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接近实际的学习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设计既能反映其中所包含的职业信息,也在结合本校资源及学生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在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深入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排故思维能力,强化职业素养。
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现实的4S店中,一辆发动机有故障的车辆进入工位时,诊断技师会调取故障码或读取相关的数据流并进行分析、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对工作电路进行检测,确定故障所在,之后下达维修任务由维修工完成修理过程。我们希望学生不仅仅成为“汽车护士”,更能具备“汽车医生”的素质,诊断并排除故障。所以,按照“个性互补,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由传统当然“大课堂”转换成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4至6人。结合职业院校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我们把现实中的排故引入课堂,带领学生进行工作电路的分析,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及原因,让学生能熟练使用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排除实车故障,并且锻炼他们正确的排故思维。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监督巡查,督促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并确保学生完成故障检修之后进行5S工作,强化职业素养。
2 学习情景设计方案
以“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际故障的引导,通过对点火系统工作电路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故障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并在虚拟教学软件中验证,进而实行排除故障的实践探索,最后归纳出排故思路,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由“护士”向“医生”的升级。
1. 学习目标
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课程以培养学生“三维能力”为追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应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以下的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能分析点火系统电路图、故障原因及位置;能正确并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能制定点火系统诊断维修计划,并实施;能规范检查点火系统元器件及工作电路;文明、安全生产。(2)方法能力:能够通过查阅技术资料获取信息资源;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制定工作计划和工艺;能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3)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沟通能力;具备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具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具备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具备环保、节能意识;
2.教学内容
以“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的课程,会涉及故障码的读取,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电路图的分析,相关传感器、执行器的检查等内容,因此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应参照实际工作过程,并把以上的教学内容按照合理的顺序穿插编排,让学生在投身其中的同时,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并能实践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与监督作用,确保学生在文明安全实训的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实训结束后,教师应做出总结,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的优缺点做出评价。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反馈提高”的环节,即在此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自己的排故思路,并将本小组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交流的方式与其他小组同学分享,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效果。
3.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以典型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引导,教学中体现了行动的“过程性”。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经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即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能做会学,而非传统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实践;教师在学习过程充当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的角色,而非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角色。授课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 该方法以现场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也将提高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技能竞赛法 此方法应用与实操过程中,通过各小组进行技能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反馈教学法 该方法应用于实训过程结束阶段,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情境的设计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利用教学车间,教学的实施采用任务驱动,实现“理实一体、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完整性。以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进行情景设计,以故障案例为载体,实现易到难,由显性到隐性提升,实现递进式培养,且将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贯穿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教学过程设计
4.教学评价
“一体化”课程设计将课堂转移至实训室,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实际故障案例为切入点,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了“质”的跨越,因此,考核评价方法也应由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最后的实训成绩由各评价部分得分值加权取得。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最终的结果占总成绩的30%。在过程性考核中,兼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80%),学生评价(20%)等。评价内容分成职业素养(10%),学生参与教学(10%),工作任务完成情况(60%),团队协作(10%),创新及反思(10%)等部分。结果考核中,主要以操作考试及作业工单填写情况作为考核标准。
3 总结
以现实工作任务为引导的学习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向。只有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才能丰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毕业后能真正地实现“零”距离上岗,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罗建政.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学方法在汽车电器课程上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
[3] 刘志勇.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电控系统检修》学习情境设计[J].职教与成教,2010,(28).
[4] 徐东.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endprint
摘 要: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设计既能反映其中所包含的职业信息,结合本校资源及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深入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排故思维能力,强化职业素养。文章以“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例,阐述了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典型任务 卡罗拉 点火系统 学习情景 教学过程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学习情境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接近实际的学习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设计既能反映其中所包含的职业信息,也在结合本校资源及学生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在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深入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排故思维能力,强化职业素养。
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现实的4S店中,一辆发动机有故障的车辆进入工位时,诊断技师会调取故障码或读取相关的数据流并进行分析、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对工作电路进行检测,确定故障所在,之后下达维修任务由维修工完成修理过程。我们希望学生不仅仅成为“汽车护士”,更能具备“汽车医生”的素质,诊断并排除故障。所以,按照“个性互补,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由传统当然“大课堂”转换成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4至6人。结合职业院校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我们把现实中的排故引入课堂,带领学生进行工作电路的分析,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及原因,让学生能熟练使用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排除实车故障,并且锻炼他们正确的排故思维。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监督巡查,督促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并确保学生完成故障检修之后进行5S工作,强化职业素养。
2 学习情景设计方案
以“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际故障的引导,通过对点火系统工作电路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故障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并在虚拟教学软件中验证,进而实行排除故障的实践探索,最后归纳出排故思路,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由“护士”向“医生”的升级。
1. 学习目标
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课程以培养学生“三维能力”为追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应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以下的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能分析点火系统电路图、故障原因及位置;能正确并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能制定点火系统诊断维修计划,并实施;能规范检查点火系统元器件及工作电路;文明、安全生产。(2)方法能力:能够通过查阅技术资料获取信息资源;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制定工作计划和工艺;能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3)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沟通能力;具备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具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具备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具备环保、节能意识;
2.教学内容
以“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的课程,会涉及故障码的读取,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电路图的分析,相关传感器、执行器的检查等内容,因此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应参照实际工作过程,并把以上的教学内容按照合理的顺序穿插编排,让学生在投身其中的同时,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并能实践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与监督作用,确保学生在文明安全实训的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实训结束后,教师应做出总结,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的优缺点做出评价。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反馈提高”的环节,即在此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自己的排故思路,并将本小组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交流的方式与其他小组同学分享,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效果。
3.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以典型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引导,教学中体现了行动的“过程性”。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经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即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能做会学,而非传统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实践;教师在学习过程充当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的角色,而非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角色。授课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 该方法以现场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也将提高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技能竞赛法 此方法应用与实操过程中,通过各小组进行技能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反馈教学法 该方法应用于实训过程结束阶段,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情境的设计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利用教学车间,教学的实施采用任务驱动,实现“理实一体、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完整性。以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进行情景设计,以故障案例为载体,实现易到难,由显性到隐性提升,实现递进式培养,且将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贯穿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教学过程设计
4.教学评价
“一体化”课程设计将课堂转移至实训室,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实际故障案例为切入点,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了“质”的跨越,因此,考核评价方法也应由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最后的实训成绩由各评价部分得分值加权取得。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最终的结果占总成绩的30%。在过程性考核中,兼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80%),学生评价(20%)等。评价内容分成职业素养(10%),学生参与教学(10%),工作任务完成情况(60%),团队协作(10%),创新及反思(10%)等部分。结果考核中,主要以操作考试及作业工单填写情况作为考核标准。
3 总结
以现实工作任务为引导的学习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向。只有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才能丰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毕业后能真正地实现“零”距离上岗,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罗建政.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学方法在汽车电器课程上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
[3] 刘志勇.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电控系统检修》学习情境设计[J].职教与成教,2010,(28).
[4] 徐东.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endprint
摘 要: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设计既能反映其中所包含的职业信息,结合本校资源及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深入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排故思维能力,强化职业素养。文章以“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例,阐述了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典型任务 卡罗拉 点火系统 学习情景 教学过程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学习情境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接近实际的学习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设计既能反映其中所包含的职业信息,也在结合本校资源及学生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在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深入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排故思维能力,强化职业素养。
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现实的4S店中,一辆发动机有故障的车辆进入工位时,诊断技师会调取故障码或读取相关的数据流并进行分析、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对工作电路进行检测,确定故障所在,之后下达维修任务由维修工完成修理过程。我们希望学生不仅仅成为“汽车护士”,更能具备“汽车医生”的素质,诊断并排除故障。所以,按照“个性互补,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由传统当然“大课堂”转换成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4至6人。结合职业院校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我们把现实中的排故引入课堂,带领学生进行工作电路的分析,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及原因,让学生能熟练使用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排除实车故障,并且锻炼他们正确的排故思维。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监督巡查,督促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并确保学生完成故障检修之后进行5S工作,强化职业素养。
2 学习情景设计方案
以“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际故障的引导,通过对点火系统工作电路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故障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并在虚拟教学软件中验证,进而实行排除故障的实践探索,最后归纳出排故思路,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由“护士”向“医生”的升级。
1. 学习目标
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课程以培养学生“三维能力”为追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应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以下的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能分析点火系统电路图、故障原因及位置;能正确并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能制定点火系统诊断维修计划,并实施;能规范检查点火系统元器件及工作电路;文明、安全生产。(2)方法能力:能够通过查阅技术资料获取信息资源;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制定工作计划和工艺;能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3)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沟通能力;具备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具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具备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具备环保、节能意识;
2.教学内容
以“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的课程,会涉及故障码的读取,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电路图的分析,相关传感器、执行器的检查等内容,因此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应参照实际工作过程,并把以上的教学内容按照合理的顺序穿插编排,让学生在投身其中的同时,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并能实践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与监督作用,确保学生在文明安全实训的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实训结束后,教师应做出总结,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的优缺点做出评价。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反馈提高”的环节,即在此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自己的排故思路,并将本小组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交流的方式与其他小组同学分享,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效果。
3.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以典型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引导,教学中体现了行动的“过程性”。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经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即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能做会学,而非传统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实践;教师在学习过程充当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的角色,而非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角色。授课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 该方法以现场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也将提高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技能竞赛法 此方法应用与实操过程中,通过各小组进行技能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反馈教学法 该方法应用于实训过程结束阶段,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情境的设计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利用教学车间,教学的实施采用任务驱动,实现“理实一体、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完整性。以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进行情景设计,以故障案例为载体,实现易到难,由显性到隐性提升,实现递进式培养,且将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贯穿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教学过程设计
4.教学评价
“一体化”课程设计将课堂转移至实训室,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实际故障案例为切入点,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了“质”的跨越,因此,考核评价方法也应由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最后的实训成绩由各评价部分得分值加权取得。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最终的结果占总成绩的30%。在过程性考核中,兼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80%),学生评价(20%)等。评价内容分成职业素养(10%),学生参与教学(10%),工作任务完成情况(60%),团队协作(10%),创新及反思(10%)等部分。结果考核中,主要以操作考试及作业工单填写情况作为考核标准。
3 总结
以现实工作任务为引导的学习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向。只有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才能丰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毕业后能真正地实现“零”距离上岗,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罗建政.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学方法在汽车电器课程上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
[3] 刘志勇.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电控系统检修》学习情境设计[J].职教与成教,2010,(28).
[4] 徐东.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