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时间:2024-05-18

纵观全球,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也多次提及“智能制造”,这均表明我国智能制造对于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越来越重要。

《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经评估全国12000多家制造企业,有75%的企业已开始部署智能制造,但只有14%迈向了数字化阶段,只有6%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征。智能制造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目前仍有大量制造企业因意愿不强或能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入局。破解难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各方的共同努力。

今年两会上,来自各方的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为我国智能制造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为此,我们梳理了一些提振制造业发展的锦囊妙计。

苗圩委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证明制造业对大国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依然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增多。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时,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迫切。

为此,苗圩建议:一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比如,企业公平竞争机制尚不健全,一些隐性的市场准入限制依然存在,企业税费负担依然较重,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强;二是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还是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未得到解决。必须科学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三是加快建设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要深入实施教育“强基计划”,培养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人才。要贯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

雷军代表:组建创新联合体做大做强中国智能制造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必须继续坚持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之路,聚焦基础研发能力,增强网络信息化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针对中国智能制造发展,雷军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营造有规划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引导龙头企业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稳步提升,不能“急功近利”,不搞“面子工程”,确保我国智能制造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推动产学研协同研发,组建创新联合体,夯实智能制造装备及关键部件的基础研发能力。实施智能工厂标准化、模块化建设,实现高效、柔性生产;三是持续培育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力争在智能制造系统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四是通过引进来、培养好、促转型等方式,加速填补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建议国家支持企业加大国际智能制造人才引进,推动产学研互动融合,架设高校院所与制造企业之间的人才桥梁。

马新强代表: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黄金十年

在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看来,我国装备制造领域仍然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中低端制造装备的产能过剩和先进制造装备的供应不足而导致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发达国家对我国的遏制和打压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及其关键零部件领域,据数据显示,在高端装备领域,我国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90%的柔性显示屏加工装备仍然依靠进口。

因此,马新强提出五点建议,一是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研究院;二是立体化完善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三是支持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创新中心等,与其他企业和各类主体建立深度协作的研发体系,促进新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交叉渗透,推动从技术融合到产品融合再到业态融合;四是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产业组织作用,围绕打通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体系,促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更紧密的新型产业合作关系;五是推动行业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邵长金代表:加大扶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力度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长金就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交议案。他表示,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传统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些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纺织、服装、化纤、钢铁等),多年来,解决了我国大量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分配不均的矛盾。但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资源匮竭、生态环境、薪酬分配、创新研发资金短缺等多重压力。目前传统制造业正处于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亟须国家有关部门针对传统制造业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帮助这些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的步伐,促使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快速转变,以免在改革大潮中落伍,从而影响到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规划。

因此,邵长金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新的与传统制造业相配套的科技项目立项、科技研发经费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使传统制造业在国家政策“红利”扶持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重现新的生机。

刘明忠委员:加强制造业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特别缺乏集共性技术研究、中间试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涉及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的高端材料“卡脖子”技术问题日益突出,装备制造业全链条协同发展不畅,产学研用融合度较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针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存在的短板,刘明忠建议,急需建设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满足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攻克转化一批高端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他还建议,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沟通协作,联合成立创新联盟、“校企协作创新平台”等,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智能制造是数字经济的“皇冠”,是推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中国制造”必向“中国智造”加速转身,制造业将成为各国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的主战场,成为提升国家整体制造业水平的增长引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