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文/本刊记者 李曼 马铭阳
黄宇光 全国政协委员
人口老龄化是现下我国所面临的一项严峻现实挑战,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数字鸿沟”带来的隔阂将老年人越推越远。面对这样的难题,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黄宇光准备了《赋予“老年卡”更多智能化大数据功能、建立和完善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提案,呼吁让智能化社会发展的同时,不要丢下老年人。
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底,全国城乡社区普遍达到老年友好型社区标准。《通知》还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是老年友好型社区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政部预测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人口占比将超过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老年人在我国社会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重要。科技创新的征程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让科技热了,让老年人的心凉了。
黄宇光指出,智能化大数据的现代化社会,老年人一个不能少。随着社会智能化的进展和大数据的普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消费等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年化社会面临的新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到家庭的生活品质,值得关注。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的不断向好,老年人却变得寸步难行,“通行码”、“健康码”、“电子乘车码”、“人脸识别认证”……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将老年人拒之门外。黄宇光关注到了老年人手中的“老年卡”。
他建议,赋予“老年卡”更多的智能化大数据的功能,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和必要的生活消费,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社会。建议多个部门联合推进,可以借鉴目前驾照网络化管理和智能化手机的部分功能,拓展老年卡内在的功能属性,便于老年人日常出行和消费,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办事、娱乐等高频率事项和服务场景,解决老年人运用现代智能的“数字鸿沟”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