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闫楚良
上期杂志中,我们带大家认识了比一元硬币还要薄的飞机“皮肤”——蒙皮。其制造材料经历了从帆布到铝合金,再到钛合金或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助力飞机减重的复合材料吧!
降低重量是现在飞行器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飞行器原材料的首选标准。早在上个世纪,复合材料就因质量轻等特质走进飞机设计师的视野,成为制造飞机蒙皮、骨架的首选。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成的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得益于不同材料在性能上的取长补短,复合材料比合金或单一材质的材料性能更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欧洲开始了以碳纤维为代表的复合材料的研究,目的是验证复合材料应用到飞机后,能否实现大幅减重和降低成本的预期目标。后来事实证明,复合材料确实做到了以上两点,并成为实现飞行器寿命长、可靠性高、研制成本低的重要技术途径。
复合材料通常由基体和增强体构成。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增强材料主要有碳纤维、石棉纤维、玻璃纤维等。
因为在选材时就以减重为目的,非金属基体和增强体通常都选择密度较低的树脂、纤维材料等,所以复合材料从源头就比金属、合金等材料轻得多。
碳纤维是一种丝状碳素材料,含碳量在90%以上,强度比钢铁高但密度比铝小,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特性。
其重要用途之一是作为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制造先进的复合材料。因有密度小的特点,所以碳纤维相比其他材料,在相同体积下会有相对较小的质量,这对飞机减重来说是一大优势。
自20世纪70年代被大量开发并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以来,复合材料极大地促进了飞行器的轻量化、高性能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成为除铝之外最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
最初,复合材料是为满足军用飞机的高机动性、超音速巡航和隐身等要求开发的。近年来,由于民用飞机结构轻量化的要求,它在民机领域的应用也呈增长趋势,成为新一代大飞机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的重要指标。
军机领域,中国自从在歼- 8Ⅱ歼击机机身中首次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来,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的复合材料用量超20%,直-10和直-20直升机的复合材料用量也都在30%以上。
民机领域,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除机翼、机身等主承力部段使用了铝合金等成熟材料,尾翼、后机身和襟缝翼上均使用了复合材料,用量达12.5%。
研发飞机时,如何在提升材料品质的同时为飞机减重,是提升飞机速度、降低研发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工程师们面临的巨大考验。未来,人类也许会研制出比复合材料更优异的航空材料,这个重任等待着更多年轻人去完成。
飞机要在天空高速飞行,首先得保证“结实”。简单来说,飞机的“结实”就是它对飞机载荷的承载能力。这个承载能力包含3个指标,即满足一定的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和稳定性(保持其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要求。大到机身、机翼,小到机翼中的蒙皮等构件,甚至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都要符合这3项指标。
飞机诞生后,为检验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能否满足“结实”的要求和保障飞行安全,人们对飞机采取了各种的强度、刚度验证方法,并制定了相关规范与试验标准等。这些规范和标准后来成为飞机设计、生产、试验和试飞鉴定必须遵循的重要依据。
飞机在空中改变飞行状态或受到不稳定气流影响时,其升力会发生很大变化,这需要机翼除了有非常好的结构强度来承受巨大载荷外,还要有足够的刚度保證自身不会过分变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