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向“碳-铁”文明共同体

时间:2024-05-18

刘健

就自然界整体而言,人类并非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物种。事实上,很多灵长类动物都能够使用自然物作为工具,甚至能够对其进行简单加工,使之更加顺手。但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能够大规模使用工具,而且能够持续对其进行改进,使其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

  人类按照自己的样貌创造出“新人”

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类不仅仅能够继承和改进前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甚至还能够根据需求,先在大脑中构想出工具的样貌,然后再按照构想把它制造出来。这种创造新工具的能力,使人类文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不过,真正让工具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则是工业时代到来之后。1765年,英国织布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6年,詹姆斯·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简单的工具进化成了复杂的机器,从此,机械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使人类的生产力开始爆炸式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器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拓展了人类的肢体能力,而有些人却不满足于此,他们希望机器也能拓展人类的思维能力。

查尔斯·巴贝奇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发明家兼机械工程师,中国科幻作家郑军根据这位历史上真正存在的著名学者的生平,创作了短篇科幻小说《国家机密》。在小说中,巴贝奇利用自己在英国上层的人脉关系,说服英国政府出资建造一座“国家工厂”。但这其实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幌子,建设这座工厂的真正目的是要制造出一台使用蒸汽动力的“超级计算机”,从而让英国获得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科技霸权。

在真实的历史上,巴贝奇的确提出了蒸汽动力的纯机械计算机的构想,但最终却并未真正将其变为实物,原因是因为蒸汽不是计算机理想的动力源。直到电动机和电子管等电器元件被发明后,电子计算机才真正具有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不过,人类对于“机器功能”的想象不仅限于代替人类去思考,甚至想按照自己的样貌创造出“新人”。

  最懂机器人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

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表了他的剧作《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并且催生出“机器人”这个概念。此后,众多妄想消灭人类取而代之的机器人,便成为西方通俗文化中的常见形象。直到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巨匠,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普作家”的艾萨克·阿西莫夫登场,在他的科幻小说中创造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才蜕去了地摊杂志上的廉价反派形象,成为了人类进军星辰大海的好伙伴。

不过,就算是只能在太空中使用,拥有智慧的機器似乎也并不怎么靠谱。在弗兰克·赫伯特的科幻巨著《沙丘》中,人类在遥远的未来为了能否使用这些智慧的机器,而爆发了一场“巴特勒圣战”。圣战的结果是反人工智能的一方取得了胜利,并颁布法令摧毁境内一切有智慧的机器,并永久禁止任何模拟人类智能的机器存在。没有了人工智能的协助,人类就只能依靠强化人体自身的机能替代之,分化出了领航员、门塔特、苏克医生等不同种类的具有特化能力的“新人类”。

当然,并不是所有科幻作家笔下的人与智慧机器之间的关系都那么不可调和。日本科幻作家筒井康隆曾经创作过一篇名为《小蓝升天》的小说,其中的主人公小蓝是一台智慧汽车。它与主人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小蓝使用年限将至,在彻底关闭前,小蓝向主人讲出了最后的愿望:希望在“天堂”里,无论是机器人,还是真正的人,都能好好相处。只有熟悉科幻文化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出作者这句话的深刻意涵。

本期刊出的《机器之道》来自中国科幻作家江波,他的创作素来以严密的科学设定包裹深刻的人文内核著称。《机器之道》延续了这样的创作风格,展现了独属于作者本人对于“机器之道”的崭新诠释。而《有光的国度》虽然出自一位高中生之手,却在继承了经典的机器人科幻小说叙事架构的基础上,展现了新世代“信息科技原住民”对机器人题材的全新思考,令人印象深刻。

  科幻电影《沙丘》剧照

时至今日,智慧机器(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对此,人们的态度迥异,难以达成共识。但或许,这个时候,恰恰是我们应该借鉴前人智慧的时候。作为最懂机器人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钢窟》里,塑造了人类侦探伊利亚·贝莱和机器人侦探丹尼尔的形象,他们在地球人、宇宙人(移民到宇宙中的人类)和机器人三方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携手调查案件,逐渐相互理解、彼此接受,联手捍卫人类与机器人和谐共存的“碳-铁”文明。或许人类与人工智能构成的文明共同体,才是人类的前途所在。

(责任编辑 / 黄盈盈    美术编辑 / 周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