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刘明纯
提起北京,无论你是否来过,脑海里首先都会浮现“故宫”这两个字。故宫建筑群由不同体量的建筑群落组成。这些建筑大小不同,高低各异,从纵剖面看去,宛如一首和谐的乐曲,有前奏有余音,有铺垫有高潮。而故宫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高低起伏不是同一尺度下的增削长短,而是在建造过程中就设计出了不同的层次,进而将整体的韵律和谐完美地展现出来。在过往的几期里,我们介绍了北京城市的建设脉络,也述说了北京城市设计上的来源与发展,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已经600岁的皇家建筑“大哥大”——故宫。
故宮众多高大建筑物的檐角,完美演绎了古建筑中的“高低错落,出入躲闪”关系
德国大文豪歌德曾赞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相比于西方建筑的“灵动”,中式皇家建筑更趋于隆重威严,让人不由得顿生崇敬之意。故宫是北京的标识,也是中国的名片,如此庞大完整的建筑群落,世所罕见。作为现存中式建筑中的巅峰之作,故宫的建筑韵律感更是独一无二。鸟瞰视角下高低起伏,出入躲闪的布局关系,再加上黄绿黑紫琉璃瓦的色彩映衬,让故宫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故宫座落在北京中心地带,总体呈一个巨大的矩形——东西约753米,南北纵深约961米,总占地面积达100.4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高高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将它和北京其他地方分开,而墙内空间广阔,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
故宫在明代初期准备建造的时候,光计划和设计图纸就用了整整十年时间,而在建造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广发英雄帖,网罗了各地的能工巧匠,许多南方匠人也纷纷北上。参与建造故宫的主要有八个专业团队,分别是:瓦作、木作、石作、土作、油作、搭材作、彩画作、裱糊作,共称“八作”。
最著名的当属木匠蒯祥。蒯祥天资聪颖,相传在16岁时便“能主大营缮”,享有“巧匠”的美誉。在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天安门(原名承天门)便是蒯祥负责设计并统领建造的。成化元年(1465年),蒯祥以67岁高龄再次出山,承担了重建天安门的重任。他把南方的优质材料——御窑金砖、苏式绘画技艺都运用到城楼的建设中,重建后的天安门,规模比原来更雄伟高大,扩建成为巨大的宫殿式建筑,气势雄伟、布局严整,奠定了现代天安门的规模和样式。由于蒯祥的建筑造诣得到极高评价,也因此被人尊称为“蒯鲁班”。
经3D复原的北京城,由午门沿中轴线向南望(供图/ 北京领钧技术有限公司·名城历鉴)
当然,除了木匠蒯祥外,还有总设计师蔡信。据传明成祖朱棣将建造宫殿的任务交给了工部尚书宋礼。但建皇宫得先有图纸,于是宋礼就找到了蔡信让他设计,而蔡信也不负众望,他设计的新皇城比元朝时略向南迁;各大宫殿,依中轴线,左祖右社,十分规整;又开凿南海,堆砌景山。整个设计既方方正正,稳稳当当,又象征大明长治久安。
自明朝以来,故宫经历了600年的风云变幻,是什么原因让它历经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而依然屹立不倒呢?
其实,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便是建造材料的优质。故宫所有的木材都取自楠木,楠木本身带有阵阵香气,并且质地坚硬,自古就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的说法,因此成为建造故宫的主要建筑材料。
但是你知道古代想要获取楠木有多难吗?明书中曾经以“千人入山采木,百人安然归来”形容楠木的取材不易,因为质量好的楠木来自于云贵、四川、江浙等一些深山老林中,越是人烟罕至的地方,楠木的质量越是好,要想从原产地运输到京城,平均十株楠木就得耗费200人的规模去运输,需要历经千里,耗时数月。
故宫与其他宫殿对比(故宫平面图图片来源/ 故宫博物院)
但是即使楠木送达目的地,也不代表就可以直接作为建筑材料了。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还在苏州修建了一个专门加工楠木的机构,所有从各地运来的楠木要先要运到这里。首先确保楠木的内部不能有一点瑕疵,包括虫蛀和开裂,质量检测合格之后,再由专业的工匠操作,从浇灌到晾晒,再到做成成品,运送到北京,最终真正成为故宫的“栋梁”。
而如今,楠木的选材和加工技术也成为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宫600年屹立不倒的秘密,也都藏在这一根根千挑万选的楠木中。
中国古人其实很早就在建筑中使用了标准化结构,就比如廊、柱、斗栱、台基,都可提前做好预制件,到现场组装。而建筑就像是家具,榫卯结构相互咬合,天衣无缝。
故宫大殿中的楠木柱已经历了600 年的风雨,见证了紫禁城的古今朝夕
比如斗拱,它的作用是分解大屋顶的压力,同时具有美观功能,为了方便制造和施工,式样已趋于统一,尺寸也走向规范化,甚至成了衡量其他建筑构件的基本单位,宋代《营造法式》中,将木作基础尺度分类称为“材分制”,将拱的断面尺寸定为一“材”,共分八等,称为“八等材”,到了清代,为控制建筑物的体量和规模,将木作基础尺度划分为十一个等级,称为“十一等材”。这十一个等级直接反映在建筑物上,就是斗口的十一种尺寸。这种材分制度已形成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先进的“模数制”。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传统营造,是唯一将模数彻底实践出来的建筑系统。
大气,始终是北京建筑(群)的精神核心。相较于南方的秀丽,北京或者说北派建筑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气质和内涵,中原王朝的魄力和威严,也都蕴藏在尺度和规范之间。那么如何重现这份庄重,让人们在虚拟的环境下也能感受到皇家官式建筑的威仪,成为复原明清北京项目中的重点和难点。
借助相关资料,结合现代建筑科技,名城历鉴团队逐渐将原为平面图的实测图集及其他研究数据转换为专业图纸,再辅以3D建模等技术支持。最后,根据图片记录,对其样式外观进行打磨。而对于其中的疑难、无存建筑,经由专家的推算与绘制,逐渐尝试复原,又对古籍中可能出现的记载讨论参考,得出一个相对一致的结论,最后再进行复原制作。一系列的操作使得在虚拟环境下构筑一座故宮,复原一条中轴线成为可能。
经3D复原的故宫全景,仅从图片上就能领略故宫气势之恢弘,格局之规整(供图/ 北京领钧技术有限公司·名城历鉴)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宫建筑群,表现出中国古代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时间的无穷延展,空间的整体次序,建筑的尊卑形式与审美观。而以故宫为代表的众多皇家建筑群与错落在周边的园林、衙署、民居也共同组成了京城建筑的“脊梁”。
北京的城市设计源于金中都,中都城市又模仿自宋汴京。因此对宋代建筑的了解可有助于我们理解清代乃至现代北京城市格局。
而今宋代建筑实物多已不存,对于了解宋代建筑最为重要的著作当属北宋将作监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该书可以说是所有学习中国古建筑的必读书目。在《营造法式》中,李诫为古建筑工艺诸般匠作定下了成文的制度,从前中国的工匠对于工艺实际操作规范大多口传心授,无论是哪一行哪一作,形成文字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从李诫开始,关于建筑工程的记载逐渐增多,也愈加详细。最终在清代,清工部所存《工程做法则例》几乎完整地记录下了清朝对于北京城市的所有创造,成为古代大式建筑工程文献的集大成者。而藉由建筑大师梁思成毕生心血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使我们得以一窥清代建筑工程之门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