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农民院士”

时间:2024-05-18

王江山

漂洋过海

只为祖国农业发展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个旧市卡房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他到个旧市生产队当知青。那里的农民起早贪黑地干活,还是不够吃、不够穿,为了能让庄稼长得更好一些,收成更多一些,朱有勇就用学过的技术帮助当地农民生产增收,而这也促使他走上了农业科研之路。

三年后,朱有勇考上云南农业大学,并于1994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分子生物学。尽管生活境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朱有勇为了农业而奋斗的初心并没有改变。1996年完成研究工作后,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导师的挽留和优渥薪水,回到了他的故乡云南。他说:“宾馆再好也不是家,国外条件再优越,我做得再多再好,也是在别人的土地上为别人做事。一个人的事业只有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勇破世界级难题

朱有勇带领学生们做实验

20世纪80年代,世界农业科学界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容易造成病害流行,只能靠各种农药控制,而打农药又导致农药滥用的情况非常严重。如何不用农药就能控制病虫害?朱有勇向这个难题发起挑战。

1986年,朱有勇在云南省石屏县发现了一种奇特现象,那就是当杂交稻和糯稻一起种在田里的时候,糯稻就不会得稻瘟病。他意识到其中必定隐藏着某种科学道理。他先种了一块试验田,从早到晚地记录、观察、研究,而后,为了搞清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他不惜远渡重洋,赴澳大利亚进修。

回到祖国后,他继续和团队在控制病虫害领域深耕,从遗传多样性、协同作用、病害防火带、稀释作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科学试验,他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效果竟达到了85%以上,攻克了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易造成病害流行这一世界级难题,大大推动了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2000年8月,朱有勇的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足见国际科学界对这份研究的重视。

朱有勇院士拿着挖出的“比脸还大”的新鲜土豆(图片来源 / 人民日报海外网)

“农民院士”的扶贫之路

2015年,中央下达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示,他响应号召,来到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的澜沧县进行扶贫工作。

俯瞰沧澜县

澜沧县是个深度贫困县,扶贫任务艰巨。朱有勇不惧艰难,深入基层,来到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调研。通过调研,他发现,澜沧县的气候、土壤、降雨很适合种植冬季马铃薯。针对这一情况,他制定了一个“精神+产业+技能”的解决方案:先在村里租了一块地,种起了马铃薯。丰收时节,又邀请大家来看。村民们得知这种马铃薯个头特别大,产量高,还能卖出好价格,都被打动,不少人主动找朱有勇学习冬季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除此之外,朱有勇还发现澜沧县境内的云南松、思茅松与三七之间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正好适合种植三七这种经济作物,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2016年,朱有勇团队研发的林下三七种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了让科研成果惠及千万农户,他无偿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当地农户和企业,在乡镇办起了三七种植培训班,还亲自授课。从除草、翻地到移栽、防虫,他手把手地教大家。另外,朱有勇和其团队还陆续开办了冬早蔬菜、茶叶、林木、畜禽养殖、电子商务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新农民”,让他们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

多年来,朱有勇院士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重大奖勵18项,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新方法累计推广运用3亿多亩,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农民院士”。然而,朱有勇却说:“大家叫我‘农民院士,我心里很清楚,农民院士,农民在前、院士在后,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服务是我的本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这位“农民院士”真正地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让科技成果遍地飘香。

(责任编辑 / 陈天昊美术编辑 / 郑博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