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这本是一场必败的战役,城中早已弹尽粮绝,城外敌军步步紧逼。
将军颓然坐在残破的将军府里,他已决定以身殉城。
“将军,将军,有救了!”忽然,他的副将大呼小叫地冲进来,身后还拉着一个蓬头垢面的方士。
“危险哪!”方士手里捧的陶罐差点儿脱手掉在地上,吓得脸都白了。
“我手里又没有火,你怕什……”副将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发现将军举着一支火把就站在他们身后。
“这里面是什么?”将军指着陶罐问。谁知火把上崩落的火花正好掉进了陶罐里。
说时迟那时快,副将一把抢过陶罐扔了出去。
“轰”的一声,烈焰从陶罐中迸出来,不仅将陶罐炸得粉碎,现场还升起了浓浓的黑烟。
“这究竟是什么?”将军在震惊之余急切地问道。
“硫黄二两,硝石二两,马兜铃三钱半,磨粉拌匀就行了。”方士紧接着又补了一句,“没有马兜铃,用木炭也可以。”
原来,这陶罐里装的是用来炼制丹药的材料。方士说的正是这丹药的配方。不过这配方比较失败,因为炼制过程中炸炉的概率很高。
“如果把它放到战场上去……”将军灵机一动,死寂的眼中重现光亮。
这一晚,城中没有人休息。硫黄和硝石被源源不断地从药铺运到将军府。老百姓也把家中大大小小的罐子送过来。方士又要指挥磨粉,又要指挥配药,忙得脚不沾地。最后,一个个装满粉末的陶罐被小心翼翼地送上了城墙。
天刚亮,城下敌军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进攻。他们架起云梯,开始往上攀爬。这时,大大小小的陶罐接连从城墙上掉下来。敌军士兵下意识地去挡,只见陶罐忽然炸裂开来,喷出的火焰引燃了云梯……就这样,这些配制得并不成功的丹药,彻底改写了这场战争的结局。
中国的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策》中就有方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等到汉代,汉武帝更是招纳方士亲自参与炼丹。方士就是中国古代的炼丹家。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硫、硝和炭混合物点燃后会发生激烈反应,甚至会炸炉引发事故。《真元妙道要略》就记载了用“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时,火焰会冲出来灼伤手和脸,甚至将房屋付之一炬。
对炼丹家来说,炸炉是须竭力避免的祸事,而对军事家来说,炸炉则直接展现了这种危险混合物的惊人威力。大约从唐五代起,以硝石、硫黄和木炭按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就正式应用于军事了。
火药在宋代获得了较大发展。据《宋会要》记载:在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汴京的武器作坊中就有专门生产火药的“火药作”了。这也是“火药”一词首次在文献中出现。北宋军事著作《武经总要》还记载了三个军用火药配方,即毒药烟球方、火炮火药方和蒺藜火球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军用火药配方。
孙思邈(541年-682年)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以毕生精力撰写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已故史学家冯家升在《火药的发明和西传》中指出,孙思邈不仅是医学家,也是火药的发明者。他认为,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孙真人丹经》中明确提到了“伏硫黄法”,这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有关火药配方最早的记载,因此孙思邈应为火药的发明者。
对此,中国炼丹史权威学者陈国符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在分析了明代《正统道藏》中所收录的《真元妙道要略》《诸家神品丹法》《孙真人丹经》和《太虚子丹经》等炼丹书后,判定《孙真人丹经》并非孙思邈所著,而是后人假托之作,其实际成书时间约为唐代中后期, 远晚于孙思邈生活的时代。
那么,《孙真人丹经》到底是不是孙思邈所作呢?根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孙思邈的主要著作遗存约有90余种,但其中71种已基本被确定为后人假托之作。由此可以推断,《孙真人丹经》是伪作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无法证明孙思邈为火药发明者。
北宋初期,火药配方中的硝石含量太低,且含有很多其他成分,因此制成的火药只具有纵火、散毒和放烟的作用;等到元代,配方中的硝石含量明显增加,达到了60%,而硫黄和炭则各占20%左右,其制造工艺也有所改良,因此制成的火药威力更大。
1233年,蒙古军统帅窝阔台汗攻下金都后,不仅将汴梁等地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之后蒙古军在两次西征中将火箭、火炮等火药武器带到了战场上。阿拉伯人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逐步掌握了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
14世纪,阿拉伯人与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发生了一系列战争。阿拉伯人制造火药和火器的技术也在战争中被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逐步掌握。中国火药也由此传入了欧洲。
这种源自中国的火药在点火后会迅速爆炸且生成黑烟,因而被西方称为“黑火药”。
“火箭”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魏略》。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蜀国军队攻打陈仓,魏国守将郝昭射火箭引燃攻城的云梯。郝昭所使用的火箭,实质是纵火箭,即在箭杆上绑上易燃物,点燃后射出,目的是纵火烧伤敌军。
火药发明后,火箭上所绑的易燃物就变成了火药包。燃烧的火药能使箭的飞行高度和距离都有所增加,但实质仍为纵火箭。 《武经总要》中所记载的“弓弩火药箭”和“火药鞭箭”都属于纵火箭。由于这两种火箭没有使用引线,所以发射前必须用烧红的烙锥扎入火药包进行引燃。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南宋和金国爆发了“采石之战”。南宋军队使用了更高级的火箭——霹雳炮。霹雳炮的外形有点儿像二踢脚,爆炸后藏在纸筒内的石灰会四散飘扬,从而扰乱敌军的视线。霹雳炮实质是一种原始的烟雾弹,从结构来看属于反冲式火箭。
老君山位于四川绵阳江油市,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因而得名。时至今日,这里的深山密林中仍存有4座始建于宋代的道观。2003年11月,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赴老君山地区进行考察。
老君山中有朝阳洞、天雨洞、烟子洞等十几个人工开凿的山洞,洞深在数百米至近10千米不等。探险队在這些山洞中发现了用来生产的硝池,以及堆积如山 的下脚料、废弃物和生活用的灶台等遗迹。其中烟子洞宽约60米,高达50米,在深约1千 米的山洞内,人为形成了4处数百平方米的工作面(直接开采矿物或岩石的工作地点,随着采掘进度而移动),每个工作面均有几个硝池和大大小小的灶台,洞内还散落着大量破碎的瓷器。这些瓷器的制造年代大约在明代以前。
此外,探险队还对老君山的周边环境及文化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附近的重华镇虽然物产有限、交通不便,却曾汇集了江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陕西和浙江等省的会馆,有的会馆至今仍保存完好。专家们推测,各省客商云集此处是为了采购老君山上开采的硝。在这些会馆附近,还有一条名为“火炮街”的古街。据当地居民介绍,古时候这里经营火药原料和爆竹。这也从侧面证明老君山所开采的硝是用于制造火药的。
江油老君山硝洞遗址是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硝的开采提炼基地。2006年,它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