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邵红胜 邵红能
国之重宝“90后”袁隆平屡屡述及一场“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有一天会长得比高粱还高,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人们得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袁隆平对杂交水稻和它背后维系的国家粮食安全总怀有一颗赤诚的初心,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未变……
他从湖南省的一所小镇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被人们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米神”和“从田野走向世界的科学家”等。他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他“共和国勋章”。
一心只为进“农门”
袁隆平读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了一个园艺场,各式各样的花像毛毯一样铺在地上。这让袁隆平想起了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镜头里、窗外满是随手可摘的水果,想喝牛奶,就等奶牛走过来顺手接一杯……袁隆平称:“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心中就特别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
为了学农,在大学填报专业时,袁隆平还与父母有过争执。袁隆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在老家德安县当过小学校长和督学,后来在平汉铁路局工作。母亲早年在江苏镇江的教会学校读高中,毕业后在安徽芜湖教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袁隆平随父母曾居住北京、天津、江西赣州、湖北武汉、重庆和南京等地,成长环境基本上都在大城市。父亲不理解他为何要学农,建议填报理工或者医学专业。母亲则劝他,学农很辛苦,将来要当农民。也许是心中早已种下学农的“小火苗”,到了高中毕业,尽管父亲希望他能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19岁的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并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进了“农门”。
在与水稻“相伴”的岁月里,袁隆平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对于科研,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非常重要。袁隆平每次从国外带回的资料都会复印成3份,一份留在杂交水稻中心,一份提供给全国协作组,一份则让来中心访问的科技人员无偿参阅。他肩负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总设计师和最高学术领头人的重任。
如今年过古稀的袁隆平,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他依然坚守在一线,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田。越是天气恶劣,他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因为那是检验他的“宝贝”的关键时刻。他认为:“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杂交水稻的诞生
1960年,30岁的袁隆平根据一些报道了解到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袁隆平发现“鹤立鸡群”的特异稻株,在第二年他认识到这是“天然杂交稻”株,并受到启发,开始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开始,袁隆平在国内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同年7月5日,他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的洞庭早籼稻田中,找到一株奇异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的种子。1965年7月,他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连同上一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繁殖了1~2代。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上。1966年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获悉这篇论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并指出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1973年,在“不育系”、“保持系”的基础上,利用长江流域、华南、东南亚、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千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百余具有恢复能力的水稻。至此,袁隆平及其团队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水稻产量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同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一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科研小组的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1976年,杂交水稻绿遍神州。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中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一次飞跃。1977年,袁隆平总结了10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79年4月,袁隆平首次出席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科研会议,在会上他宣读了自己用英文写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并即席答辩,与会者一致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处于领先地位。1980年5月,袁隆平应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稻制种技术指导。1986年4月,他应邀出席在意大利米兰附近召开的“利用无融合生殖进行作物改良的潜力”国际学术讨论会。同年10月,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袁隆平在会上作了《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现状》的专题学术报告,并提出今后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设想,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赞同,并写进了会议文件。
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目前,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与收获,一次次创造着奇迹。
一颗种子的能量
从1979年首次走出国门并在美国开花结果开始,中国杂交水稻目前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95年开始,菲律宾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解决粮食和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来抓,2005年其种植杂交水稻面积就达3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6.5吨,比其全国水稻平均单产高80%。尝到甜头的菲律宾政府,于2007年发展杂交水稻300万公顷,实现粮食自给。印度尼西亚粮食也多年不能自给,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2001年,首批中国杂交稻在印尼5个省10个试验点展开,单产普遍达到每公顷8吨以上,最高达12吨,而原来的常规水稻每公顷只有4.5吨。马来西亚稻米产量多年来增长缓慢,造成大米短缺,自给率只有60%左右,每年需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大米。引进“超级杂交水稻”为马来西亚带去了希望。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杂交水稻外交”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品牌。包括“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袁隆平作为科学家,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成就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類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