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绞痛”药物引发的意外发明(下)

时间:2024-05-18

王震元

EDRF大发现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突袭夏威夷的瓦胡岛(珍珠港),从而揭开了美国直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这期间,有大批美国适龄青年应召入伍。但是,时年25岁的罗伯特﹒佛契歌德却不在其列。原来,他在获得化学博士学位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后不久,一场事故导致他右眼视网膜脱落,几乎完全失明。佛契歌德的伤残既造成个人的不幸,又使得他在战争期间得以继续留在专业岗位上,并努力进军生理学、药学和生物化学等知识领域,为日后名垂青史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这是佛契歌德本人所始料未及的。

1949年,佛契歌德进入华盛顿大学担任药学系助理教授。他的研究课题是“药物及其他物质给平滑肌带来的影响”。平滑肌是构成血管等管状或胃、膀胱、子宫等袋状脏器壁的肌肉,具有使这些器官、脏器收缩或弛缓的机能。从1951年开始,佛契歌德发现,被切割成螺旋形的家兔胸部大动脉——血管条,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下,都能产生收缩效应。这是符合这两种激素特性的。但是,当他用乙酰胆碱无论是作用于静息的血管条,还是经其他化学药剂进行预收缩处理的血管条,结果仍都是收缩时,他就感到十分意外了。因为乙酰胆碱在当时被公认是一种很强的体内血管舒张剂。

在此后的20多年中,佛契歌德虽然在血管的舒张作用、心肌细胞的收缩因子,特别是受体理论等领域都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但是他对乙酰胆碱的那种“反常”表现,却始终未能找到答案。直到1978年5月,为了确定家兔主动脉平滑肌是否存在受体时,佛契歌德决定重复当年的实验。他吩咐助手戴维森将血管环用去甲肾上腺素作收缩预处理,然后再用新鲜的生理盐水洗刷掉收缩剂。但是,当佛契歌德继续用乙酰胆碱处理时,血管竟没有进一步收缩,反而松驰了。佛契歌德从戴维森那里了解到,原来是他忘记洗刷这道工序了。佛契歌德在惊讶之余,终于恍然大悟。佛契歌德由此推测,戴维森很可能在过去每次操作过程中,都把某种在乙酰胆碱作用下能够松弛血管的物质,与收缩剂一起洗刷掉了。特别是他联想起自己多年来做这种实验,如果在剪下动脉过程中,只要不把手指和潮湿的过滤纸触及动脉内膜,动脉对乙酰胆碱就会起扩张反应时,更加确信这种物质就是动脉内膜!

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断,佛契歌德又做了这样的对比实验:把一段除去内膜的动脉与另一段同样长度但未除去内膜的动脉,内表面相向叠在一起。那段除去内膜的动脉,如果单独受到乙酰胆碱的作用就不会松弛。但在这种“三明治”式的实验材料中,乙酰胆碱却表现出对血管很强的松弛效应。于是,佛契歌德得出结论,这是“内皮所产生的未知的弥漫性物质引起了松弛”,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他甚至还幽默地表示,严格地说,RS才是松弛物质,但他的名字缩写是RF,所以才改称的。1980年,佛契歌德与那位“操作失误”的助手戴维森一起署名,将这一重大发现撰写成论文寄给著名的《自然》杂志。编辑见稿后颇为为难,后经压缩后才勉强发表,这主要是由于他俩当时还说不清楚EDRF究竟是何种物质。

一氧化氮露峥嵘

于是,另外两位美国药物学家路易斯﹒伊格纳罗和法里德﹒穆拉德登场了。1977年,穆拉德发现,硝酸甘油必须代谢产生一氧化氮(NO)才能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由此他认为,这种气体可能就是对血液流通具有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但这个推论还缺乏实验证据。伊格纳罗在读到佛契歌德的那篇论文后,就买了一小罐一氧化氮气体。稀释氮气后,他将精细的气流注入器官保存室中。所用器官是牛冠状动脉条,并经苯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处理。结果一氧化氮使冠状动脉条又快速显著地扩张。但这种扩张作用,又可被加入的血红蛋白和亚甲蓝阻断。血红蛋白可促进一氧化氮的氧化,而亚甲蓝是鸟苷酸环化酶的抑制剂。这就从反面证实,硝酸甘油在扩张血管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氮必须将这种酶“活化”。伊格纳罗团队进一步从牛肺中提纯了鸟苷酸环化酶,并发现其中含有亚铁血红素。这表明一氧化氮必须与这种酶中心的亚铁离子受体结合才能“活化”,并进一步合成环磷酸鸟苷(CGMP)这种激素,从而使平滑肌松弛,血管得到扩张。

1986年,伊格纳罗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佛契歌德。他们相互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用药理学方法进行了比对,发现EDRF与一氧化氮都能引起血管松弛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减少血小板的粘附,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它们的半衰期都很短并相等,都可被血红蛋白及亚甲蓝所抑制,都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产生CGMP而发挥作用的。此外,据测定,它们的其他化学、物理性质也完全相同。1987年,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蒙卡达通过实验进一步确认EDRF就是一氧化氮,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此外,研究还表明,佛契歌德当年实验中产生EDRF,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化、生理过程。大致可表述为:乙酰胆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相应受体后,激活一种磷脂循环,产生钙离子(Ca2+),同时打开细胞膜通道,使Ca2+进入细胞内而浓度上升,与另一种钙调蛋白物质结合,使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化”(这种酶来自巨噬细胞,将L-精氨酸转化),产生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将另一种鸟苷酸环化酶(GC)“活化”,进一步合成环磷酸鸟苷(CGMP)。于是平滑肌就在这种激素作用下松弛,使血管扩张。

1998年12月10日,82岁高龄的佛契歌德与伊格纳罗及穆拉德一起“由于发现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信号分子”,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伟哥”意外问世

在英国肯特郡的海边被称为三明治的小镇上,有一所辉瑞公司的药物研究中心。尼古拉斯·特雷特医生自1980年开始,就在那里研究一种称为“西地那非”(silednatie)的新药。他希望通过释放较多的一氧化氮,增加舒张心血管平滑肌的力度,从而对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有更好的效果。但事与愿违,多次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1991年4月的一天,特雷特医生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终止研究。出乎意料的是,会场上一位胖胖的老头站起来,大声地说:“我们不在乎你的失败,只希望继续得到这种药物!”“为什么?”特雷特医生深感惊讶。“是的,医生。它对我的心脏看起来没有好处。但是,”这位72岁的老人指向自己的裤裆,兴奋地说道,“对我这里起作用。”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哄堂大笑。在严肃的科学实验面前,这是极少有的滑稽场面。特雷特医生细心地询问在场的患者,其中的大多数人不但均表示确有这种“不良反应”,而且还不愿意交还已经领取的药物。这仿佛是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特雷特医生的创新思路。

研究表明,男性在性刺激作用下,大脑性中枢会发出兴奋的信号,并从脊髓到达末梢神经前端的阴茎神经,释放出信息递质——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入海绵体周围后,构成血管壁的平滑肌内就会活化鸟苷酸环化酶,合成环磷酸鸟苷,使平滑肌松弛而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入并充满海绵体内,产生阴茎勃起。显然,勃起的能力和持续时间,与环磷酸鸟苷在血液中的浓度成正比例。而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射精,大脑性中枢就会停止释放一氧化氮,特别是血管壁上会分泌一种5-磷酸二酯酶(PDE5),将血液中的环磷酸鸟苷分解,使平滑肌收缩恢复原状,勃起结束。

由此可见,5-磷酸二酯酶与阴茎勃起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还显示,PDE5的活性主要在海绵体内表达,而“西地那非”恰恰能抑制PDE5的活性。这就是为什么这种药物治疗心绞痛无效,而却能造福男性性功能勃起障碍(ED)患者的根本原因。

1998年3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这种药物上市。它的商品名称为Viagra,是Vigor(精力)和Niagra(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合成缩写,其涵义是“精力如澎湃的瀑布”。Viagra有几个中文译名,但目前普遍采用“伟哥”一词。2000年7月4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郭应禄院士开出了我国第一张“伟哥”处方。据2014年7月底的统计数据表明,这种设计成蓝色菱形的小药片,已经使全球1000万勃起障碍患者恢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佛契歌德虽已于2009年长眠于地下,但后人仍尊称他为“伟哥之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