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理论联系实践 校内联动校外——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路径

时间:2024-05-18

耿诗淼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1 校内育人路径优化

1.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在一定的目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现实生活里的现实问题融入课堂中来,提供类似现实生活的情境,使学生通过综合应用课堂上的所学知识深入地思考、钻研、辨析这些案例,作出自主的判断与分析,以此增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本领的一种新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通过把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融入课堂中的方式,引导学生应用相关知识整体辨析和思考问题,把这种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不仅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改革进程的必然结果,更是适应课程教学进展的内在要求。案例教学不是传统的课程举例,它通常包含更大范围的问题并具备更深层的启发意义。

1.2 研究实践

研究实践指的是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客观生活和具体实践中加以利用。主要表现是学生为了完成课堂上的教学课题,以此为动力,通过教师与同学之间的通力合作,进行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归类分析和整合利用,最终将课堂知识融入实践操作,完成课堂任务。研究实践具体有三方面特征:(1)学以致用,学以致行。研究实践将课堂知识和客观现实紧密融合,致力解决现实问题,通过这种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程度和应用程度。它所研究的范围大到宇宙空间、国际政治、社会热点,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交友。(2)主动学习,激发兴趣。课题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历史、空间、时间等几乎无所不包,既开放又包容,且具有高度自主性,学生进行研究时,可自主探索,也可与他人开展集体探讨与研究,方式灵活不机械。(3)知行统一,成效卓著。研究实践通过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讨,构建起成体系的知识理论框架,整合利用知识得出成果。

1.3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长期存在于学校的形而上层面上,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形成于学校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中,被社会各个领域和广大师生所广泛推崇和接受。校园文化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多学科,以授课为主,辅以课堂互动的形态特征,具有传道授业、陶冶情操、洗涤心灵、凝聚群体、价值引领的功能。校园文化有多种活泼生动的形态,比如品行、实践、交流等,内容也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与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联系密切,一般有专题讲座、知识竞赛、“鱼骨图”结构化分析、体育比赛、读书读报、爱心工程、暖冬之旅、文艺竞演、互助小组等各种形式。

2 校外育人路径优化

2.1 基地教育

基地教育指的是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在学校外开辟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到基地调研参观,在现场学习并获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方式。在中华民族广阔的土地上,拥有富饶的社会教学资源。此类基地可以是改革开放兴起的沿海新区,也可以是卓越的历史名人或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抑或是博物院、革命旧址、名人旧居等关键的历史纪念地。充分发掘这些历史人物和具有历史铭记意义的资源,将其精髓融合进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中,丰富思政教学的现实案例,补充教学内涵,让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充分发挥出教化育人的作用。基地教育因其资料广泛、直观生动、说理深刻、取材合理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资源,“基地”的教育形式不同于课堂教育的封闭枯燥狭隘,拥有课堂教育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学校打造德育教育基地,应确保基地教育在教学上的成效和质量。

2.2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指的是学校按照培养人才的目标,把现实社会当作教学课堂,把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联系的客观世界当作教学题材,把假期和课下时间作为学生活动时间,通过学生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参与为基本渠道,按照计划和设计为学生开创或设立相关学习背景,让教育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以学生为主体,指引学生充分应用课堂知识,将理论化为实践的基础,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创新性、综合性的活动,切身感悟现实且实际的生活,养成正直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品德规范及适应社会、融入现实的能力,例如创新知识的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察觉问题并能克服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是延伸、应用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实践教学的教育手段,以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为基本前提,以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为内容依据,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模式和方法补充,拥有较强的现实性、广泛的社会性、普遍的参与性和主体的自觉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课长期的发展中,它的教学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比如下乡调研、实地考察、走访贫困户、关爱老党员、重走革命路等。通过寒暑假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使学生以亲身经历深刻考察社会现实,也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吸收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现实生活,通过观察、调研、学习与交流掌握分析客观现象的本领。

3 理论实践育人路径优化

3.1 加强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领导

确立完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的政策保障。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和通力合作的原则建设相关机构,出台标准化教学政策,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置于培养人才的综合计划里,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基本思想、宗旨目标、方法渠道、时间规划、考核评估、奖惩机制等相应规范。按照标准时间和计划进行实践育人活动,作出明确的内容和工作要求,出台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鼓励政策,与此同时,学校教务部门也应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囊括进学校党组织与评估奖惩系统,使之成为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衡量与考核的关键标准,确保思政教学实践有效开展。

3.2 增加理论课实践育人的经费投入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事实证明,资金保障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基础。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时效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学校方面。校方应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设立相应的款项,以便使课程能够顺利开展。第二,地方政府方面。响应中央文件号召,设立专项经费,有关部门针对资金的运转也应提供保障和加以监督。第三,社会组织方面。创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鼓励社会力量加强宣传、筹措资金。

4 新媒体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

4.1 加强对师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高校教育教学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要用新媒体的技术能力加强对师生进行培养。目前,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一定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时候,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开展一些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新媒体的特点以及作用,也能够通过讲座传递很多重要的信息,让学生能够辨识各类思想,在不同思想的冲击下,仍然能够保持自身正确的立场,让自己的思维不受外界信息的干扰,抵御住一些不良的思想影响,能够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教育者首先得有正确的三观,有很好的知识素养,能够灵活地运用新型网络技术平台,能够了解最新的网络文化,才能够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角度去考虑问题,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

4.2 采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利用此平台,让学生跟老师进行互动,教师也可以发表一些自己的思想与政治教育文章,或者是对现在社会比较热议的问题进行评论或评价,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跟随着老师一同进入阅读讨论,从而了解到学生的一些想法和内心的真实世界。教师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并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视频、图片、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参考学习。或者可以利用一些网络平台开展一些直播课程,开展党团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并同时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游戏,吸引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4.3 利用新媒体构建良好平台,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在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利用好新媒体的优点,创设良好的教育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要是多元化的。同时高校也要将硬件设备创设好,使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能够更加便利和快捷。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一些优良的健康网站,发表一些积极健康正能量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随时查阅,随时随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设立一些贴吧、留言板、论坛等等,使学生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敞开自己心扉,达到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学校和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的效果。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引导、督促学生在网站上留言,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氛围。教育工作者呈现出来的课堂氛围,也一定要是融洽的、轻松的,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多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图片、音乐欣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融入课堂中,在不知不觉中被熏陶,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4 健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首先,高校应该对新媒体技术散播出来的信息加强审查与监督。新媒体环境中虽然会有大量的信息,但是很多信息掺杂在一起,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审查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正确地引导学生。同时高校必须在健全的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确保新媒体环境是与时俱进的,可以不断丰富新的内容。其次,高校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在校领导的统一安排下,调动各个部门和社团建立高效、缜密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强对管理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学生开展有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教育的使命,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案例教学、研究实践和校园文化优化思政教学路径,通过基地教育、社会实践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事业开创新局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