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依托红色文化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常态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5-18

陈筱莉

摘 要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红色文化中体现的价值观是支撑中华民族从革命到建设、改革的重要动力,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传承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当前中国进入新时代,大学生肩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广大青年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自觉投身到中国的建设征程中。红色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天然优势,可以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效途径。就目前研究来看,各校都尝试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但是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本文旨在研究依托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发挥校园育人的主渠道、开展与社会相结合的实践、形成多方协作的良好机制,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常态化建设。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常态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2.024

Abstract Red culture has a unique value and func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values embodied in the red culture ar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support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revolution to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e must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correct values. At present,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shoulder the new mission entrusted by the new era, the majority of young people must have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consciously participate in China's construction journey. Red culture has natural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an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all schools tr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relying on red culture, but there is no normalizat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norm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relying on the unique value of red culture, giving play to the main channel of campus education, carrying out the practice of combining with society and forming a good mechanis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Keywords red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normal mechanism

0 引言

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智慧开展了不懈的斗争才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我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的红色文化中体现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责任使命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各种技术飞速发展,多元价值冲击思想,国际局势比以往更加复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可是人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是天生既有的,而是在社会现实中对自己的民族产生的认同。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向好,各校也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是依托红色文化构建一种常态化机制还需在实践中仔细探究。

1当前依托红色文化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现状

1.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形式单一,与红色文化结合较少

各学校都在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尝试,但是基本就是单纯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是如果单纯依靠课堂来完成,培育效果不会理想。在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过程中,对内容的选择受到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而且基本都采用课堂讲授法,这种单一的讲授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个人是否具备深厚的红色文化知识,能不能在课堂上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有没有形成个人对于红色文化的正确理解,这些都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直接关联,教师需在红色文化中找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精神动力和有效途径。

1.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内容局限,没有体现时代新要求

目前我们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引导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内容为主,对于传统的红色故事宣传的力度较大,新时代中我们表现出的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体现的不多。现阶段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科技新媒体越来越多,但是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却没有随之提升,或者说新时代在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涌现的时代楷模的宣传和接受度不够。红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精神力量,在革命年代,红色文化中主要体现在为了革命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主要体现在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砥砺奋进、勇于担当的进取精神是新一代青年的精神动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长征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凝聚的抗疫精神就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抗疫过程中涌现的大量凡人楷模就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但是在当前的红色文化宣传和学习中,对近几年我们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民众能记住的却不多。

2 依托红色文化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育人机制

调研显示,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态势处于较高水平,但根据之前的问卷结果,依然有部分学生表现出社会主人翁意识淡薄、注重个人利益、理想信念迷失等现象。大学生正处于自身成长的关键期,受到网络上各种思想的影响较大,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却不愿意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知晓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能从内心认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也不意味着能在实践中承担起社会责任。

红色文化中所体现出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引导本就应该大力弘扬,承担社会责任是红色文化中的核心要义,红色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育人资源,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如今发展壮大,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将责任和担当放在首位,所以构建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机制尤为重要。

2.1 红色文化进课堂,注重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可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他强调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职院校在大学生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课程的开设总体上要求学生提升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而红色文化在党的不同时期激勵人们浴血奋战、开拓创新,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肯定,坚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产生认同。

要做到红色文化进课堂,首先需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来完成,教师结合教材,找到红色文化与教材中知识点相契合的地方认真备课,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特点、关注话题及专业特色设定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之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对红色文化接受度不高,主要原因是课堂的讲授基本以教师为主,学生结合当前实际对红色文化进行探讨的过程不多,教师教授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传统的讲授法,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改进了多种教学方法,一是在学生中开展“我是四史宣讲员”活动,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查找资料,准备汇报内容,由小组以讲授、朗诵、红歌、小品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邀请当地党史馆宣讲员进课堂,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直接进入课堂进行宣讲,并在课后开展讨论。三是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构建特色精品课堂。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对大学生红色文化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习总书记说过,当年他上初中时,一位政治课老师讲授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给同学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这节课在他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对他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的个人素质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2红色元素进校园,增加教育的灵活性,做到润物细无声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具备育人功能。将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以往重视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常常忽视。然而,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恰恰是社会责任感能体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今后走入社会也才能将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融入自身的努力奋斗中。

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要利用好学校的整体布局,如教学楼的墙面、走道等,将红色内容的图片、名言、故事张贴出来进行宣传,建立红色文化宣传角,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了解到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光辉历程,感受革命前辈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怕牺牲的可贵品质。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竞赛活动,如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红色歌曲,宣讲革命故事,举办红歌竞赛、红色微剧本展演等,不断深化红色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使学生在校园中处处都可学习。再次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通过教室的黑板报设计、制作红色主题手抄报、召开红色文化主题班会、红色书籍读书分享会等,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的学习中汲取努力奋进的力量。

3 完善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实践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有这样一段话: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中需要特别重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才是大学生真正走入社会和认识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在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热衷于参与实践,但是对实践效果不满意,学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历史,获得责任认知,但是很少思考如何进一步外化为具体的责任行为。而对责任行为的考察才能看出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也才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偶尔的短暂的行为,还是长久的内心真实的稳定的行为。

3.1贴近学生实际开展实践,回应学生关切的热点

所有的教学都建立在社会和时代的基础之上,如果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带领学生走入社会,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具体的案例,才有可能让学生对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基因有情感共鸣,才有浓厚的兴趣对时代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解决方案。教材中的内容如果没有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学生很难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是要通过活动的设置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落到实处。一是注重学生的情感认同。例如组织学生担任当地党史教育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在对红色文化讲解的过程中,对这段历史产生认同,进而激励自身的奋斗。二是回应学生对时代的关切。如抗疫精神中展现出来很多平凡的英雄,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攻坚克难的英勇战斗,体现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学生希望详细了解,教师也应该仔细讲解。三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学生不是不喜爱这些内容,而是不喜爱这种学习方式,之前大火的《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节目,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很多年轻人都开始关注文化遗产,这种方式就是时代需要的年轻人喜爱的方式。

3.2在实践内容中深入挖掘,让学生产生情感认同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之前各校开展的活动没有形成长期性和稳定性,没有形成各校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缺乏合理的安排,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活动也就是形式主义,参观完就没有深入探讨和思考了,这样的活动没有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得到感悟,效果也并不好。

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形成积极的责任意识,但是必须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真正产生情感体验并学会思考,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是很好的方法,例如在组织学生参观了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让学生深入调研、走访自己家乡的红色资源,探寻背后的故事,最终形成调研报告,拍摄微视频,制作微剧本等等,这样才能将红色文化的内涵进行延伸,在身体力行的实践和考察中,感受历史赋予的精神力量,感悟我们从苦难走向辉煌展现出的本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切实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4 注重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多方协作机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需要多方合力,以红色文化为依托能更好的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抵制当前价值多元化帶来的冲击和误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必须首先重视以学生为本,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4.1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有效的沟通形式

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要坚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也是为了将来学生能很好的服务于社会,自觉投身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社会责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只是简单美化生活,而忽视社会问题的责任感教育是培养不出真正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的。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社会中的很多问题都直接暴露出来,要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切实的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使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落到实处。

当前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高校、家庭、社会协同发挥作用。在传统的思维里,大部分家庭觉得教育主要是学校的工作,忽视了作为家庭的培育效果,与社会也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在大学生的培育过程中,过分追逐功利性,在金钱观、幸福观的培育上容易出现偏差,为国家和社会无私奉献的英雄楷模宣传不够。很多高校与家庭的沟通也有限,对于学生的教育经历和真实想法并不完全了解,在这样的环境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容易浮于表面,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出了一定社会责任感,但并没有在思想上形成稳定的责任意识,因此,高校在构建多方协作机制时应考虑多方因素,可以让家长参与管理,让学生加入社区,将三者进行有效的链接。

4.2 学校各部门和各课程都需通力合作,注重连续性、系统性

高校的部分教师容易产生误区,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专业课教师只负责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掌握。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关注较少,而且专业课教师由于专业方向不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一定全面,教师本人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在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做得不多。然而高校要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培养能担当时代责任的新人,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培育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现在全社会都在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些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有很强的感染力,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学习这些文化,而不用这些优秀的文化去研究中国的实际,去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种学习是没有意义的。要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向同行,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而不是断断续续、不连贯、不系统的培育内容。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其他活动的开展,突破以往形式化、固定化的培育方式,选择贴合实际的榜样形象。例如在2020年疫情大考中,很多学生对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非常喜爱,所以注重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的诉求,才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更加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责任感与生活息息相关,与自己的未来息息相关。

5 结语

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红色文化体现了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在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情感及责任使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高度契合。新时代又赋予了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宝贵的精神力量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必须在社会责任感培育上下功夫,构建合理的机制,并且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机制,让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

基金: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201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基于红色基因传承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C44);201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9GG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

[2] 桑利娥.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依云与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0,(07):151-155.

[3] 宋俭,廖玉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07):24-29.

[4] 邓安能.论构建红色文化助推立德树人教育机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03):13-16.

[5] 姜艳丽.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J].才智,2020(24):152-154.

[6] 王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培育机制研究[J].文化产业,2021(05):56-57.

[7] 艾楚君,杨超.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02):76-79.

[8] 李清宇.大学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02):71-7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