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武荔涵
摘 要 在当前大学生宿舍交往中,由于对互动符号理解存在差异性、互动情境的局限性以及“自我”发展阶段的不均衡等因素而导致了宿舍成员的互动冲突。通过建立明确的互动目标、营造良好的互动情境、探索丰富的互动符号、培养全面发展的互动主体等方面的措施,来推动大学生宿舍和谐互动关系的重构。
关键词 符号互动论 宿舍人际交往 互动 冲突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2.053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dormitory commun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raction conflicts among dormitory members ar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active symbols, the limitations of interactive situations and the im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self".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lear interactive target, create a good interactive situation, explore the rich interactive symbols, and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active subjects and other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Keywords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conflict; harmonious
在教育部發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宿舍就是“文化育人”和“心理育人”两大体系的重要载体。如何推进大学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形成良好的宿舍互动,都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大学生宿舍成员的互动状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
所谓宿舍互动是指大学生在宿舍情境中,以言语、行为、态度以及其他客观事物为媒介,进行不同类型和方式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的社会交往过程。本文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本质,探究宿舍冲突的原因,寻求构建大学生和谐宿舍的具体路径。
1宿舍互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方式
基于符号互动论,大学生宿舍成员之间交往是以符号为媒体,这个符号既包括人的主观语言、行为和态度等,也包括宿舍里的所有客观事物,比如宿舍的硬件设施、规章制度等。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出发,宿舍互动的内涵主要包括了以下三点的内容。
1.1 与宿舍成员互动的过程
宿舍互动是以宿舍符号为媒介的宿舍成员之间的交往过程。符号是社会交往的媒介,在宿舍互动中,宿舍符号就是成员间互动的媒介。[1]宿舍符号包括了学生的主观言行态度和宿舍内的客观事物两大方面,学生在宿舍中的言语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属于宿舍主观符号;宿舍中的硬件设施、规章制度等属于宿舍客观符号。宿舍成员在互动的过程中,都是以这些符号为媒介的。由于每个人对符号的理解不一样,即便是以相同符号为媒介,宿舍成员间的互动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如符号互动论的观点,人们对事物的行为,是基于事物对于人的意义而产生的,宿舍成员的行为,是基于宿舍符号对于其自身的意义而产生的。
1.2 与宿舍情境互动的过程
首先,宿舍成员通过符号互动,希望对他们共同拥有的宿舍情境达成共识;其次,成员又通过各自的理解,对宿舍情境进行自己的分析和解释,并产生了新的宿舍意义;最后,这种新的宿舍意义既包括了宿舍成员间主观交流中发现的新问题,也包括了他们对宿舍客观事物的认识中产生的新理解。
1.3 自我互动的过程
宿舍互动是大学生重构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成长过程。米德提出,“自我”的构建是一个心理过程,需要个人辩证地将自己看作为“客观事物”,这样才是有“主我”和“客我”两部分共同组成的“自我”。个体间冲突的本质是各“自我”之间的冲突,既包括“主我”的冲突,也包括“客我”的冲突。在宿舍互动情境中,宿舍成员在生活习惯、言语行为、价值观念上都存在着各种差异,每个人只有从其他成员的角度来正确理性的看待自己,才能化解这些差异引起的冲突,从而完善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不断进步。
2互动冲突: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困境与原因
2.1 对互动符号理解的差异性
宿舍成员的言语方式、行为习惯是宿舍互动的重要符号,个体对这些符号的理解会存在着很大差异。首先,地域性会导致对互动符号理解的差异。大学宿舍的成员多数来自不同地域,甚至属于不同的民族,他们有各自的方言。在宿舍互动中,可能会因为对语言符号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矛盾。比如,同样的词语在一些地方是带有褒义的,而在另一些地方则有贬义;其次,家庭经济条件会导致对符号理解的差异。来自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学生,在宿舍互动过程中也经常会产生冲突。比如,关于宿舍硬件设施的理解存在各种差异,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认为宿舍空调想开就开,宿舍洗衣机想用就用,而经济较困难的同学会认为昂贵电费自己无力承担。最后,个人兴趣爱好会导致对符号理解的差异。兴趣爱好不同的宿舍成员,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大区别。比如,宿舍里被音乐环绕对于喜欢音乐的同学来讲是一种享受,而对于不喜欢的同学来讲,这可能是一种噪音。
2.2 互动情境的局限性
大学生在宿舍这个情境中交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宿舍情境的独立性。现在大学宿舍一般都配有卫生间,宿舍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宿舍成员的生活起居在宿舍都可以完成。宿舍成员可以将宿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情境来完成他们之间的交往。在一些宿舍,成员之间会分化出小团体,甚至这些小团体会出现对立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宿舍成员内部矛盾的激化;第二,宿舍情境的封闭性。宿舍成员之间交往的方式与内容,可以完整保留在宿舍内部。比如,和谐欢乐的宿舍氛围,宿舍成员只有在宿舍中才会体会到这种感觉,外部环境是无法理解的。第三,宿舍情境的固定性。一般来讲,大学宿舍成员相对固定,从大一入学到毕业,宿舍成员要在一起共同渡过几年的大学时光,这就决定了宿舍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情境。宿舍成员的固定一方面为宿舍成员建立真挚的友谊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同时也成了一些宿舍矛盾不断升级和激化的温床。
2.3 “自我”发展阶段的不均衡性
在符号互动论中,米德把“自我”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准备阶段”(preparafory stage),在这一阶段,孩子只会模仿大人的行为,他们没有任何自我的概念;第二个是“玩耍阶段”(paly stage),孩子在这一阶段学会了扮演社会中其他人的角色,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但并没有形成系统和完整的自我意识;第三个是“游戏阶段”(game stage),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学站在多个他人的角色来看待自己,形成了成熟的自我意识。[2]
第一,“自我”發展阶段性停滞。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和“00”后,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从小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虽然都已成年,但很多人的心智并不成熟,“自我”发展停留在了未成年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宿舍成员相处时,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和其他成员发生冲突,同时又无法主动化解冲突和矛盾,这样就会使宿舍成员关系非常紧张;第二,“客我”发展的缺失。宿舍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以自己的主观印象为主导,只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就会引起成员间的冲突;[3]第三,“主我”与“客我”的不协调性。完整的“自我”既是“主我”又是“客我”,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4] “主我”需要通过“客我”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同时,“主我”也会不断地发生创造性的变化。而在实际情况中,大学生“主我”和“客我”往往会出现发展不同步的现象。
3从冲突到和谐:大学生宿舍互动关系重构的路径
3.1 建立明确的互动目标
大学生在宿舍互动过程中,都应该确立一个清晰而明确的互动目标,这个互动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与他人互动的目标,即宿舍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要想建立和谐宿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宿舍交往过程中要都能保持谦逊的态度、在宿舍做到文明礼让,对宿舍硬件设施的配备形成一致的意见以及建立成员们都认可的规章制度;第二,情景互动的目标的建立,即宿舍氛围目标。当宿舍成员对宿舍情境的类型和内容形成一致目标时,宿舍成员之间的互动会更加和谐;第三,自我互动的目标,即个人成长目标。每个人都会在大学期间对个人成长和完善制定相关目标,这个就是自我互动的目标。自我互动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宿舍成员共同目标和宿舍氛围目标的影响,反之,它也会影响这两个目标。
3.2 营造良好的互动情境
首先,建立良好的宿舍客观环境。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和谐宿舍的物质基础,学校在设计宿舍时,应本着既避免空间浪费又能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合理空间待遇的原则,将每个学生的家具视为一个相同且独立的立体空间。既要注重保护宿舍成员的隐私性,同时又要兼顾宿舍空间的整体性,在为保留个人空间的同时,能使宿舍成员之间的沟通提供空间保障。[5]其次,构建和谐的宿舍心理情境。通过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搭建基于宿舍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宿舍成员的沟通。最后,打造动态性宿舍情境。学校可以改变以往按照专业、班级、学号分配宿舍的方式,可以通过入学前问卷调查,将生活习惯相近的同学分配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因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的宿舍矛盾,另外,让志同道合的同学在一起,能更好地让宿舍成员融入集体。同时,也要改变“一分定四年”的传统。
3.3 探索丰富的互动符号
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载体来丰富宿舍成员的互动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开展活动:在大一,通过“宿舍装修大比拼”“宿舍类型评比”等活动来促进宿舍成员间的凝聚力、增加成员间的互动。在大二、大三可以通过“宿舍学习比拼”“特色宿舍评比”等活动丰富宿舍成员的互动内容,可以从学业、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更多的互动。在大四,通过“职来职往”等活动,增强宿舍成员在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上的互动。其次,建立相关制度保障宿舍互动内容的进行。一方面,可以在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等机构内常设宿舍管理委员会,该机构主要职责就应包括促进宿舍成员的积极互动。另一方面,将宿舍成员的互动情况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考评内容,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与宿舍成员间的互动也应该是积极良好的。最后,积极利用线上平台拓展互动内容。可以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将成员间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公众号的特色,通过对公众网络平台的共同经营,增加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宿舍成员线上和线下的双线互动。
3.4 培养全面发展的互动主体
首先,宿舍成员个体要进行“去中心化”。在“去中心化”这个过程中,既包括宿舍成员角色的转变,由家中的子女转化为宿舍集体的一分子,还包括对宿舍其他成员主体地位的尊重,每个宿舍成员之间都是相互平等的。其次,大学生自身要主动建立“主我”和“客我”的平衡,不断完善“自我”。在与宿舍成员的相处中,是发展大学生“客我”的最佳途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他们能更好的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加客观的处理问题,这样“客我”才会不断发展。最后,提升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宿舍就是大学生的家,宿舍成员必须具有主人翁意识、在集体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集体观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宿舍文化与大学生发展相关性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5FDY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俭民,董泽芳.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4.1.
[2] 胡荣.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意义[J].社会学研究,1989.3.
[3] 欧阳九根,花卉.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教育管理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8.
[4] 王振林,王岩松.米的“符号互动论”解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5(54).
[5] 于历战,胡钰铭.高校学生宿舍家具的人性化设计——以清华大学为例[J].装饰,2018,05(3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