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姜竹盈 冯俊杰
摘 要 家庭是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微观话题领域。本文聚焦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现状,从研究视角、主体、内容和方法四个层面,评述国内研究的现状特征,并结合中国国情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建议。目前国内该领域研究主要面向语言学的学科领域,研究主体较为单一,研究内容方法限制性较大。对此,本研究提出探索新的跨学科研究视角,更多关注青少年这一重要的家庭语言规划主体,采用民族志方法进行意识问题层面的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家庭语言规划 中国 语言政策与规划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75
A Review of Family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in China
JIANG Zhuying, FENG Junjie
(School of Busi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s,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Family is a micro topic field of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research.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mily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research,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research from four aspects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subject, content and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evelopment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mainly oriented to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the research subject is relatively single,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 are more restrictive. In this regard, this study proposes to explore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spective,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ng people a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family language planning, and use ethnographic methods to study consciousness issues.
Keywords family language planning; China;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0 引言
語言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公共产品以及制度构成,具有显著的社会功能属性和战略规划意义,已成为国家软实力发展的关键指标。在此背景下,家庭作为人类语言使用的微观领域,常被认为是实施语言规划最有效的场所。本文从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这一微观视角出发,对国内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视角、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综述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研究在中微观场域的理论搭建与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 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语言能力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的任务目标,这是对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建设发展定位,也为国内语言战略与语言规划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基础定义来说,语言政策与规划归属应用语言学范畴,关乎语言与社会的人际沟通意义。早期研究侧重语言的主体性和社交实践意义,如Haugen(1966)对语言变化的表述,即为一个言语社区建立目标、政策和过程的活动;Fishman(1970)强调家庭语言的代际传承问题,并指出语言政策与规划通常是在国家层面有组织地寻求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随着学界对语言概念的认知视野不断扩充,更加注重对语言符号的习得、结构和功能分配等方面的研究(Cooper,1989),并将“家庭域”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由语言意识、语言实践和语言管理三个方面构成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概念框架(Spolsky,2004)。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国外对于语言政策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多采取 “自上而下”的方法,从国家宏观结构入手,进而渗透至更微小的社会群体,如教会、学校、家庭等(李丽芳,2013)。
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2000-2019年核心期刊载文为数据库,将“家庭语言政策” “家庭语言规划” “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等作为关键词展开文献检索,共得到论文58篇(不含会议简讯、书评、访谈等),搜索结果如表1。借助CNKI内嵌工具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性分析,并依托主题式的编码和解码操作展开数据内容分析。
3 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
3.1 现状特征
目前国内对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主要涉及语言学领域,包含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少数民族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专业方向。数据表明:有关民族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主要涵盖民族学、方言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体现出传播学、国际关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跨学科理论。
国内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主体主要包括“父母”“家长”“学校”和“政府”。如王玲(2016)认为,父母语言意识决定其家庭内部的语言规划和实践活动,他们最终会直接影响儿童对某一语码的运用能力;刘群(2017)表示,家长的语言态度和语言意识决定其语言选择,甚至影響着家庭内部语言关系的走势。付伊(2017)强调了政府对家庭语言政策开启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国内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传承民族语、传承汉语方言、注重外语教育和学习普通话四个方面。当前我国正逐步形成“多言多语”社会,孩子刚一出生,父母或许就要考虑子女应学习普通话、方言还是民族语,何时接触外语等问题,并着手制定家庭语言规划 (李宇明,2012)。家庭语言规划涉及语言选择,不仅体现了父母的语言意识以及意识转化为实践的方式,更涉及家庭成员的社会语言态度和社会意识的差异与互动,其中,通过家庭语言意识和语言实践塑造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内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方法,因其独特的场域原因,受家庭内部语言沟通的情感性、私密性等特征影响,主要采用社会语言学等调查方法对家庭语言态度和使用情况进行刻画,近年来研究向质性研究和历时研究的转向,则体现于批评话语分析、文化心理分析、情感调查等理论方法的使用,从而更利于详细描述极具灵活性与能动性的家庭语言实践活动。
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总体表现为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将该领域研究不断导向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尹小荣、李国芳,2017)。研究对象多以跨语言、跨文化的移民聚居家庭为主,包含家庭内部各成员在家庭语言政策的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担当的角色(李丽芬,2013)。在家庭语言规划的主体与客体方面,从家长,尤其是父母的角度考察家庭语言规划的研究较多。
3.2 对策建议
通过对国内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现状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领域研究亟须探索新的跨学科研究视角,全面关注家庭语言规划及实践在社会、文化、心理和情感方面的研究。例如,目前我国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政治学视角研究当代我国语言政策与规划,思索其背后的政治规律,提出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科学语言政策规划,这一视角极具时代气息与现实意义。其次,在研究主体层面,未来的研究需要考虑到,当家长作为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的主体时,他们是否能正确评估子女的语言发展,这关乎家庭语言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是否可以科学推进。根据施瓦茨和莫因(2012)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将来有必要将孩子的句法发展作为普通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进行评估,以此得到一个相对完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语言评估标准,成为制定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的重要参考。除此之外,孩子作为重要的家庭语言规划主体之一也应得到更多关注。最后,在研究内容方法层面,未来研究可更多采用民族志方法,将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看作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社会化进程,并试图描述或理解这一特殊机制,建立互相验证的三角数据库,深入家庭内部实现深描的目标,以此展开关于语言认同、语言态度以及语言忠诚等意识问题层面的研究。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受关注程度提升显著,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研究视角、主体、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研究视角上,大多数成果都是从语言学的视角开展研究,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在研究主体上,主体对象的选择较为单一片面,且多重复性研究和泛泛之论,对许多重要问题挖掘深度不够。在研究内容上,多数研究都只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语言的主体性和规范性方面关注较多,多样性和变异性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方法上,量化法优势地位稳固,且目前大多数研究方法不能有效针对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这一特殊领域。未来研究期待更多学者加入,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研究设计,开展更具创新意义的适合中国语言国情的家庭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山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语言规划视角下儿童家庭语言规划民族志研究” (编号:107)和2020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在线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外语移动学习增效策略研究”(编号:J2020154)的阶段性成果。本文所基于的课题研究得到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景飞龙博士和梁文武副教授的指导帮助,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Mila Schwartz & Victor Moin. Parents Assessment of Their Preschool Childrens Bilingu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Family Language Policy[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012(1):35-55.
[2] 刘群.国内家庭语言规划研究评述[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6):61-64.
[3] 尹小荣,李国芳.国外家庭语言规划研究综述(2000—2016)[J].语言战略研究,2017(6):68-79.
[4] 李丽芳.国外家庭语言政策研究现状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87-90.
[5] 李英姿.家庭语言政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语言战略研究,2018(1):58-64.
[6] 白娟.华文教育中的家庭语言政策驱动机制和影响分析[J].语言战略研究,2019(4):81-89.
[7] 王玲.语言意识与家庭语言规划[J].语言研究,2016(1):112-119.
[8] 李宇明.论语言生活的层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1-10.
[9] 李德鹏.我国家庭语言规划的基本要素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6):32-38.
[10] 刘群.家庭语言规划和语言关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17-121.
[11] 付伊.家庭语言规划亟须指导[J].语言战略研究,2017(6):8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