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吴丽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 100875)
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强化师生深度互动、给予学生指导关怀,是高校育人模式改革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导师制是高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也是高校育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完善对策,是提升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助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议题。
(1)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有温度、有质量的指导与关怀是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是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化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导师制有助于及时回应学生诉求。高校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在课堂外,学生遇到学业、生活等问题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获得老师专业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导师制有助于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导师制使得师生互动不仅局限在知识答疑和解惑方面,还拓展到学生思想、道德、生活、情感等方面,[1]导师更加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关注学生能力发展、追踪学生情感变化,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指导者和支持者,并非是课程教师角色的简单移植,在给予学生充实、更具力量感的人文关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制定学业计划,促进学生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使命,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给予学生更专业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更理性的学业规划,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树立学术志向的基本途径。一方面,导师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专业的课程指导。本科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专业课程性质、种类等认知不清晰,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在此背景下,导师可以及时为学生提供学期、学年性的课程选择指导,帮助学生理性选择课程门类,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规划。另一方面,导师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长期的学业规划。教师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不断增强学习自主性,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2]不断坚定学业自信。
(3)重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发展质量的主要方式。一方面,导师制有助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高校不断加强导师制建设,强化师生交流机制,使教师关注到每位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隔阂感,给予学生更具个性化的建议,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导师制有助于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质量。导师制是指小范围、个性化的专业指导,导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专业能力,准确客观地认识每一位学生,基于自身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3]为学生制定更具专业化、更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计划,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1)以咨询反馈为主,综合能力指导不足。从当前高校开展导师制的实际情况看,部分教师对导师制的工作职责不明确,未能认识到导师角色的特殊性与必要性,混淆了导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导致育人主体间存在着分工不合理、职能混淆交叉等情况。[4]面对某些重复性的教学工作与安排,学生易产生厌倦、抗拒等消极情绪,使得导师制育人效果有待提升。同时,导师指导仅仅体现在学生咨询、教师反馈等浅显层次,过于关注学生在课程、知识等方面的获得与体验,未能积极开展或引导学生参与相关学术活动,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精神、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投入度不足,难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2)以随机分配为主,针对性指导欠缺。部分高校为提高工作效率,未能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采取导师分配制度,而非师生自由双向选择,[5]师生只能被动接受分配结果,学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个性特点等方面不熟悉,师生匹配度不高,难以构建良性发展的师生交流机制,学生对导师制的认同度有待提升。同时,部分高校师资较为缺乏,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单独指导,学生缺乏合适的与教师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教师无法及时提供个性化、具体化的帮助和建议。
(3)以学期性指导为主,延续作用难彰显。一项对本科生导师指导水平的调研显示,师生见面的次数越多,学生感受到的教师支持水平越高。[6]但当前部分高校教师指导学生的次数较少,见面主要集中在开学时、放假前等时间节点,学生未能感受到教师在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充分支持,导师制仅仅停留在学校政策文件中,难以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同时,由于教师存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压力,挤占了导师指导时间,[7]导师制流于形式,中途更换导师的情况依然常见。一旦换导师,师生需要彼此重新适应、了解,不仅降低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积极性,持续指导效能难以彰显。
(1)增加学生能力指导,重视综合性指导。明确教师指导职责是提高导师制成效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进一步明确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筑牢基础。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导师与辅导员、任课教师的职能分工,认识到导师角色的重要性与特殊性。辅导员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任课教师主要负责开展课程教学、评价学生学习,但导师更多要承担的是深入、持续性的指导,而非是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进行监督,更应该发挥指引、督促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导师课程,提前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学习内容,在课上鼓励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感悟或疑惑。导师制不是要以完成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为目的,[8]而是要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养成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关注学生需求,强化针对性指导。增加师生自由互选环节、建立师生一对一交流机制,是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导师指导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师生互选环节,给予师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在师生互选前开展动员大会,教师在会上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优势特点等进行介绍,允许师生充分交流,为师生互选提供必要准备。同时,在合理的时间内,允许师生间自由调整、更换,形成更优的师生组合。[9]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教师可以提前设定每周交流的固定时间,鼓励学生提前预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疑惑,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与学生分享自身的真实想法,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增强导师制开展的实效性。
(3)增加指导次数,发展延续性指导。增加指导频率,提高指导质量,发挥持续性指导的积极作用,是增强学生满意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一方面,教师要在工作强度的合理范围内增加指导次数。定期开展师生交流会和一对一指导咨询,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习质量。同时,教师也可以吸收研究生加入导师团队,[10]鼓励研究生充当本科生的“小导师”,在学生选课、实习、论文等方面提供参考建议,既能减轻导师工作负担,也能提高师生互动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延续性指导。增强对导师制的重视度,开展持续性的学生指导工作,不轻易放弃、更换、调整导师工作,将线上、线下指导相融合,面对面指导和邮件指导相结合,给予学生大学期间持续性、稳定性的学业指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