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孟晓蕾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宁波 315100)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既包含了对教师师德师风的素质要求,又包含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激励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是激励教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也就是要进一步激发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首要因素和基础,是促进人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手段。[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 年3 月20 日)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并要求:高职院校要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服务奉献精神等的培育,增强学生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可以说师德师风建设与劳动教育的共同归属即是育人。
在育人工作中,劳动教育能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师生相长的平台,师德师风通过劳动教育以更生动具体的形式感染学生,教职工在劳动教育中可实践“四个相统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1)劳动教育,为“三全”育人提供广泛的切入机会与着力点。劳动贯穿了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活动。劳动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从学生在校寝室生活到课程学习,从课外社团活动到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从勤工俭学到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可切入途径的广泛性,为“三全”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教育介入的更多机会。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为“三全”育人提供更多的育人着力点。高校的专兼职教师、职工均可结合本职工作中的劳动内容,在与学生的接触活动中,通力协作,施教育人。
(2)劳动教育,是师德师风展现与感染学生的有力途径。劳动教育旨在推动劳动态度、能力的综合发展。劳动教育的实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其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施教者的劳动示范与指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言行举止中展现出的师德师风对学生具备感染与教育功能。从全员育人的视角看,高校全体教职工对劳动中人、事、物的态度影响感染着学生的态度。其中与学生接触越频繁、越得到学生信任的,其态度影响力越大。[3-4]劳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以身示范,既是劳动实践方法、技术的示范,也是劳动、生活、工作态度与情感的示范。教会学生劳动技术与能力只是劳动实践的表浅层次,而态度、情感的正面示范,对学生端正劳动、生活、工作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更直接更深远的情绪情感影响作用。
(3)劳动教育,师德师风进一步实践强化的平台。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劳动教育从这“四个相统一”的角度分析,亦可为师德师风的进一步强化提供有益的实践平台。劳动教育的过程包含劳动理论知识的言传,也包括劳动态度与劳动技能实践的身教示范,较一般的理论课程更有利于教育从知识、技能、态度几个维度开展,为“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提供平台。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深化联合培育人才的当下,结合学生实习实训,结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更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劳动教育以学生创新创业切入,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围绕社会热需求,开展创新创业的研究、规划、实践活动,则为“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提供实践强化的平台。
(1)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明确劳动育人途径与要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各校的首选项目往往是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与负面清单,这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也为教职工设立了明确的警戒线,但缺少师德师风提升的途径引导和正面激励。[5-8]随着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育人工作应成为师德师风建设与评价的重要内容。育人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归属,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落脚点。明确教职工育人考核评价标准,有助于促进教师依据考核标准,清晰育人职责,提升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的主动性、责任感、使命感。而在教职工育人考核评价标准中,明确劳动育人的途径与要求,则进一步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劳动育人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劳动内容分类,罗列教育内容清单,明确教职工劳动育人途径与要求,如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与教职工岗位性质特点相对接。辅导员、班主任、宿管员可结合文明寝室创建,在寝室卫生打扫、物品收纳、环境文化建设中,开展贴近日常生活贴近美的劳动教育;行政管理岗位教职工,可以在提供学生勤工俭学岗位的同时,结合行政管理、日常办公的劳动特点,开展管理与服务类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办公软件现实运用劳动技能的提升,沟通服务劳动水平的进步;专任教师的劳动教育可结合课程理论内容特点,指导带领学生开展课堂情境模拟或专项社会实践劳动;实习实训阶段,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合作,进一步开展生产、服务劳动教育,则着力培育学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职工劳动育人的项目清单可参考学校选修课制度开展,增加教职工对劳动教育的前期计划与设计,也通过双向选择,提升学生参与投入度。
(2)构建“三全”劳动教育体系,明确考核量化标准。构建“三全”劳动教育体系,即明确劳动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几个构建原则。“全员性”是劳动教育体系的师资基础,须在全体教职工的综合考核中包含育人指标,并在其中明确劳动育人的计分项,保障教职工参与的广泛度,有助于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全程性”保障劳动教育的覆盖面,依托全员性去实现,通过教职工各岗位人员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不同过程的对接,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与劳动教育结合,实施劳动教育贯彻学生在校生涯的全程。“全方位”则是劳动教育的开展关键,是指劳动教育的全方位指导与启发,从劳动教育的内容看,需要通过劳动准备、劳动开展、劳动成果总结全方位的指导,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知识经验、技能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从劳动教育的综合价值看,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各方位都是育人可着力点。
教职工劳动育人的考核计分可以根据育人的工作量与育人的成效,分档次计分,划定基本育人达标分,作为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为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提供依据。为促进劳动育人的指导与监督,加强劳动育人的规范性,突出职业教育与高校教育的特点,可以将劳动教育项目活动清单纳入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运行体系,并加入教务部门的参与指导,编制教师版劳动育人指导手册与学生版劳动教育学习手册,让承担劳动教育的教职工清晰育人导向,因地制宜、因岗制宜开展教育设计,明确施教要点,把握育人过程;帮助学生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可选项目、达标要求等,并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与学习收获进行评价。
(3)加强先进表彰与优秀成果展示,传播劳动精神与师德风范。通过表彰先进与优秀成果展示,能够形成良好的示范引领,营造鼓励先进的氛围。将劳动育人成效纳入师德师风先进个人、集体的评选条件,将教职工开展劳动教育、学生劳动学习的优秀成果集中展示,就是显性地宣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在表彰与展示中,教职工、合作企业的实习实训导师、学生都可以讲述背后的劳动教育故事,则相对隐性化、柔性化传播劳动精神与价值观。通过故事讲出动手实践蕴藏的乐趣;出力流汗如何磨炼意志;创造性劳动成果来自怎样的诚实劳动与科学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在劳动实践中到底表现在哪些细节与关键时刻;服务性劳动中幸福感的来源与奉献精神的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最生动的师德师风展现,也是鲜活的劳动教育资料。
探讨师德师风建设与劳动教育的共建互促,其根本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学校育人职责,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协同配合,而本文对此两者的共建探讨则是为学校从不同维度综合研究系统育人提供探索性的思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