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出去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时间:2024-05-18

黄郁健

(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000)

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走出去、学回来”的摸索与积累阶段,已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先进知识与技能的交流碰撞必然也会带来不同文化的冲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指出,“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这便是给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高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互惠互利、共享发展”成为近些年中国外交的主旋律,“对外交流、走出去办学”成为中国文化外交的新常态。我国常常在实际生活中扮演支援、救助的角色。当我们从“高等教育的索取者、求助者”,慢慢转变为“高等教育的馈赠者、推动者”,作为高等教育最直接参与者的高校如何转变角色,把握良机、发挥作用,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做好高校的思政教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与挑战。

1 为什么强调“走出去教育”对高校青年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不管是马克思还是陶行知,他们都在自己的育人实践中证实了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2]我们常鼓励高校青年出校门、下基层,走进社会,锻炼自己,但范围多数局限在国内;即使是走出国门,目光多是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如今,“走出去办学”带来了“走出去教育”的新解读。我们需要在新形势下,孕育新的实践育人思维。

目前,中国通过各种形式在国外创办的办学机构与项目有120 多个,每年都有一定规模的教师和学生以管理、任课、志愿服务的形式往返两国或者多国工作交流。[3]我国的师生管理者和志愿者大多承担了“交流、教育、给予、帮扶”的角色。“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关键在于:学什么、怎么学。如何从有别于现状的环境氛围里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想与动力,这不仅仅是学习的本能,更是一种思维的升华。笔者认为选择好的教育契机,“走出去教育”将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非常有益。这里提倡的“走出去教育”,不仅是“被动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与管理,更推崇“主动走出去”,如组织学生夏令营、交换生项目等,通过共通共享感受“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与发展,促进我国高校青年的自我反思,实现自我价值,达到“自我思政教育”的目标。

2 我国高校青年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全民重视的大事,而思政教育又是重中之重。高校青年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优劣决定着民族的兴亡。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强调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是我国高校教师需要履行的职责。习总书记更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坚定支持党执政,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4]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把“立德树人”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首位;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兼具“灌输”与“渗透”,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构建全方位思政教育;强调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此育人思想的推动下,见贤思齐成为激发斗志、自我成长的常态化主流心理,大家都在对比中寻求一种“变好”的推动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为见贤思齐的同时,也需要礼贤下士;我们应鼓励高校青年反思现有环境下的心态、思维,从不如现状的环境中寻找新的学习动力、新的思维模式,做出有利自我发展的正确选择。

3 如何发挥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教育”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笔者曾组织由本硕博学生组成的“一带一路”国家体验团走进老挝,了解其在历史、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国情研究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丝路文化的发展。

经过体验,团员们在国际责任、大国担当、民族自豪感、生活满足感等方面感想颇多,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影响’给另一个国家带来的改变。[5]这便是“走出去教育”在高校青年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的最好诠释。

3.1 用历史站位帮助树立正确三观

(1)是认知世界的迫切需要,也是人类进步的时代要求。时代浪潮总在推着我们前进,落后只能挨打。了解他国的文化历史,一方面,学习世界的多面性,开拓视野,树立“立大志谋大事”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攻玉。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看清差距、反思缘由、修身养性、锤炼心态,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

(2)是明晰是非的实际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实际需求。随着信息通讯和国际互通的高度发展,我们能走得更远,见得更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青年可以真实触摸世界历史变迁的痕迹,这远比读书背书来的直白和深刻。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变革、民族兴衰,从而明晰世界潮流的发展主趋势,树立正确三观。

(3)是实践育人扩大交流圈的需要,也是思政育人增加新手段的需求。我们鼓励高校青年走出校门,去基层磨炼心智、体会民生,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需求。随着“地球村”概念的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为高校青年指出另一条路径,让他们可以拥有世界眼光、站立思想高位,明白共通共融的真谛,帮助他们以更成熟的心态跨出建设祖国的稳健步伐。

3.2 加深在地体验,用实体感受强化爱国精神

(1)从国家帮扶感受大国担当。较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远落后于我国,受其本国“政府重视度、社会资源支持力”的影响,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必然远远比不上中国。通过实体感受,高校青年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国不仅在蓬勃发展,还能去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是对国家形象的展示与再了解,必然会让他们心生自豪感,强化他们自觉爱国的动力。届时“爱国教育”便不再是“纸上谈兵”的念叨,而是“我为国狂”的骄傲。

(2)从文化传播激发爱国热情。华夏文明一直是世界古老文明的伟大分支,为世人传颂与向往。没有换个角度,当代大学生往往会忽视它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走出去”,通过文化的碰撞,重新审视身边习以为常的风俗,了解简单谚语背后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中爱国情感得以固化。交流的过程是对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再了解,从中激发的文化自信将有效提升爱国情怀。

3.3 用真实场景实现感恩教育

(1)拓宽类比教育范畴,催生感恩正能量。我国现在的青年一代都有较好的家庭条件,但安逸的生活容易滋生懒散等恶习,让他们认为很多获得轻而易举,对于别人的付出与关心,认为理所应当,缺少“感恩的心”。这显然是不对的。一个心中有他人、知晓他人的付出、感恩他人奉献的人,才是一个有德行的优秀青年。高校青年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与锤炼的关键时期,因此通过交流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显得尤为重要。

(2)借助对比教育刺激,抚平浮世心态。除首都万象和一些历史古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老挝其北部和南部人民仍以放牧、种植为生。在温饱还没有解决的现实下,他们自然无法追求更多精神层面的需求。交换体验,这种类似“忆苦思甜”的不同感触会让我国高校青年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对父母多一分理解,对生活少一点抱怨。老挝行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感谢我的父母,让我过得这么好。”与其用言语去耳提面命,不如让现实去呈现。

3.4 用实际交流提升学习热情

(1)从不同世界探索精彩未知,激发珍惜时心态和求知欲。较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不具备发达的教育体系,其学校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件均欠缺,实地体验能让大学生明显感受到差异。这必然会促动他们产生珍惜光阴的想法,借助他们好胜心、求知欲,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度与积极性。

(2)走出“舒适区”,增强学习奋斗的理想信念。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卸下“紧箍咒”,滋生出安逸享乐思想,逃课退学现象频生。究其原因是家长与学生都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而学”,没有懂得尽早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一个人在舒适区太久,便会失去斗志,丧失迎接挑战的自信。“走出去”,到有需要的地方去,能够体现个人价值、激发做事积极性与潜能。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力量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一群人,使他们的思维转变、信念提升,进而带来生活的变化,必然会让个体觉得自身经年的积累是有益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