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质灾害评价“线上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时间:2024-05-18

刘宇利

摘 要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地质灾害评价”线上教学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课程思政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12.070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frequent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online teaching of "geological hazard assessment",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learning attitude, enhanc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team consciousness,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Key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ase

1 案例概要

本课程案例选自水利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任务三——地质灾害评价,我们国家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总书记考察河北唐山时就强调“要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以及地震等灾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在疫情影响下实施线上教学。课程以电影《末日崩塌》中骇人的地质灾害片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有天灾也有人祸,引发了学生产生“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的思想共鸣。教师通过线上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学生通过任务引入,进行分组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小组汇报、评分和总结。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科学的三观;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2 主要做法

2.1 由電影大片引入课程

在课前发布的任务中要求学生线上观看电影《末日崩塌》,在电影里,由于圣安地列斯断层引起的多次强地震,导致公路边坡发生崩塌,大坝溃坝,海啸引起海水倒灌,城市毁灭,骇人的末日场景,很吸引学生的眼球,灾难片往往是反映人类社会对现实灾难的回忆或对未来灾难的担忧,并引发大家对电影背后折射的问题进行思考。

本片中圣安地列斯断层是真实存在在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东南部,并且断层两边的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仍在以每年25毫米的速度相互冲撞,科普的同时也回顾了上次课程学过的地质构造知识。断层引起的崩塌、地震、海啸等也是地质灾害的一种类型,电影场景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现灾难带来的可怕后果,也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通过观看《末日崩塌》,学生在学习平台的讨论上纷纷发表了自己感想:

19级水利系1班李福湘同学这样写到:电影里主要发生了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但现实中绝不止这一些,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沙漠化、火山爆发等,都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灾难,在新闻中屡见不鲜。但有些灾难,并非自然规律,而是由人类活动诱发的,这些便可以预测,还可以防范,我们应该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多植树造林,还给自然一片蓝天绿水,多进行生态规划,营造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环境,这样才是中国古代先贤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19级水利系1班马雪晴同学这样写到:灾难,总会给人深刻的教育与警醒。被遗忘了多年的科学家们,在此刻才被人们记住。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地质灾害例如开挖坡脚、水库蓄水、堆填加载等,想避免人为自然灾害的发生就要做到恢复植被,不要滥砍滥伐,加强植树造林,加强对山区开发的管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易发崩塌和滑坡的地段进行人工加固和防护等工程措施;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19级水利系1班刘颜浩同学这样写到:电影里有很多自救知识。在面对泥石流时应该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跑,爬得越高越好。不要顺着泥石流可能倾泻的方向跑,容易被泥石流掩埋。地质灾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些人为因素,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有规律的开采和打捞,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2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自2020年1月以来,一场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席卷全球,教育部下发通知,2020年春季延迟开学,教育部负责人表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在此背景下,线上教学走上前台,成为目前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本节所学的内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我们大多都只有听说过,并没有真实经历过,而网络上有大量关于地质灾害的资料,但是质量良莠不齐,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我在百度上搜索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我应该信哪个呢?

学生在自主学习地质灾害基础知识的时候,除了学习通上的网络课程资源,推荐搜索网络上的科普动画系列视频。比如地质灾害动画系列片《地质灾害IP动画》,动画视频配合一定的情境,直观的展示各种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危害、防治以及逃生等内容,生动又通俗易懂,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除此之外一些官方权威网站,比如“全国地质资料馆”“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官方网站也有地灾科普服务、地学文献和成果报告等,拓宽知识面。

网络上关于实际地质灾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的收集,推荐使用新闻报导更为准确。比如“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事件,学生在观看地质灾害报导时,不仅看到了地质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看到了救灾官兵、群众等人齐心协力,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精神面貌,增强教育活动的现实感和感染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

在调查我国地质灾害情况的时候,推荐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官网、当地自然资源厅官网、手机APP“地质云”等上的数据,以更加精准的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情况,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总书记强调,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作为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都清楚每年的汛期都是我国地质灾害高发的时节,引导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现在互联网的便捷,如果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当地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以避免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达到全员防灾减灾的效果。

新时代的地质防灾工作需要新技术、新方法,在查询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的时候,推荐使用中国知网。学生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发现地质灾害与北斗、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等词语联系到了一起,尤其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年轻的科研队伍,表现出来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自豪的同时清楚自己的应有使命和担当。

2.3 让学生走上“讲台”

学生对于地质灾害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在新闻及网络中经常看到,有一定的了解,在本节教学过程中采取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模式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将学生分组,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提前一周在班级群聊里发布任务清单,学生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疑点、难点等反馈到学习小组上,小组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小组组员自行分配任务,共同完成小组汇报PPT。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小组成果在线汇报展示,教师通过学习平台上的“选人”随机抽选小组,进行成果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其他组组员在线参与互动,对汇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鼓励其他小组成员对汇报小组成员提出问题,教师参与研讨。给学生以信任,可以收获意外惊喜,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课,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即便“照本宣科”,也会给听者许多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会吸引較长时间的注意力。

然后,其他小组成员作为“评委”对汇报进行评分,小组成员在课前制作宣传海报,并附上评分二维码,发布在班级群聊里,让学生作为大众评委,具有仪式感,让学生更为积极认真对待。评分原则为:汇报小组成员不能参与评分,其他小组成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实名制评分。评分内容为:对汇报内容的掌握程度、PPT的制作以及汇报小组成员的表现等三个方面。教师再根据评分反馈的内容掌握程度对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对汇报小组进行评分,一方面是对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让汇报小组成员清楚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评分结果表示,多数同学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

最后,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小结,给学生制造紧张感,让学生认真参与课堂,对于回答全面或者积极补充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

3 效果启示

以电影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是一种值得实验的教育手段,很多课程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引人深思的电影,可以让思政观点更好的融入专业教学中。另外在工科专业课堂中播放电影片段,无疑是给一群工科生带来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每个学生的反应都十分积极,这种积极反应一直延续到后面的课程展开学习,使得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度和配合度都较为理想。

引导学生筛选网络资源,正确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培养更为严谨科学的学习方式,让学习知识面更广泛,在网络学习中也能无形的融入课程思政。

让学生走上“讲台”,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堂中加入评分环节,比较符合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仪式感,让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习效果也更好。如何让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更好的相结合,让教学效果更好,还需要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 许玲.快乐数学课堂教学尝试——一个电影片段引发的概率课堂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版),2019(10):14-16.

[2] 薛砚.坚持人民至上筑牢“生命防线”[N].甘肃日报,2020-08-07(007).

[3] 张睿.防汛抢险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07):45-46.

[4] 田琳,李雯,张朴仙,等.课程思政在《森林环境》教学中的应用——社会调查法教学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244-245.

[5] 屈振辉.从美国电影《永不妥协》谈环境法课程的导入[J].中国环境法治,2014(01):166-17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