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侯晓丽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镇江 212003)
2015 年11 月5 日,我国政府公布《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2016 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双一流”大学成为中国未来30 年高等教育的总体规划。
《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是我国为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双一流建设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破除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大学体制内的各种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关系与结构,其核心在于努力摒弃高校管理的泛行政化,推动其科学化发展。
“所谓行政化就是在行政的基础上异化而成”,[1]是指政府的行政行为或者行政模式在非行政领域的运用及泛滥。杨颉认为,高校行政化是指在忽略了高校这个现实的需求环境及办学规律,过分强调行政权力、手段和方式在高校的运用,其管理模式完全照搬政府行政管理运行机制,而这种机制还是不完善的。[2]钟秉林则认为,大学的行政化主要是指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运用官僚的科层制,将大学作为一个政府行政机构进行运行,把相关教学研究的事务的处理流程按照行政规章来处理解决。[3]总体而言,高校“行政化”是指政府对高校事务的管理方式是运用行政机构的管理模式和高校内部管理模式行政化倾向,致使大学变得越来越像行政机构,行政权力有压倒学术权力势头。
行政化的典型表现是“官僚化”,“去行政化”根本上来说就是“去官僚化”。[4]“去行政化”并非取消行政管理机构、削减甚至取消高校的相关行政管理工作,而是要加强科学管理,推动行政管理的科学化,革新探索“服务高校”新模式。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行政化问题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作为外因的政府,要厘清与高校的关系,落实依法依规办校,不能将高校与行政事业单位一样对待,要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破除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让高校依法自主办学。作为内因的高校自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官本位”思想始终占有一席之地,高等教育发展也没能例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不断在高校中蔓延,行政权力成为高校竞相追逐的对象,对行政权力的追求日益成为高校的一个“标签”。很多教师尤其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授、专家更是积极争取,日益受到高校这种追逐行政权力的影响。大学逐渐形成了一个从校长到科员的金字塔式的队伍,相较于处长的行政能力,教授的学术水平是日益矮化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教授向“双肩挑”的管理岗位上转向的原因,“行政级别”的吸引力远大于“教授”这一称呼。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几乎所有的公共政策总是代表着某些人的特殊利益,即便是最公正的公共政策也免不了带有一定的利益倾向。对于有些高校行政人员个体而言,行政级别的高低决定了其工资福利并决定了权力寻租可能性的大小。[5]
纵观现在对大学的各种评价指标在于科研学术实力、办学实力,而不是所谓的行政级别。[6]但是,行政级别却决定了在资源分配中可能占有的多寡,行政权也决定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大小,行政级别的不同,各种资源的获取能力也不同,其在各种项目评审、职称评定、方面有着“知识权力”所无法超越的象征意义。
高校行政化助长了高校不良风气,导致违背了大学的本源,“官本位”思想日益侵蚀原本比较纯粹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高尚品格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很多高校的党政领导因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而落马入狱,尤其是在校园基础建工程、本科生招生尤其是研究生招生就业、各种教学科研经费的划拨与使用、各级干部提拔任免、公务接待等方面,因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制约,直接导致领导 “一人说了算”与“一言堂”等现象一再发生。
行政管理人员几乎没有专门的岗位培训,除了岗前通俗的培训外,正式开始工作后学校很少组织行政管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主要是在日常的交接工作中通过简单的传帮带维继工作,面临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及经费资源,都不允许进行专门的岗位培训。从教师队伍中选拔上来的双肩挑行政人员尤其是领导多数全凭个人经验进行行政事务的管理,很多的领导几乎没有岗前培训,或大多流于形式。
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也没有相关现成的模板套用,这就要求在学习并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中,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在对“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行政化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剖析之后,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我国高校去行政化进程、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行政级别及相应的行政权力带来的利益寻租降低了大学的品位,对大学精神的荼毒日益可见。应建立健全职业激励机制,警惕教师心不在学术上、竞相争做各种行政领导、浪费学术资源,坚决遏制高校的“官本位”势头。
因此,高校发展要回归原本的大学精神,回到以真正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成材、提高学术水平为目标,高校的一切行政管理工作都服务于学生与教师,不能人为割裂学术与行政。为了大学要做社会发展的方向的引领者,社会前进的脚步的推动者,以优良学风、办学实力赢得尊重。高校的发展要尊重学生人才培养与教学科学研究的规律,这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归还并服务于学术话语权,净化学校风气,还教学与学术研究一方自由。
行政机构必须坚守自己的行政边界,不可僭越和过分干预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公权力,但是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权利,教师拥有教学研究的自由权利,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是从学术那里获得的,应该谨慎对待并行使权力。提倡行政的回归到行政范围,学术的回归到学术范围,学术人员管理学术事务,行政事务交由行政人员负责。
高校要积极探索内部治理模式的转变,主动引入协商共建机制,让教师、学生等多方主体的价值主张与诉求均能得到表达和关注的机会,打破传统决策的行为定势,使得高校事务的决策权得以在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合理配置,高校权力能在高校与各种学术组织中得以合理分配。另外,要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效率考核和监管机制,让师生参与到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和决策过程中。
大学应不断学习并遵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轨迹,不能寄希望与外部因素,应有意识地将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及其管理模式与方法作为学习借鉴的目标,从自身内部去除行政化的体制束缚,充分激发释放自组织能力,为“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大学应不断革新拨款方式,打破全部靠行政系统决定的传统模式组织建立拨款中介机构,实现利益的相互制衡。高校要逐渐摆脱固有体制的惯性和陈旧观念,不断借鉴和参考高水平高校成熟的发展模式和丰富经验,实现自我革新和净化,慢慢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的去行政化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行政化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发现“官本位”思想、有限理性下的自利性和自我革新意识与能力的丧失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三点对策与建议。多元化逐渐破除高校日益加剧的行政化现象,逐渐弱化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阻碍,为高校发展提供相对宽泛的环境,回归大学本真,尊重学术权力,使大学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机遇期,才能迎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双一流建设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