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张 浩 杨 阳
(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006)
加强科教融合,提高本科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优秀领军人物,承担了大量重大科研任务,拥有精良的仪器设备、浓厚的学术氛围、前沿的课题、广泛的国际交流,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支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这些为支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类文件,加强科教协同、培养创新性人才。2017 年12 月,教育部正式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将科研育人作为第二大育人工作。2018 年6 月,科技部、教育部召开会议,成立了科教协同领导小组,建立科教协同体制机制,签署了《科技部教育部科教协同工作协议(2018-2022 年)》,陈宝生部长指出,要在制度设计、改革举措、资源配置、政策供给等方面做好协同配合。2018 年8 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快建立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科教融合是近年来科研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查阅文献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周光礼教授最早提出了科教融合的理念,其在文章(2012、2018)中从科研与教学关系理论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并基于国内外教育思想历史的回顾中重申了科教融合的重要性与真理性。东明等(2019)指出,科教融合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理念,要以科教融合为核心思想,通过组织机构、考核机制、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科研思维能力的高精尖人才。此外,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王东华2015;林彦红2015)分别针对自身具体情况,探索实践了科教融合战略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 “协同中心”)于2013 年5 月认定为首批国家“2011 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是由苏州大学牵头,苏州工业园区主导,协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纳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联合组建的新型协同创新基地。中心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区域发展重大需求,通过深入推进校地、校校、校所、校企的全方位协同,不断完善产业需求导向牵引的体制机制,实现共享合作与协同攻关,努力推动纳米科技相关多学科交叉融合及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产学研一体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助推区域新兴产业倍增,抢占全球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竞争制高点。
协同中心以“国家试点学院”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为主体,联合共建“苏州联合纳米学院”,实现了师资共享、课程共享、协同育人,为区域纳米产业的发展输送了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已培养本硕博毕业生1658 人,其中涌现了诸多国家级成果获得者,多人次荣获基金委优青、青千、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省部级一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挑战杯竞赛项目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众多荣誉。中心人才培养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 年)。
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协同中心建立了国际化的教师聘用和遴选制度。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育人理念,着力将协同中心的综合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独立思考能力和完善人格的纳米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协同中心建成一流的师资队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用于创新人才培养培,形成了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大学在纳米材料与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学科建设背景,协同中心相关的化学、工程学、材料学、物理学等14 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1%,化学、材料科学2 个学科进入前1‰,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纳米科学与技术名列世界第19 位,国内第4 位。协同中心汇聚了相关人员三百余人,包括两院院士3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 人,国家“优青”14 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9人,国家“四青”人才30 余人。此外,协同中心汇聚了省部级及以上基地平台32 个;购买国内外纳米、新能源、环保及材料相关方面的图书资源8000 余册左右,自编教材、著作10 余部,这些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协同中心认定以来,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区域贡献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效,累计获各级科研项目779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68 项,总经费12.27 亿元。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652 篇,含Science 论文3 篇、Nature 论文2篇;获国家三大奖8 项,省部级奖28 项。协同中心积极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机制的建立,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满足正常科研任务需求的前期下,所有仪器全面、有序的对本科生开放,以科研任务和活动为依托,建立吸引本科生参与科技平台活动的机制,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创造一定的条件。
树立科研育人的理念,强化科研平台育人的功能。借助协同中心的各种资源优势,让科学研究的思维和理念贯穿学生的教育全过程。首先,将纳米科技前沿引入课堂,科研一线教师均直接承担专业课教学,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前沿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有本科生尽早的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其次,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坚持立德树人,加大导师对学生科研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建立“顾问” 体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训练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平台开放课题、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写作为切入点,构建“本-硕-博”多层次的科研项目参与机制,建立科教协同-人才培养-反哺教学科研的机制。协同中心有价值20 万以上各类仪器设备700 余台套,折合设备价值近9 亿元,其中价值50 万以上各类仪器设备近7 亿元,本科生经过培训可以直接操作高端实验设施,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素养与实践动手能力。支持学生早进科研团队、早进实验室,实现平台育人,通过系列改革,协同中心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实施研究性教学,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完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问题导向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协同中心坚持国际化建设,促进学生国际协同培养,设立专项资金,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设立“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3+1+1”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2+2”博士联合培养项目等。自认定以来,中心与15 个国家的32 家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设各级各类国际合作平台9 个,包括教育部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这些国际化资源的取得,为本科生培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课程设计方面,协同中心融合了苏州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优势课程,制订了国际标准的培养方案,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专业课均实行全英文教学,使用原版英文教材,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引导式教学方法授课。为了让学生能适应专业课全英文教学,建立了自己独立的英语语言中心,拥有多位语言学背景的全职外籍教师,他们针对本专业的学科和特色,为大一学生开设了学术英语课程群。
协同中心形成了适应纳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协同育人新制度。协同中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国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的自然指数特刊于2016 年11 月17 日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先锋”为题对协同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突出介绍了协同中心教科融合、学科融合、国际融合的“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标全球纳米人才培养的知名学府-滑铁卢大学纳米人才培养的模式,协同中心已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已成为纳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