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时间:2024-05-18

崔伟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辅相成且密切相关。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教育功利主义、偏重职业价值观教育、过度强调学以致用等诸多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此,本文以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义、现存问题入手,并基于当前环境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及其长效机制的建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9.04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I Wei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71)

Abstract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nd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educational utilitarianism, emphasis on professional values education, and excessive emphasis on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which affect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signific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cultivation, practice and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long-term mechanism

迄今為止,中华民族已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千多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各民族间不断融合、相互学习,不断发展、相互帮助,共同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学礼,无以利”“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等,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一次次磨砺中努力拼搏;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在一次次的苦难中克难攻坚;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一直指引着中华儿女在一次次的选择中生生不息,从而造就了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并且这些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

1 建立并完善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意义

(1)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必须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继承、发展、筛选至今,其核心已经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创造与继承,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可以说其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比肩,并且在发展中,还辩证的对二者进行了升华,是新时代下党和国家、社会的价值共识。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深入,资本、文化、信息等流动不断,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和合格公民的重要场所,只有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育和践行机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

(2)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受全球化的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面对风云多变的、盘纵复杂的国际趋势,给身心发展仍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大学生价值取向混乱,价值观念发生冲突。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党和国家纷纷下达了关于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文件,提出了更全面的指导建议和更具体的要求。借此政策背景,不少高校纷纷采取了丰富多彩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建立培育和践行机制,通过努力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曲折过程,要想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就必须要将培育和践行长期坚持下去,进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2 现阶段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问题

(1)贯彻落实不到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关键在于培育和践行,培育为始,从耳、脑、眼开始;践行为行,外化于整个行动所需的过程。对大部分高校学生而言,由于早已习惯了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学习已经产生了“怠倦感”,加之部分高校对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仍采取保守的态度来对待,未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难以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中,即便高校也采取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在课堂内外都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但始终过于保守、流于表面,未将培育和践行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与当代大学生行为、思想相符的实际行动和具体办法。

(2)教育教学向认知行为转化不到位。在党和国家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高校也逐步加大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培育方式、践行机制等方面的投入,并取得了方法多样、路径多样、成果颇丰的成果。但在研究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些许问题,如:关于理论和价值内涵的研究过多,而关于价值观原理及其与其他社会要素的联系、具体的实施研究过少。而这些过多的内涵、理论研究并不能直接应用于高校教育实践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效性大减。同时,由于高校缺乏统一、标准、规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材,导致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时缺乏参考性的教材,加之难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及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行为,导致培育和践行实效性明显不足,而考核标准的单一化则进一步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教育的实施。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教育不到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教育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参与主体方面。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参与主体多为单打独斗,由各自部门直接面对学生开展教育,并未建立一套由思政教师、学生工作部门、学校宣传部门构成的较为完善的领导机制和协同工作机制,因此在培育和践行中势必存在融合不足、组织涣散的情况。二是教育效果,虽然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上热情高涨,信心满满,但由于缺乏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导致高校实际开展的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学生思政状况并未在“一条线”,加之缺乏整合力和系统设计,培育和践行的结果难以评估和把握,常常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

3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途径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培育机制。第一,作为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引领和教育作用,全面、准确、具体地给学生阐述“为什么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益处。”以使大学生真正了解其中缘由,从而体会党和国家、学校的真正目的,领悟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重价值,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理论的真正意义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学生本身。一旦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上述道理,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去用心学习,从而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培育和践行的制高点自然属于高校。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和思想,要想真正被高校学生理解和接受,则需要同高校学生的实际结合,如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更贴近现实、更易理解的内容呈现都将深化高校学生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学习和运用。同时,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长效机制时,还应当与学生发展过程和未来前程相结合,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意无意的接触,又将贯穿于学生的不同人生阶段。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引导机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要依赖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更需要合理践行引导机制,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落脚点,从而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进一步推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朝着科学化、标准化、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为此,对高校而言,首先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机制,在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社会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化过渡;其次,高校应当为高校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如:可经常开展主题化的校园活动,或青马工程活动等,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最后,大学生作为社会、家庭、学校的一员,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仅依赖于高校的力量,更需要社会和家庭力量的共同支持。为此,高校应主动联合家庭、社会建立联合教育协同机制,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在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不断协调社会、家庭、学校三方之间的权责和关系,充分整合三方资源和优势,构建一套“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长效教育机制。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保障机制。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组织保障机制。首先,要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制度的方式确立下来,并根据各高校、各院系、各学科的不同,不断优化和细化;其次,要建立监督保障机制。要以教育部门为首,其他部门为辐的联合部门,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培育和践行评估、监督和指导进行不定期的核查、监督,及时发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作为高校自身而言则要建立以高校领导、院系领导为核心的自查自省机制,不断调整、优化培育和践行工作;再次,要建立动态检测机制。高校自身应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态检测机制,以此来考量教育工作时的工作效果,并以此作为下一阶段教育工作调整和改善的依据;最后,要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师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实施者,其道德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果的成败。因此,高校应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纳入到高校教师的考核与评估体系之中,并加强在高校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全过程中,从而激发教师对自我师德建设的自觉性,以自身做榜样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中去。

4 结束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应当尊重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并结合高校实际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螺旋上升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作为高校而言只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培育机制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引导机制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保障机制入手,才能切实有效的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本文是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SJBFDY482

参考文献

[1] 闫文静.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10):162-163.

[2] 沈廷川.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南方论刊,2019(09):109-112.

[3] 张在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2):13-14,22.

[4] 曾赛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51,153.

[5] 周邵年.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构建[J].黑河学院学报,2017.8(10):18-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