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业导师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4-05-18

陈敏铭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加有效的应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为此,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对学业导师制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发挥学业导师对于学生教育教学、培养管理的作用,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学风现状

1999 年起,高等教育进行改革试点开始扩招,到2019 年高等职业教育扩招100 万人。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生源结构和学生质量发生变化,由此带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学风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1.1 当前存在的学风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进入大学之后,高职学生在心态上呈现出放松心理,认为大学学习轻松自由、无拘无束,只要能拿到文凭顺利毕业即可,导致学习不上心、不积极、不主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迟到早退等现象时有发生;日常中,沉迷网络、囿于恋爱、醉心玩乐等行为屡见不鲜;面对考试和各项学习实践活动应付了事、被动参与,甚至出现作弊行为。从种种现象可以看到,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专业认识不清晰,学业规划不科学。部分高职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自我认识模糊,所学专业或是由父母代为选择或是直接选择热门专业,并未考虑自身兴趣爱好和长远发展;部分学生高考失利,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入校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产生较大心理落差,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失去了学习动力。因此,导致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缺乏深入了解,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得过且过。

(3)课堂学习不认真,学习方法不恰当。部分学生片面的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那么实践能力远比理论知识重要。因此,导致其忽略理论课程的学习,应付了事,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习实践以及其他社会活动中。部分学生依旧沿用中学时期的被动学习方式,没有充分意识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导致课堂上跟不上,课后又不知从何学起,从而失去了对求知的渴望也无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1.2 导致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学生层面看:首先,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导致学生易形成功利性、物质性的价值观念,学习不踏实,急于求成,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其次,受家庭环境影响,部分家长因工作繁忙对孩子关注较少,或者对孩子过分宠溺,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意识,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学生缺乏自我意识,对自身的认识与探索较少,容易导致目标缺失,动机不足,盲目从众。

(2)从教师层面看:第一,部分教师忙于自身“提高”而忽略了教学本身,课堂教学存在“背书”现象,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不爱听、不愿听。第二,教学形式缺乏新意,缺少互动交流,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激情。第三,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而忽略管理,课堂纪律形同虚设,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约束。第四,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专业认识和学业发展没有清晰的认识,无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学习。

(3)从学校层面看:一是学风建设制度不够完善。虽然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制定了学风建设制度,但是对于学风建设工作的监督和考评机制还不健全,学风建设制度的实施效果无法得到有效评估。二是教学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各项制度虽有具体详细的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打折”情况,“重制定、轻执行”致使学生制度意识淡薄,缺乏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导致学风问题的出现。

2 高职院校学业导师职责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三年学制对高职院校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学业导师能够适应这一新要求,成为学生积极适应生活的引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明确职业发展的指导者,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1)思想引导。随时了解、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专业辅导。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所学专业及其发展走向,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学习相关问题进行辅导,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指导学生参与相关实习实践活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3)生活指导。与学生进行经常性交流沟通,给予学生关心,帮助学生适应环境,积极面对和解决遇到的困扰和问题,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自觉、主动的承担不同人生阶段的责任。

(4)心理疏导。对特殊学生或困难学生进行帮扶,从心理和情绪上进行有效疏导;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可能面临的心理困扰进行提前预防与指导。

(5)成才向导。针对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职业规划,激发学生内在潜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其目标。

3 学业导师推动学风建设的对策

3.1 对内建设

(1)学业导师制度建设。一方面,高职学院要充分发挥学业导师的作用,首先必须有完善、健全的制度作保障。建立相应的运行、考评、监督和奖惩机制,明确导师的职责与权限,全面监控导师工作质量,合理评价导师工作成效,激发导师工作积极性,确保学业导师制有章可循,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作为学业导师制的直接实施者,学业导师通过自身的工作实践能够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发现制度的不足,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学业导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学业导师制度的完善建言献策,促使其能够对学风建设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2)学业导师队伍建设。作为与学生交流接触最为密切的学业导师,其工作职责的履行不仅仅依靠规章制度的约束,也需要言传身教。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业导师队伍的建设,选拔符合要求的优秀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加强对学业导师的管理与培训,提升其履职尽责能力;学业导师自身也应不断提高认识,重视自身师德修养、文化涵养、专业素养的提升,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营造良好的学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对外实施

(1)从思想上重视学习。上述高职院校学风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质上都是因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偏差所导致,因此,学业导师应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来改变他们的认识偏差,提升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形成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科学设计入学教育中的“专业介绍”环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经常开展诚信教育,时时刻刻提醒督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注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涌入校园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引导,转变学生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2)从情感上乐于学习。从学业导师的五大职责来看,要使导师的导学效果得以充分发挥,最重要的是学业导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之“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学业导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在专业辅导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兴趣爱好与专业的融合点,鼓励学生加强对感兴趣知识点的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又如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寓教于乐,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并进一步发现、认识自己;再如导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在需求,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以创新、互动、开放式的教学提高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3)从行动上学会学习。当思想付诸实践,只有采取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开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需要学业导师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信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首先,学业导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业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有的放矢的学习。其次,学业导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素质优势,带领并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技能竞赛等,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校内、校外活动,在活动中拓宽眼界见识,更新自身学习观念,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过程中,要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风建设是首先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学业导师制的引入,让教师以一种新的导学关系,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心理健康、专业学习、人生教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从而也就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进高职院校学风的转变与提升,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内涵式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